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裡看人生-情感散文

來源:才華庫 1.19W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人生概括起來不過五個字:生、死、名、利、情。

死裡看人生-情感散文

生,為不可選擇的,人不能選擇出生的家庭、社會和時代環境等,於自己、於家人、與社會,一個人活著是義務,所以應該笑對人生。

死,是被動的,一般意義上說,人沒有選擇死亡的方式和權力,且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每時每刻都會有災難和意外發生,隨時都有擁抱死亡的機會。只不過是我們不曾查覺或者是沒有在意罷了。與其逃避現實,不如勇敢的直面死亡。所以應該有勇氣去擁抱死亡。

名,為過眼雲煙。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青史留名都有幾人?是非功過,只能是蓋棺定論,任由後人評說。所以應該不為虛名所累。

利,乃身外之物,家有房屋千萬間,睡覺只需三尺寬。人都是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赤條條離去,原本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何必太執著。所以應該不為財利所誘。

情,人生之真性也,人生一世,唯一“情”字最值得珍惜。一個人怎樣能達到永生?那就是活地別人的心裡,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朋友能為你落淚,能留給別人無限的回憶和思念,那麼此生沒有虛度。所以應該固守真情。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沒有人可以超脫於自然規律之外。死是恐怖的,絕大多數人都懼怕死亡,甚至於在說話時,字裡行間都極力避諱這個字。也許正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人在面臨死亡時都會表現出極強的求生慾望;正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帝王或是尋仙訪道,或是服氣煉丹,妄圖長生不老,但最終都沒有能逃脫死亡的命運,就連傳說中的彭祖也只不過活了800歲。面對死亡,人們感到無耐,於是便有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感慨。

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因為那是所有生物最終共同的結局。死亡是人生舞臺緩緩落下的帷幕,是一幕人生戲劇的結局,只有演出結束了,觀眾才能對演員的表演是精彩做出評價。於死亡處看人生,猶如導演審查自己拍的片子,會清楚的知道那裡拍得精彩,那裡不盡如人意,那裡是敗筆。人應該學會從死亡的角度審視自己,與其逃避現實,不如勇敢的直面死亡。透過死亡,可以化解許多困惑自己多年思想難題,了卻諸多無端的煩惱,領悟到許多人生的真諦。然而真正能做到看破生死,泰然處之的,從古至今又能有幾人?

有朋友問我,你怕死嗎?我笑著說,死有什麼可怕的,人人都會死的,關鍵是以怎樣的態度迎接死亡,在自己等待死亡女神到來的短短几十年有限的時間裡,讓自己短暫的人生有質量、有價值。我真的不懼怕死亡,有時候甚至在想,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每時每刻都會有災難和意外發生,自己其實隨時都有擁抱死亡的機會。只不過是我們不曾查覺或者是沒有在意罷了。我對朋友說,我平生最愛去兩種地方,一個是寺院,另一個是火葬場。朋友們都以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我,我知道,他們一定認為我的精神出了問題。在寺院裡,那幽靜的環境,伴著木魚鐘磬的僧侶們朗朗的誦經聲,能使我的靈魂得到昇華。在火葬場裡,看著逝者安詳熟睡般的面容,觀察送葬的人們各異的表情,聽著人們對逝者不同的品評,能讓我的靈魂得到淨化,那種感覺不是誰都能體會得到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