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熊鳳凰的傳說散文

來源:才華庫 2.54W

熊希齡,字秉三,湖南省鳳凰縣人,故人稱“熊鳳凰”。熊希齡童年聰穎過人,被譽為“湖南神童”。四十三歲時出任民國國務總理。他是一位愛國、務實求實的好總理,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實業家、教育家、和慈善家。他傳奇的一生,在家鄉流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有關熊鳳凰的傳說散文

1870年7月23日生於鳳凰縣沱江鎮文星街舊宅。傳說他降生時哭聲很響,整個街巷都能聽到,有的街鄰還尋聲去向熊家道喜:恭喜熊家喜添貴子,聲震四方,大吉大利好兆頭,這孩子長大一定有出息······有人說,那天滿街清香撲鼻,這孩子將來必會作清正廉明的大官·······

熊希齡幼年隨母吳氏在家唸書,啟蒙於鳳凰縣名儒陳玉如門下,六、七歲時就初露鋒芒,展現出超常的記憶力,三、四天時間就能把《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熊希齡十二歲時隨父遷居到沅州府,在龍弼臣主持的私塾館唸書。在那裡熊希齡讀完了《四書》《五經》和《二十四史》。

據說,每逢下雨天,有錢人家的孩子都穿著牛皮釘鞋叮叮噹噹的去上學,而熊希齡沒有釘鞋穿,就自作了一對“高腳馬”,每當下雨天,他就騎著高腳馬去上學。私塾附近有座土地廟,熊希齡每次都把高腳馬藏在裡面,然後穿著乾淨的布鞋去私塾館。散學後,熊希齡再去土地廟把高腳馬騎回家。沒過多久,私塾先生做了一個奇異的夢,夢見一個白髮銀鬚的老公對他說:你的一個弟子每逢下雨天就把兩匹馬放在我屋裡面讓我看守,我實在守累了,你讓他別把馬放在我屋裡了······私塾先生夢醒後感到十分驚異。於是他留心觀察,不久他發現熊希齡即使在下雨天,也穿著一雙乾淨的布鞋來上學。便找到熊希齡問了原由,熊希齡把騎高腳馬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先生。先生暗自驚奇!從此先生允許熊希齡把高腳馬帶到私塾來,並對人說熊希齡是天上星宿下凡,土地公公為他看馬的事。

沅州知府朱其懿,時任秀山書院院長擔任主考幼童的工作,早耳聞希齢聰穎伶俐。那年見熊希齡去參加學院試,朱有意試探他的才華,就親自主持考試,熊希齡的表現使他非常滿意,被錄取為第一名秀才。那年熊希齡十四歲。朱知府見他年幼,就先讓他到沅水校經堂讀書。這是一所改革性質的新型書院。它以“實學課士”為宗旨。據說,朱其懿從上海、長沙等地購進了大量的歷史、地理、軍事方面的書籍,供學子閱讀,由此熊希齡開闊了視野,“口而誦,心而惟”,更加發憤學習,學問大有長進,深得朱其懿器重。一天,一位老師出一上聯:“栽數盆花,探春秋訊息”,讓學生對答,大多數對得俗氣或不工,只有熊希齡出語不凡:“鑑一池水,窺天地盈虛。”當即贏得滿堂喝彩,爭相傳誦。從此,熊希齡被譽為“湖南神童”。

熊希齡二十一歲考中舉人,朱其懿稱讚“五七人中最少年”,閱卷官寫道:“邊楚一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第二年花朝之日(農曆二月十二日),沅州府衙官吏、新科舉人、秀才齊聚一堂,欣賞奇花異草,朱知府倡議大家吟詩作畫。於是文人名僚各顯神通,有的畫梅,有的.畫荷,有的畫蘭,有的畫歲寒三友,有的畫菊······分別題上:“紅梅報春”、“出汙泥而不染”、“幽谷生香”、“臨窗清竹影,入座有松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是些俗套之作,毫無新意。只有熊希齡與眾不同,他畫了一株枝繁葉茂,蓓蕾綻放的棉花,大家看了不以為然,竟說什麼朱知府器重的學生畫出這樣沒出息的畫,怎能登大雅之堂?議論完了,熊希齡在畫上題好了字:“此君一出天下暖”。這下猶如晴天霹靂,弄得議論的人個個瞠目結舌。朱知府一一看過大家的畫,對熊希齡畫的棉花和題句讚不絕口,認為已跳出古人俗套,畫出了個人抱負,評為上品。

