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千佛洞的聲聲嘆息散文

來源:才華庫 3.29W

在南疆,要去庫車旅遊,當地人會告訴你,要看佛洞,就看克孜爾千佛洞。據說,克孜爾千佛洞是新疆乃至全國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群,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是全國四大石窟之一。僅此一說,就足以吸引我們的朝聖膜拜之心。

克孜爾千佛洞的聲聲嘆息散文

我們一行六人去庫車旅遊的那一天,除了去克孜利亞神祕大峽谷,就是去了克孜爾千佛洞。到克孜爾千佛洞瀏覽一番,一顆瞻仰文化瑰寶的敬畏之心,化作了聲聲嘆息!

剛到克孜爾千佛洞,站在山下,仰望懸鑿在半山峭壁上的石窟佛洞,一個個緊密相連,不知其數(回來後看一本書,說是現存有編號的共有236個石窟),蔚為大觀。如此多的石窟群,懸於峭壁,人在山下,仰望之,不由不生肅穆敬仰之心,頓覺自己肉身凡胎之渺小!此乃一嘆也。

爬上峭壁,一邊隨導遊走進一些石窟,觀看窟內景象,一邊又心生三嘆!

一驚歎先人鑿作之神力,如此峭壁,於其上懸空鑿作洞窟,在主要靠人力勞作的年代,其施工之艱難,可想而知。當年工匠,如何攀上攀下?如何將鑿下的石塊和石屑轉移?當年勞作景象,實難憑想象模擬得之,其神祕難測,似可與雲貴高原神祕大山中的“懸棺”相提並論。

二驚歎且又佩服當年聖僧修煉之毅力。石窟群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即為僧侶居住和坐禪的毗訶羅窟,另一部分是供僧徒拜佛和講經說法用的支提窟。進到石窟內,一覽無餘,窟深大都不足五米,左右僅容六七人並肩而立,空間極其狹小。毗訶羅窟內,粗糙的石床,光禿的石壁,石壁上間或還依稀看到當年燈燭燃燒燻黑的痕跡。就想,在這樣的石窟中居住,夏天還好一些,冬天一定是奇冷難耐。如此艱苦的生存環境下,那些僧侶們,一天天,坐禪唸經,修性養志,能不“餓其體膚,苦其心志”乎?白天還好過一些,每到夜晚,大漠狂風,如虎嘯鬼唳;石窟淒冷,刺襲脊髓;殘燈冷燭,昏昧飄搖;其孤獨寂寞,定然如幽靈一般,齧噬心靈!如此環境之下,定然徹夜難眠。他們又是如何熬過一個個悽苦漫長的夜晚?只靠捻珠誦經,倘若沒有異乎尋常的沉思定力,沒有一顆超越人間一切苦難之上的柔韌而又剛毅的修佛淨心,似我等凡夫俗子,又有誰能堅持下來,又有誰不敗下陣來?佛在心中,萬難皆空!到此一遊,似乎明白了什麼叫苦修行。阿彌陀佛!

三嘆文化浩劫之慘烈!這是讓我極其痛心的感嘆。

據《新疆旅行寶典》一書介紹:“這裡的石窟壁畫早期受佛教發源地印度犍陀羅地區的影響,佛教造像具有濃厚的印度、希臘風格,其特徵主要表現在佛像面部呈橢圓形,眼眉細長,鼻額平直伸出,頭髮為波浪式捲曲。到了公元4世紀,佛教藝術受到龜茲本地文化的影響,人物造型本地化,臉圓眼小,五官集中,身材勻稱,人物服飾滲入了龜茲男女世俗服裝樣式和武士裝束。”由此可以看出,這裡的壁畫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正因為此,今天稍微有些文化的人,只要來南疆來,大都前來克孜爾千佛洞瞻仰。

今天到此,卻叫人瞠目結舌,心意悲涼!

236個石窟,石佛全無。洞內壁畫,皆殘缺不全。好一點的,也斑駁脫落,傷痕累累,凡是帶金色的部位,都被剔颳得坑坑窪窪,露出石巖的底色。據導遊講,是當地一些貪婪之徒以為金色即是金子,貪慾趨使,行此惡徑。差一些的,只有星星點點的顏色和線條。有些洞內,只剩下光禿禿的石壁,更有甚者,原來有壁畫的地方,只剩下一些鑿痕累累的凹坑。

聽導遊講,除了一些貪婪之徒的破壞,自然風雨的侵蝕,就有以下兩大原因了。一是晚清外國文化侵略者的劫掠,如德國人、英國人、俄國人發現了我國西域的許多佛洞的石佛和壁畫融東西文化之精髓,有很高的文化價值,竟然將一些石佛和壁畫的精品或卷裹而去,或鑿挖下來運到外國,如今,在德、英、俄等國家的國國家博物館裡,堂而皇之的陳列著從此盜走的石佛和壁畫。二是後來伊斯蘭文化在此地興旺發達,佛教文化逐漸處於次要地位甚至是被排斥的境地,因而,一些信奉偏激的極端分子,就對這些石窟裡的佛教文化精品進行毀滅性破壞。文化的趨於衰微,伴隨的是藝術的被破壞和毀損。當年令人歎為觀止的壁畫,如今只剩下殘損的碎片;當年輝煌燦爛的西域佛教文化藝術瑰寶,如今只剩下殘夢一樣的舊日風采的影子。

遊客今日到此,與其說是來膜拜佛教寶地,不如說是來被動尋找頤和園一樣的舊夢;與其說是來瞻仰藝術瑰寶,不如說是來被動憑弔不可複製的往日佛教藝術巔峰傑作的魂靈。我想起了《國殤》,沙場上,兩軍對壘,硝煙瀰漫,刀光劍影,血肉迸濺,是何等的慘烈!對戰死沙場的將士魂靈的祭弔,悲壯慷慨,蕩氣迴腸!而今,我來憑弔這些殘損的藝術碎片,覺得這些被毀損的靈魂,是在絕對被動挨打的境地中,被無聲的剝蝕、割裂、挖鑿、刮剔、卷裹,既無力吶喊,又無力搏擊,還無力反抗,毫無悲壯可言,只有柔弱無助的哭泣,只有幽咽乃至無聲的悲哀。

我想寫一篇弔祭之文,但我唯有低沉的嘆息!我遍尋為此而寫的.弔祭之文,找不到!

我有些迷茫,又有些淺悟:歷史上不同文化的矛盾糾葛,愚昧對文明的衝擊和毀壞,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戕害和打擊,又有誰能說得清,辨得明?或者說,因為顧忌而不能和無法說得清道得明。讓後人面對著傷痕累累的文化浩劫,面對文明的殘骸和碎片,只有無窮的遺憾和無奈的悲嘆。

倘有可能,我倒想請來一些僧侶,就在石窟群下的龜茲高僧鳩摩羅什的塑像前,舉辦一場規模浩大的道場,藉以超度那些被毀損和被偷運他國的石佛和壁畫的悲哀的亡靈!我也想借此祈求造物主和大慈大悲的眾生,寬大為懷!在善待生靈的同時,善待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信仰背景下的各蘊內涵、各具特色的文化,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共存共榮,和諧發展。這樣,人類文化的花園才能真正的百花齊放,花團錦簇,四季如春。

臨行,回頭再望懸崖峭壁上的克孜爾千佛洞石窟群,披著一片溫柔祥和的晚霞,似乎更顯得慈祥端莊和雍容大度。我的心,卻依然不能從沉鬱和壓抑中解脫。同伴們,也不時地連連嘆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