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過年優美散文

來源:才華庫 2.97W

中國有那麼多的節日,為何我會熾熱地喜愛春節?我曾在心裡不停地問自己,是因春節成熟的韻味?還是因春節有熱鬧的景象?亦或是從小就對春節情有獨鍾?這些原因都或許有吧!但尋根刨底,最重要的還是在我心底對春節依戀的情結。

漫談過年優美散文

幼時,我總盼望著過年。那時的我從不為了探究過年的原由而絞盡腦汁,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每逢過年,我就可以穿新衣可以吃到很多平時不能吃到的東西。在臘月三十晚上守歲時,我能從父親那裡撈到油水——幾塊錢,同時乘正月拜年之際,從親戚家也可撈一大筆,林林總總,我就有了不菲的壓歲錢,一年買玩具的錢就不愁了。

隨著年齡的漸長,我開始懂事了。懂事的我才發現,在父輩們眼裡,過年不是簡單的,他們為了這簡單的幾天,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在農村,“小孩子盼過年,大人盼種田。”愛過年的畢竟是那些不懂事的毛頭小子或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大人們在過年前,往往為了年貨,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披荊斬棘。過年時,他們要忙著做飯,招待客人,還要考慮春耕等,很是麻煩。他們付出了比平時更多的勞動,才讓孩子們的夢想得到實現。

過年講得就是團聚,熱熱鬧鬧。年關將至,出門在外的男人早就未雨綢繆了,做好了回家準備。家裡的女人則精心準備年貨,還不停地給男人打電話,“快回來啊!過年沒你在就沒主了。”倘若車票沒有了,男人就會大方地買飛機票,總之,過年要回家的。當然還有在外工作的,一年到頭很難回老家一次,總不能兩手空空。回到家裡,立馬把這些禮品送給親戚,那是辭年的環節,不能少。

過年時,回家的人看到親友的笑靨,享受著熱鬧的氛圍,他們就發現過年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

“這樣的場面不枉我一年奔波,一年拼搏!”

“來年咱們在聚一聚,在一起的感覺就是爽!”

農村人過年就是這樣憨厚,這樣淳樸。在我家也是如此,母親在家勞作,父親常年在外奔波掙錢,但到了臘月二十左右,不論收入如何,總是準時回家過年。

雖然現代的高科技日新月異,縮小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使得一些傳統節日淡薄多了,但在農村,年味仍然很濃。每家每戶都要在年終將屋裡的.垃圾清除掉,然後買上幾幅好的貼畫或對聯,把屋裡裝飾得一新。紅彤彤的窗花,亮通通的燈光把這新年的屋子裝扮得分外美麗。

大人們聚在一起,要麼聊天,要麼打牌,總要找點樂子。這時最活波的還要數那些穿新衣服的孩子,他們東一群,西一夥,追追打打,其樂融融。男孩子是喜歡鞭炮這類東西的,他們一聽見哪家有鞭炮響起,就衝了過去。待響聲戛然而止,他們嫻熟地拾起那些零散未炸的鞭炮,滿滿地裝了一口袋,不顧新衣服啦。隨後一個一個零放,使空氣裡充滿了火藥、飯菜等混合的特殊氣味。

正月七年級是拜年的大好時機。儘管人們通宵守歲,早晨仍是早早起床,精神飽滿地歡度春節。吃完早飯,人們就開始了拜年活動。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得登門拜訪。親戚家互相奔走拜訪,吃頓飯,喝點小酒,欣賞這無邊的美景,快哉樂哉!

隨後的幾天,大人、小孩都沉醉在新年團聚歡樂的氛圍裡。他們在歡樂中,甚至會忘了一年的辛酸,一年的奔波勞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