1891年,熊希齡參加本省中舉人。1892年春入京會試中式貢士,二十四歲點翰林。據說在熊希齡赴考途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日,熊希齡在沅江上乘船趕路,遠遠看見前面有一艘大船,後面跟著幾隻小船,船伕不敢超越,報告說:“相公,大官在前,不敢超速失禮”熊希齡回答:“官以民為貴,何況江水茫茫,到處是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何不敢。”船伕聽了便加速前進。快靠近大船時,忽見大船一兵勇厲聲吼道:“誰家的船膽敢冒犯,有大人在此,還不快來謝罪!”說完又有幾個武士衝出來。熊見來者不善,屹立船頭大聲回答:“鳳凰熊希齡在此在此!”兵勇回稟後,武官大人知是“湖南神童”便出艙相迎,並設酒宴為熊餞行。席間,武官大人命題賦詩作對,以試其才,念道:“二舟並進,櫓速不如帆快。”此聯一語雙關,“櫓速”暗指三國時東吳文臣“魯肅”,“帆快”暗指西漢的武將“樊會”。意思對映“文臣”不如“武將”。熊希齡不慌不忙,胸有成竹的對答:“雙管齊吹,笛清那及簫和”。也是一語雙關,對的十分工穩。“笛清”暗指北宋武將“狄青”,“簫和”指西漢文臣蕭何。言下之意,文臣武將各有千秋。此聯一出,語驚四座,無不稱頌熊不愧為“湖南神童”也,大人當即令快船送熊希齡趕路。

熊希齡考取貢士後,湖南學政張亨嘉讓他練好閣體再去殿試。熊希齢在北京的一座廟裡勤讀苦練三年,終於一舉中進士。光緒帝在它的考卷上批上:“筆搖五嶽,氣行全球,橫掃五大洲,傑作也。”熊希齡由此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俗稱“點翰林”,而步入仕途。

熊希齡點翰林的訊息傳來,整個鳳凰小城好像沸騰起來了。傳說那一年,鳳凰城文廟前的兩棵金桂與銀桂,竟然交枝,提前繁花飄香。人們說這是象徵祥瑞之兆,預示著熊希齡官運亨通。這與熊希齡後來成為內閣總理不無關係。

1936年,據熊希齡逝世的前一年,傳說熊希齡祖居的鳳凰燕子巖發生了一件怪事:在距離燕子巖約十五里的麻陽石羊哨鎮下街有一個庵堂,缺少一個千手娘娘。掌管庵堂的人四處尋找雕刻千手娘娘的大樹。左查右訪在燕子巖約七裡的西北處土碗潭寨,發現一棵三人合抱的江榆樹,意欲買下。據說那棵樹是土碗潭人的風景樹,也是燕子燕子巖的風景樹。熊家後來出了個民國總理熊希齡,全靠這棵樹保佑。買樹的事自然被村民拒絕了。第二年春的一天,電閃雷鳴,烏雲滾滾,一場暴風雨忽然來襲,不一會兒溪水猛漲,只聽得“嘩啦”一聲巨響,頓時,那棵挺立在土碗潭幾百年的江榆樹,被連根拔起隨著山洪順流而下,衝過燕子巖,把沿途兩岸巨大的江榆樹撞得葉碎枝殘。古樹衝到石羊哨下街庵堂前無遮無攔的居然嘎然停下。這古樹後來自然成了千手手娘娘的雕像。更叫人稱奇的是,這棵古樹內空外實,當地人說樹洞裡千百年來住著一隻團魚,年久已成精。古樹翻到之時團魚便西南的麻陽西望山爬去。爬過的地方,雜木倒伏,如同汽車碾過一般。兩天以後,團魚精爬到了兩百里外的,高聳入雲的西望山頂的那口古山塘裡。當地人說,從那天起,那口古山塘每天必漲三回潮,那是團魚在呼吸。

有人說,古樹被山洪沖走成了庵堂中的千手娘娘,團魚精逃往西望山,這與熊希齡晚年信佛有一定的關係,他的突然生病去世是他圓寂而登仙了。也有人說,熊希齡失去了保佑物,遇難是在所難免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