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是萬能的經典散文

來源:才華庫 1.94W

我小的時候,物質極大匱乏,特別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那個時候,“四人幫”大搞割資本主義尾巴,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農民不能搞副業,商店空空如也,形同擺設。城裡居民的青菜和魚肉的供應都是定量的,肉票、魚票、布票是那個特定時期特色發明。

道德不是萬能的經典散文

年節時,按人頭供應魚肉,每人二兩、半斤的,商店裡運來有限的魚肉,人們就會蜂擁而至,那時候的人們嗅覺和味覺是十分靈敏的,訊息全部靠口口相傳,一個城市除了重要部門有電話外,人們是沒有通訊工具的。

人們對食品的敏感如同掉在地上的麵包屑,眨眼功夫,聚集了黑黝黝一片螞蟻。一年半載鍋灶不見油腥,誰不想購買,更何況,那些花花綠綠的供應票,不是有票在手就是永遠有效的,人多肉少,這次買不到,過期就作廢。

所以就沒有排隊那回事,誰的力量大,誰能擁擠,誰就可以買到。老幼病殘雖然更需要這些食品,但他們往往是望洋興嘆,有不怕擠的,不怕死的,其結果是被夾在人牆裡,出不來進不去,哇哇亂叫,嚎啕大哭者不乏其人。那情景之壯觀,男男女女,人摞人,人壓人,光鮮著擠進去,瘋頭亂髮的擠出來,沒奮不顧身的精神就別想吃肉。

有人評論那時候的人們的思想意識,認為沒有道德水準,沒有公德心。

其實未必,道德不是萬能的,不能用道德測試所有的準星。比如春運,在沒有動車的'時代,我們國家的火車資源是有限的,就那麼幾趟列車,每個車次就那麼些座位,沒有座位的乘客就拼命的擠車。

想在車廂裡先佔據個有利的位置開始遙遙之旅,而有座位的乘客就不會去擁擠,他們會心安理得的最後上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很有優勢感的坐到家。難道是無座位的乘客道德感差而有座位的乘客道德感更強嗎?

如今,動車開啟了中國鐵路新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人們有秩序的排著隊魚貫上車,然後對號入座,誰還會去擠呢?所以,有些問題不是道德問題。

而是供需的經濟問題,當供少於需的時候,不搶就沒有,搶就成了常態。但供大於需的時候,人們就會有秩序的去排隊,這並不是現在的人變得比較有道德,而是整個時代的供需關係得到了調節。

因此,有時候人們不守規則,表面上看是道德方面的事情,但實質上,它和道德關係不大,如果不去改善人們的需求與社會的供給關係,而硬要說是道德問題,那麼擁擠混亂的社會現象是永遠得不到改善的。

道德雖然與許多問題有關,但往往不是問題的根本,比如貪腐問題。

如果一個政府一個團隊有隱祕的權利,它就會暗箱操作,為所欲為。西方學者為人貪腐是政府的祕密導致的。要想政府廉政,政府行為舉措必須透明,政府透明瞭,就會得到全社會的監督和檢查,西方的反貪是把政治的透明列為核心的,當政治透明時,執政者就不可能有藏汙納垢的暗箱。

近年來,我們的團隊開始利潤、分配不透明,福利、獎金、工資層層保密,事事都暗箱操作,基層員工除了要完成的任務指標,日常基本工作外,對許多事情沒有知情權,他們只有聽命和低頭幹活的份兒,甚至連每年的特困分配都無法知曉,團隊的透明度幾乎為零。在不透明的決策裡,有著讓基層員工很迷惑的因素存在。

中國社會,自古就是以道德水準要求執政者,而很少以透明約束執政者,中國人多數會以提高官吏的道德水準來要求他們提高精神節操,而往往官吏們遇到誘惑的時候,節操會摔碎一地,道德手段太疲弱,如果加強透明制度,讓暗箱變成明堂,人人都可以透視和監管,使汙垢無處藏匿,官吏們就不會陰一套陽一套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