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之音的美妙散文

來源:才華庫 2.15W

(一)春有百花秋有月, (二) 好來好往好聚首,

天籟之音的美妙散文

夏有涼風冬有雪。 春去秋來再團圓

若無閒事掛心頭, 苦盡甘來人自省,

便是人間好時節。 平平淡淡悟一生。

這是桑吉平措先生——一位與藏傳佛教文化有著極深淵源且對梵音冥唱有著極高天賦的真、善、美的歌吟。

據說,他有著高大英俊的外形卻又同時具備親和溫柔的笑容。他的聲音,不啻是來自於雲端上的天籟,那種潔淨、深邃、悠遠和含蓄,令人旌搖神動,他的音樂,確可深顫靈魂深處的神經。他,隨口哼唱出不同旋律的梵音心咒,他的靈感和創作能力確實令人讚歎。他開創的善樂和美妙的音樂詠唱,也必將把中華的佛學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他的歌聲、他陽光健康的形象以及親和溫柔的神采,贏得了人們“天籟王子”的美譽。

據瞭解,桑吉平措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開始他全新的親、善文化之旅、並給廣大聽眾帶來更多觸動靈魂的心靈顫動,是從2012年初開始的。 《禪境》取材自禪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種對生命大徹大悟的智慧,在一代代的傳承中,點亮了人們的心燈,使人們不勝感激和讚歎。當然桑吉平措自然純真的演繹,必將延續智慧的光芒,照亮一切真、善、美及以求善良人的自在與喜悅。他的《佛說》、《禪境》也基本是這類的意境和情調。

《禪韻》從歌詞的創作來分析,第一段的開頭兩句以春秋冬夏構成四時的時光,由春的“花”,秋的“月”,夏的“涼風”,冬的“雪”突出了人世、也就是自然界。每一個季節最富有代表性、又最為人們所喜歡的典型事物來概括。百花的鮮麗與芬芳是春的最突出的景色,百花的搖曳,給世間以生機;而秋的月,明光而瑰麗,無論是上弦還是下弦月,哪怕只是一牙,就足以令人引頸企望,何況月滿渾圓的皎月,它的光輝燦爛當然會更令人以 “天人合一”的皎潔、澄澈、安然與之相諧。夏的熱烈與太陽的朗照,使人們對“涼風”倍感親切,冬雪的飄然無聲,雪野的明光碧透,瓊枝玉顏的夢幻,不正是佛家褒揚的最佳境界麼?這些景象,在“若無閒事掛心頭”的人們心裡,當然會“便是人間好時節”了。記得蘇東坡《前赤壁賦》中有 “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應有的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可以說是情通理寓,頗有趣類、意嵌之敏。

第二段的開頭就是“好來好往好聚首”,這是“和諧”、“自由”、“平等”、“友善”的.中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在我們這個大家庭中,無論漢、藏、回、維哪個民族,都在祥和、美好、融洽之中,無論對於每個人、還是對於我們整個民族,都是到了“苦盡來”的時節了。當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省”,不能、也不該“無動於衷”。

結尾之句的“平平淡淡悟一生”,一個“悟”字,既道出了佛家的修、皈、禪、偈的要旨,也道出了對一切黎庶的期望。這裡面,既有對佛道的闡述,又有著對佛家的哲學思想深入淺出的分析。更有對心緣的寄寓。

本人才疏學淺,對於佛學知之甚少。不過佛祖釋迦牟尼是印度王子,他的名字叫 “瞿曇”,他 ( 釋迦牟尼 )從夜半醒來,目睹宮女們睡態之醜,於是慨然出家。”這便是佛教的開始。因為佛祖是印度一個小國的王子,所以唐玄奘才到印度去取經。神秀與慧能關於“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叫染塵埃”與慧能“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爭論,印象深刻,也有所體會。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思想前提,這就是:吾心即佛,佛即吾心。心佛是同一或合一的。不同的是,他倆對這種心佛有不同的理解。對神秀來說,心佛同一,意味著心明淨如臺,而身則如草木。而對於慧能來說,佛已經完全融入了心中,本來什麼也沒有,沒必要再談 “打掃”了。

《禪韻》的曲譜,作者在《孟姜女小調》與上個世紀上中葉的一些流行小調(特別是建國前後有很多種)中獲取了營養,但有一些變化。特別是在歌唱中,作者以含蓄、深沉、平和又有滿懷情意的腔調,娓娓傾訴了自己的心音。

音樂是一種聲音藝術,它的力量在於人們能夠通過耳朵撞擊自己的靈魂,使自己的行為在樂音的感動中發生質和量的變化。當年項羽在烏江,一支蕭的樂音把他的八千子弟兵吹垮;會彈琴的伯牙,《高山流水》的曲調,千古不息,這是音樂的力量之所在。它可以與時空同存於宇宙。

桑吉平措的歌音,很有磁性,穿透力是極強的。

首先,他那絕無嬌柔裝束之態的歌聲,是把自己的真情寓寄在並無大起大伏的樂曲之中,在平靜、舒緩、深沉的狀態中,以涓涓溪流的形式,潛入聽者的心魂,雖然並不是洶湧澎湃地狂烈,但卻起到了巨大的穿透、沁人心脾作用。所以,他對人的震顫力,是很大、很有力度的。

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歌法,傾吐感情,通過聯想,悟知了世間的美好的境界,從而珍惜生活的奇妙,馳騁心神,步入瞭如甘如飴的甜美之中。從而自覺地受到感染,並能引起人們的共鳴、約束規範自己,自覺地投入到創造真、善、美的活動中。他會以莊嚴又美好的行為充溢自己,步入想象的空間,加強自己的詩意的發現、創造的激情、享受美好的良性迴圈。

副歌中的“啊……”、“哈……”、“啦……”的那些拖腔中,在音樂中,起到了為人們擴充套件想象的空間、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思索的空間餘地,讓人們去馳騁思緒、放飛想象、延展美妙,起到了鼓舞、督促、鞭策人們努力、爭取、創造的積極心態。

這首歌,適於多種情況下歌唱。你可以在遐思冥想中清唱,可以在水蕩搖櫓中低吟,可以在忙碌的工作時哼歌,可以在艱難曲折時自己,也更適合在愉悅的情境中抒發自己的。你完全可以把它當成一幅色彩爛漫的畫卷,也可以把它當成一篇美妙的詩章和去、描摹、意會。當然,當你進入了歌中的意境,你就會使自己投入那無怨無悔的勞動、投入你智慧的創造、謀求自己那艱難的進取、爭取向上攀登的高峰。

我們希望桑吉平措,為我們們的親人,為我們的時代,為我們的56個兄弟的大家庭,唱出更美麗、更動人、更富有特色的天籟之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