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農民工的散文

來源:才華庫 1.42W

農民工是一群有著對泥土的眷戀,又刻苦精神的人。關於描寫他們的散文有哪些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描寫農民工的散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描寫農民工的散文

描寫農民工的散文篇1:

這兩天,很忙!

柳州城一直都在弄建築。到處都是灰塵滿天飛。公車也是繞來繞去, 以前下班回來要二十多分鐘,現在就差不多四五十分鐘才行。於是,當繁忙的日子裡,坐在擁擠的公車上,看著漫天飛舞的塵沙,心裡就會跟著莫名地煩躁。

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其實山還是那座山,樹還是那些樹,為什麼感覺總是那麼怪呢?車子飛過了谷埠街,我又看見了一群群的農民工:他們揮舞著工具,爬上高高的梯子,大汗淋漓!前面是拆掉的舊廣告,後面就是煥然一新的新招牌。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家鄉,想起了我的親人。我的叔叔,我的大伯,我的堂哥,我的堂弟,他們都是這群人裡面的一員。

我的五叔,在小時候的我看來,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帥的大帥哥了。哦,不對,應該是帥叔!我以他為榮。可是,今年過年回家見到的五叔,卻再也找不到當年的風采。也許歲月就是這樣無情,也許時間就是如此殘酷。五叔的帥氣沒有了,更多的是滄桑的成熟。他,也漸漸老了。是啊,爸爸們都老了,我們都長大了。這是一代一代更新迭換的規律。

我的堂哥,畢業之後拿起了漆匠的工具;我的堂弟,長大之後,也握起了磚匠的鏟子。我們這一輩,讀書的讀書,不讀書的就是學一門手藝,誰都不願在家裡種田。記得七年級時候,有男生故意挑釁,是堂哥大義凜然的衝上前去,一把壓他在地上,大聲告訴他:不許欺負我的妹妹!當時的我,覺得無比榮耀!記得工作初年,堂弟已是大男孩一個,當我沒有搭上回家的車子,一個電話。滿身泥濘的他,必會在十幾分種後,把摩托車停在我的面前。。。。。。如果非要給他們也分一種職業,可能農民工最為貼切。其實我一直都十分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親人們,在工地上忙活。倒不是面子過不去,而是我認為做工地活的人,應該是世間最辛苦的體力活了。

然而,無論哪個朝代,無論哪個地方,都會有建築,那麼,就應該有工人。他們的名字,好聽一點,是建築工人,簡單一些,就是農民工,不是嗎?幸好,現在對這個職業好像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他們的地位也好像有了提高。我想,如果能有更多實惠,更多的保險,相信他們會過得更好。

驀然間,我不再覺得柳州城塵土飛揚!無論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至少工人們,是辛苦的。他們,是在一分分地付出。用汗水見證,用塵土見證。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援他們,沒有理由不體諒他們。真想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描寫農民工的散文篇2:

一提到農民工大家自然和弱勢群體聯絡在一起,討薪難、安全問題等,因為媒體使我們瞭解到太多這方面的資訊。農民工問題確實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關注農民工倒不是我憂國憂民,而是因為工作關係,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反應農民工現狀的調查報告,建議從源頭上加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維護,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所以至今我仍有一種農民工情結,仍在關注農民工。但是今天,我以另一種視角去觀察、發現農民工的另一面,竟覺得農民工有農民工的優勢。

農民進城務工,是我國的國情,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城,農村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多,進城務工是必然的。他們成了企業的一支生力軍,城市的建設者,他們改變了城市,城市也改變了他們。

城市中隨處可見農民工的身影,黝黑的臉龐,粗糙的`面板,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說著各自家鄉的方言,身著五花八門的衣裳,成為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當夜幕降臨,城市變得熱鬧起來時,他們也變得快樂起來,有的坐在公園的一角用好奇的眼神觀察著周圍人們的一舉一動,感受著城市的氣息,有的坐在商場的一角觀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出出進進購物的人們,感受著物質的氣息。偶爾也見他們逛逛超市買點東西,或者在露天場地打打檯球等娛樂一番。他們在慢慢地靠近城市、融入城市,也試著去享受城市生活、接受城市文明。

今天的農民工確實變了。他們已經逐步改變了原來狹隘無知弱勢被動的農民形象,自身的優勢越來越顯現出來。具備明顯優勢的大體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在保留農民身份的基礎上在農村和城市之間不斷轉換著角色,農忙時回農村耕耘,農閒時回城市打工;一種是堅持在城市打拼安身立命演繹著從農民向城市人的徹底轉變。

