八年級語文下冊《小石潭記》古詩文複習

來源:才華庫 2.82W

《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以後寫的《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原題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八年級語文下冊《小石潭記》古詩文複習

【資料】一、詞語: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道:道路見:出現

3. 為坻,為嶼,為嵁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大約

5. 佁然不動 佁然:呆呆的樣子 6.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清:悽清居:停留

7. 隸而從者 隸:跟從 8.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見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遊無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鬥: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那樣

13. 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 14. 似與遊者相樂 樂:逗樂

15. 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悽:使淒涼寒:使寒冷 16. 記之而去 去:離開

二、句子翻譯

17.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 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珮、玉環相互碰撞的聲音, 心裡很是高興

18.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於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 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

19.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 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20.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 麼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

2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順著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樣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或隱或現,都看得清楚

22.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

23.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 有人跡,使人感到心境淒涼,寒氣徹骨,真是太寂靜幽深了

24.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由於這地方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於是就把 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25. 課文按什麼順序寫? 遊覽順序

26. 課文抓住了小石潭什麼特點? 幽靜

27.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幽深冷寂,孤苦淒涼悲哀深沉

28. 本文通過寫景,把感情寓於景中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水魚、樹,著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了自己有寂寞處境中的悲涼、悽愴的情感

29. 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