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散文

來源:才華庫 1.2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散文

我一來到皇冠便見到它了,沒想到它倒是哪都有。

最初知道它,是在奶奶的菜園子裡。我見它開著黃黃的花卻沒有土氣,稱讚它長得不賴,但是奶奶卻十分惋惜,“這叫黃花菜,開花就不好吃了。”“喔。”我低頭吃起花菜包,這是奶奶獨創的,是南瓜條與黃花菜的餡,很糯微甜,會讓人滿口生香。

但是我還是覺得它開花的時候好看,橙色的芯,翠綠的梗,就在那一搖便有鄉村的寧靜,若是連成一片,我便又覺得花菜包的氣息撲面而來。但是皇冠這的人好像並不是為了吃它,小鎮的黃花菜就那樣看似不經意地來到這裡,但又給人莫名的感覺。

《詩經·衛風·伯兮》上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博物志》說:“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日忘憂草。”《詩經疏》上也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因而母親住的房子又叫萱堂,是種萱草的地方。

原來黃花菜還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萱草。

原來古時候遊子遠行,先在北堂種上萱草,聽說可以減輕母親的思念。

可是,“種萱不種蘭,自謂憂可忘,綠葉何妻萋,春愁更茫茫。”那一瓣瓣開在夏日的天空下、聽說可以療去憂愁的花瓣,真的可以淡去母親心頭思念的憂傷麼?

我想不是的,要不然為什麼母親一連打了4個電話,都是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記得家裡有新種的楊樹和月季,也有我從大山帶回去的.蜂蜜。如果可以選擇,我想她應該寧願不要任何有我痕跡的物品免得平添傷感;如果可以有選擇,她或許會堅決要求我不要離家太遠。

去年冬天,有家長給同學寄了一首詩,裡面用到了“椿萱”這個詞。當時的自己憑藉著小聰明覺得“萱”是指母親,“椿”是指父親,“椿萱”就是指的父母。而正確的解釋是一年四季,父母的確是無時無刻不牽掛著自己,將“椿萱”譯為一年更是將這種思念的時時刻刻形象具體起來,“白髮娘盼兒歸。”院子裡的萱草春來長,夏來收,一年四季;從叢叢翠綠到明媚的搖曳著的黃色,再到步履蹣跚倚門眺望的身影。

我們是該時候回家了,萱草一歲一枯榮但是愛你的人卻在慢慢變老。我記憶裡的母親還是那個看著我和哥哥會考、大學聯考的巾幗;而實際上她已然成了面臨家庭的變故自顧不暇的主婦。媽媽真的老了,老得再也折騰不動了,老得沒了別的追求就只剩下喜歡見見你了。

萱草葳蕤,希望你在花開未開時及時回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