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的盡興掃興到興濃散文

來源:才華庫 3.21W

東北邊陲北大荒,隨著震將軍率領十萬轉業官兵的開發,十幾個大型國有農場的建立,這片廣袤的恆古荒原呈現了“人聲鼎沸遍原野,機聲隆隆徹夜鳴;豪氣沖天歷艱辛,血汗揮灑創糧倉。”的輝煌戰績。

捕魚的盡興掃興到興濃散文

北大荒的開發建設,沉睡千年的黑土地的資源被發現,被開採。其中野生資源,水產資源等等,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為在艱難奮鬥中的墾荒人提供了生機,提供了樂趣。野生資源之豐,當年曾有這樣順口溜:“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肥胖的野兔鑽鍋底。”和“北大荒真荒涼,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等等,可見當年拓荒者艱苦創業之一斑了。當年荒原上陸續湧進幾十萬人馬機械,沒有房屋,就自己動手蓋馬架子,挖地窨子居住;吃糧不足,就採野菜,打漁,打獵充飢;生活枯燥無情趣,便自尋樂趣填補空白……正因如此,我在工作之餘練就了捕魚的愛好,久而久之,成了釣魚迷,並伴我一生。

十冬臘月,雪地冰天。北大荒人冬季捕魚,那可是別具情趣,熱火朝天。

這是前幾年的事了,這年舊曆十月二十,是個少有的豔陽天,閒來無事,孩子們張羅要到灌區打魚。我雖然不是漁民出身,但對打魚摸蝦有特殊的愛好沒變,儘管我年近七十,但夏日垂釣的閒情逸趣仍然戰勝辛勞,早出晚歸去釣魚佔了大半時間。聽到孩子們要去打魚,想起年輕時冬季“砸幹鍋”的收穫與樂趣,誘發了我的少年狂。儘管孩子們百般阻撓,不讓我冒風寒去幹那沒意思的事情,可架不住我說古論今的講述,坐上農用拖拉機,興致勃勃的出發了。

車在平整寬闊的硬化水泥路面上賓士,很快進入北大通荒原中。我記憶中的北大通,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了——

那是原八五八農場穆稜河分場二號地邊的.一大片荒原,荒原中樹木森森,蒿草沒人。穿過森林,便是沼澤汪洋。汪洋中水環繞著大片沃土,便是當年我們機耕隊開墾的三號地。所謂的三號地,儘管在開墾中付出了極大的艱辛與物資,但由於水的失控,成了十年九不收燙手的“雞肋”。記得六十年代的一個麥收季節。我們康拜因機車組收完二號地的小麥,向三號地轉移。這兩號地之間不過一里地,拆裝收割臺實在勞時費工,划不來。車組人員都知道這裡的水面較寬,但水並不深。我們車長龔鵬喜與牽引車長王良軍一商量,決定整車不拆裝過水泡子。車長按著平時開車水中往來的老路,在前面淌水探深淺;牽引車長王良軍開車;我在康拜因駕駛臺上,掌握舵輪控制收割臺高低。車緩慢行駛,魚在機車湧起的波浪中,竄出水面亂蹦亂跳。突然,我見收割臺已經上水,把舵輪打到最高也無法抬出水面。再看收割檯面輸送帶上,大大小小的魚活蹦亂跳;鯽魚、鯰魚、鯉魚、噶牙子應有盡有。有的大魚慌亂中竟撞上“木翻輪”跌到水面,暈了過去;有的竟不知天高地厚,蹦進康拜因喂入室……全車組人歡叫著,觀賞這難得一見的奇景。“康拜因”“收穫”鮮魚美味,使我們中午吃到了不費吹灰之力的百魚宴……

然而,今日的北大通,縱橫的灌區把萬畝雪原,分割成方整的塊塊稻田,夏日裡條條分渠、支渠把汨汨的渠水送入稻海。儘管那片原始森林還在儲存在特有的風貌,但那林邊的水泡子已經水入灌區,獻出了片片良田。原來的二三號地,乃至四五號地,經過規劃平整已無地界——北大通成了超萬畝大地號。不是人們有意識的留下片片森林,點綴於茫茫白雪覆蓋的稻田中,堪稱一望無際也不足為過。

機車在一條橫貫東西四五十米寬,筆直的主灌區旁停下了。據說這灌區源頭起於鬆阿察河邊的清河灌區,引興凱湖水,經過小穆淩河上的高架渡槽途經北大通,最後東至烏蘇里江。春夏滔滔渠水供幾十萬畝稻田使用,水渠中各類魚蝦成群,捕魚垂釣者絡繹不絕。

