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隍,被時代冷落的神祗散文

來源:才華庫 2.04W

近十年來,我一直把咸陽的歷史文化遺蹟當成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七巧板,逐個尋覓,謹慎辨析,認真拼接,結果,怎麼也拼不出一個完整的咸陽古城的版圖來。帶著眾多的疑問,我再次將痴迷的目光和孤直的思緒扎入咸陽歷史的角角落落,最終發現竟有許多散落於現代建築底層下的七巧板,被我們傲慢而粗魯的腳步千萬次的踩踏著,基本損毀,咸陽城隍廟就是其中之一。

咸陽城隍,被時代冷落的神祗散文

其實,即便是沒有城隍廟,咸陽也不失為歷史文化名城,當然,有了城隍廟,咸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資質才稱得上全面而完整,名副而其實。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咸陽一批有識之士和咸陽老土著共同呼籲,重修咸陽城隍廟!我相信這並非時髦的一個範兒。對此我沒有及時跟帖,原因是我對城隍廟一無所知,唯一的反應是汗顏,為自己身為咸陽土著卻不知城隍廟而汗顏。

那麼,咸陽城隍廟的遺址在哪兒呢?

咸陽城隍廟始建於何時、它的規模應該有多大呢?

帶著一系列問題我開始了系統的踏訪。

咸陽城隍廟與明咸陽城同庚。毀於公元1961年。今天,僅有渭濱公園青年湖西北角的那座八角亭、咸陽博物館裡的那對華表和一塊石碑尚能給我們提供點滴有關城隍廟的資訊。至於咸陽城隍廟是怎樣的規制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它位於東明街東北角,緊傍了咸陽城東門。據悉咸陽城隍神屬於正四品,比西安的都城隍矮了三級,這位“城防司令”估計也是紀信。相傳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宿身城隍廟而倖免大難,稱帝之後立刻提升城隍地位,建廟加封,一個時期,修建城隍廟幾乎成為各州府縣的政績工程,咸陽城隍廟自然被納入新咸陽城建設規劃之中。一天,城隍神紀信越渭水而來,到達咸陽後,他沒急於進城,而是由南向西繞城一週,他對這座新城池的方位與結構很是滿意,勘查完畢便從東門款款而入,走進城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威嚴深闊形制獨特的廟宇,這就是新落成的咸陽城隍廟,是為他建造的衙宅。城隍神一到便引來滿城的震動,官民信眾叩首跪拜,廟門前有儒釋道各界指派的“差役”列隊恭迎這位冥界的神靈、陰間的行政長官。當城隍神被請上大殿,頃刻間廟院香菸繚繞,笙歌起伏,廟對面的戲樓上已是粉墨登場,弦板鏘鏘。自此,咸陽因有了城隍神的護佑而城泰民安,東明街因有城隍廟而日漸繁華,城隍廟數百年來始終是咸陽最熱鬧的核心。

數百年來每逢七年級,十五咸陽城隍廟便信眾如潮,短短的東明街摩肩接踵,精神與物質二龍交織,只有此時此處才能體現出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民間信仰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點和“尚和”的文化精神特質,人神合一的城隍廟使得千古帝都更具濃厚的神祕文化色彩。只惜上個世紀60年代初,為了籌建咸陽物資局和收容站,咸陽城隍廟和廟對面的戲樓被那些偏執的唯物主義者給徹底拆除了,由於李巨集濤等一批文物工作者據理力爭,廟裡的那座構造獨特、世所罕見的八角亭被遷至渭濱公園,一對華表和記載廟史的石碑被移交給了剛剛成立的咸陽博物館,至此,東明街那熱鬧繁華的盛景半個多世紀不再。面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旅遊業不斷升溫這一契機,我們力所能及的只是呼籲和期待,呼籲執政者能正視民眾對咸陽這座古城的一片真誠的感情;呼籲政府以深挖本地資源為新思路給予城隍廟以人文的關懷,期待著這塊七巧板被完整嵌入咸陽古城版圖的那一天;期待著“歷史文化名城”不再只是一個自詡的概念;期待著廟會文化再度拉開咸陽老城文化經濟繁榮的序幕!那時,我們出示“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的底氣就會更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