前者,農民工的身份本身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農民工,即是農民又是工人,雙重身份,這就意味他們同時佔有著雙重的社會資源。農村有他們的田有他們的地,有他們賴以生存的最起碼的物質基礎,進城務工並不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手段,實際上是在農村有其田的基礎上又在城市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農忙時他們浩浩蕩蕩地返回農村,播種、收穫,農閒時又進軍城市打工賺錢。農村有他們的希望,城市有他們的憧憬。

我熟悉的務農打工兩不誤的老張和老郭就是這樣的人。老張並不老,40歲左右。平時在家種地,農閒時進城打工。一天,他在一個倉庫幹裝卸工,當天拿到了工錢。下班後他立刻去給老婆買了一件衣裳,給兒子買了一件T恤,他說老婆不容易,賺錢就是為老婆孩子日子過得比別人好。他還說:等再打幾個零工,賺了錢也為自己置辦點行頭。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老郭家在貧困地區,他說家裡種著幾畝田,打的糧食能解決溫飽問題,孩子現在上學,將來娶媳婦,都需要錢,為了兒子他必須打工。他說不管兒子怎麼樣,只要給他蓋上房子,娶上媳婦,自己才算盡到責任。暫且不說他的想法有沒有侷限性,但是進城打工賺錢卻寄託著他的目標和責任。

後者,屬於農民工新生代。他們進城後就沒打算再回農村。有文憑和有專業特長的,能謀到相應的職位,在城市實現就業。沒文化沒技術的不怕吃苦,從最底層幹起,髒活累活,賣苦力的活,城市人不願乾的活他們樣樣能幹。農民敢於走出來農村,需要勇氣,能在城市找到工作,是他們擇業標準放的很低,所以一般能夠找到工作,這一點就比城裡人又有很大的優勢。

描寫農民工的散文篇3:

一座座高樓平地崛起,美麗的城市不在似曾經那樣雜亂不堪,是誰用那長滿老繭的雙手創造了一座又一座的高樓,又是誰讓這髒亂的大路變得乾淨整潔。多少個不經意間,我們隨後製造的垃圾就這樣被他們默默的帶走了,沒有怨言,只是這樣一日復一日的。對,他們是農民工。世俗的眼光總是讓我們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著他們,他們是農民工,是社會的低階層次的人群,沒有文化,沒有背景,更加沒有錢,生活所迫,他們也需要養家也需要餬口,最後一次次的無奈他們選擇了做一名農民工,廉價出售著自己身上唯一還有的勞動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面板晒得黝黑,手上的老繭一次又一次的加厚,蛻皮,然後在長老繭。只是這樣反覆著。

他們懷著夢想忐忑的走到大城市,遭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白眼相待,辛辛苦苦的頂著寒風頂著烈日在高樓上危險的工作著,他們從來不畏懼風和雨,所有的一切他們只是笑著從容的面對,因為在他們的心底也揣懷著夢想,他們希望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財富,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他們心底,有著一個宗旨,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不畏懼危險,不畏懼痛楚,只要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勤勞且從容的面對生活,終會有一天,他們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想祈盼的幸福。

可現實的殘忍連他們最小最小的祈願都給破滅得粉碎,走在喧鬧的城市街上,他們會遭白眼,哪怕只是乘坐一個公交車會有多的行李,司機都會將他們趕下車,許多時候,感覺這個世界上他們就是多餘的,沒有價值的,可是時間久了,似乎這些都讓他們麻木了,每次別人笑話他們,或者司機將他們從車上趕下,他們只是罵了幾句,然後從容的笑了笑。僅此而已。

他們有顆自卑的心理,現實的生活卻不能容忍他們的一點點自卑,也許很多時候他們只能將這些自卑勇敢的隱藏的心理,埋得很深很深,誰也不會給誰看到,只能厚著自己的老臉,笑著去面對,除了這樣沒有任何的選擇。

來自農村,走到城市,喧鬧的城市讓他們生出去許多的嚮往,看著一家家的名牌店鋪,看著那些個漂亮奪目的衣服,看著美麗的傢俱,看著別人的孩子能在名牌學校上學,受著高等的教育,他們咬了咬牙,更加努力,更加拼命的在他們農民工的道路上走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