我們帶上“冰竄、操撈子”等漁具下到水渠。見渠水已經乾涸斷流,只有部分地段仍有明冰。孩子選擇岸邊有蘆葦叢處,開砸捕魚。一連打了幾個冰眼,撈上來的除了幾條小老頭魚就是泥水。再往前打,竟發現冰層下有一個幾十米長的“地龍”。“地龍”中除了有幾條已經腐爛的魚之外,別無它獲。我們只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歸途中,我的心十分沉重:當年冬季“砸幹鍋”撈魚的情景呈現我眼前:雪花飄飄中,一個不足十米方圓的水坑中,我們幾個年輕的小夥子,手揮冰竄其嚓咔嚓幾下砸開冰面,先是咕嘟嘟的水卷著冰塊湧上冰面;接著大大小小的鯽魚、白魚、黑魚、鯉魚爭先恐後的往上蹦;我們嘻嘻哈哈的把蹦上冰面的魚,用鐵鍬戳到雪裡……等魚蹦完了,我們從雪中撿起已經凍僵的魚,滿載而歸了。那是多麼開心,多麼愜意呀!

而今,號稱魚米之鄉的八五八農場,那“瓢舀魚”的時代真的就這麼過去了嗎?那些取之不盡,食之不完的美味哪裡去了呢?想起那被人稱為“刮地窮”的地龍網,網眼只有豆粒兒大,橫貫水渠、泡子、大河中。哪還有魚類的生存之地呀?

是夜,十月寒冬豔陽天打魚的敗興,使我難以入睡,聯想起夏日垂釣的苦悶,朦朧中我會見了魚王,他悲哀的向我訴說:“為了你們的子孫,收斂一下你們捕魚的狂熱吧;為了我的子孫後代能得以延續,別讓我們斷子絕孫,你們網開一面吧!”

有是十幾年過去了,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農場注重了合理的保護虎口溼地,烏蘇里江源頭。在第二次開發中建成了北國濱水新城——安興水城。這座新城不說敢與威尼斯相比,但她引烏蘇里江水通過穆稜河入城,曲曲彎彎環繞林立的水上樓群,水上新城、水上公園、水上校園、水上休閒廣場等等一樣能夠俱全。樓臺亭閣、景觀橋亭分佈與環城河上,使車輛行人、遊船畫舫穿梭於其中,美不勝收。我見水三分親,經常甩竿與城內水道中,竟能釣到幾兩重的鮮魚下酒,不覺中其樂湧湧。

近幾年農場提出把八五八建成遊覽勝地的口號,經過綜合開發利用地緣優勢和資源保護的措施,“千島林”旅遊區已初具規模。一到春季開江開河後,慕名而來的釣客雲集於千島林,垂釣的成績也越來越豐。我也再不用釣那小得可憐的老頭魚了,而是開始釣半斤左右的鯽魚、鯰魚、鯉柺子了。釣魚的“興濃”又找回來了。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日,是我兒子四十六歲生日。我看著兒孫繞膝的日子喜上心來,清晨頂著朝霞驅動我的電三輪,直奔千島林閘口垂釣。我口中唸叨著:“魚呀魚呀快上鉤,越大越好,好讓我兒子吃個夠……”可能是我的心誠感動了江龍王,連續釣了三四個半斤多重的鯽魚。我正美得說:“還是心誠則靈”,突然魚竿一蹦,浮子急速下沉。我趕緊提起魚竿,江水中翻花處一條大魚與我叫上了勁。憑著經驗,這條大魚必須慢慢地溜,經過十幾分鍾魚累了,沒勁了。我提上岸一看:“哇!好大的一條魚呀——”我不由得喊了起來。臨近的釣友們都圍了過來:“這條鯽魚的有兩三斤,少見,少見……”釣友們分享我的快樂。一看我的魚簍裡淨是大魚,漸漸的都湊了過來甩竿。我見自己已經釣了十多斤,便說:“你們來到我這個窩子釣。我回去給我兒子過生日去了……”

嚶嚶的電動車聲伴著我的歡笑,灑滿翠綠的原野、阡陌的水田。到家一稱,最大的鯽魚淨重二斤八兩。

“吉祥數,吉祥數!我兒子生日打發……”老伴樂得合不攏嘴,

注:

【康拜因】即聯合收穫機。原蘇聯產的收穫機音譯為康拜因。

【木翻輪】收穫機的收割臺上方能低速轉動的木輪子,用他把成熟的作物拔到收割臺邊的割刀上。

【冰穿、操撈子】都是捕魚用的工具。冰穿用來開啟冰層,操撈子用來撈水中的魚。

【砸幹鍋】一種既方便又實用的冬季捕魚方法。即找較小又有深水的地方,砸開冰,水在壓力下會噴出來,魚也會蹦上冰面。

(2014-5-5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