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散文

來源:才華庫 8.01K

修鞋匠散文

很久以前,我家還住在廠福利區的舊樓時,樓下來了一個修鞋的小哥。那是一張特別年輕的面孔,方正的臉龐,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起來倒是有幾分伶俐;個子不高,挑的擔子倒是不輕,挑在肩頭,搖搖晃晃著,年輕小哥的腳步總有幾分趔趄,感覺隨時會栽倒一般,看著我們都為他捏一把汗。

最初,小哥只是把攤子擺在小區的大鐵門旁邊,倒是個很顯眼的位置。沒有招牌,沒有廣告牌。小哥就坐在一張小馬紮上,左邊放一架修鞋的機器,就是那種引了線,穿了針,縫縫補補用的機器;右邊放一個大箱子,裡邊裝滿了各種小物件,什麼鞋底,鞋帶,鞋掌,鞋釘之類的;面前鋪開一大塊白布,很新嶄的白布,旁邊放著幾雙拖鞋,男款女款的都有,也是很新的樣子;小哥腳邊還放著一個小竹筐,裡邊有一些錐子,剪子,粘膠等小工具。小哥也不吆喝,或許是羞赧得很呢,隨便什麼人看他幾眼,他都會紅了臉呢。於是只是併攏著雙腿,端正了腰肢,圍著一個黑色的大圍裙,雙手環著腿,就那樣坐等著修鞋的客人。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路人來往。騎著自行車的,不忘打量幾眼;走路過來的,就駐足研究幾番,評論著,任誰也不輕信,那麼年輕的人兒,怎會有修鞋的技術?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修鞋,可是一項純手工技術活兒,那是需要經驗和閱歷的。

年輕的人們忙於工作,大抵也沒有什麼精力關注這個新來的修鞋小哥,但是小區裡的大媽們卻是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熱情和好奇了。小哥的出現,多少為他們提供了方便,再也不用拎著個袋子,裡邊裝著幾雙需要修理的鞋子,一起拿到兩條街以外的那個農貿市場去;還要看修鞋大爺的臉色和意願,憑人家挑來揀去,這個不修,那個不縫的。大媽們也不願意受那個累,還不如找幾雙不重要的鞋子,來考驗考驗小哥,也不錯。

於是,大媽們陸續拿來了鞋子,坐在小哥旁邊,看著小哥做活兒,再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小哥聊著,說著;小哥的手藝其實不錯,手腳麻利,人也伶俐,嘴也巧,關鍵是價格還很便宜,能稱了大媽心意的價格,那一定是很低的了,對不?大媽樂呵了,誇著贊著,就回去了,那誇讚聲就一路飄到了其他大媽阿姨的耳朵裡,心裡。

於是,修鞋小哥的攤子前開始熱鬧起來。每天太陽剛升起來不久,大媽們已經拎著鞋子,站在小哥的攤前等著了,弄得小哥很尷尬,抱歉著說自己來晚了。門衛的大爺看不過去了,大聲抱怨著那些大媽,說人家是個修鞋的,又不是賣油條的,你們總不至於急到沒鞋穿,需要趕著日頭就來等嗎?大家便哈哈大笑起來。

晴日裡,大家就就圍坐在小哥攤前,有修鞋的,有聊天的,家長裡短,很是熱鬧;小哥也不煩不燥,就那麼抿著嘴笑著,卻不會停下手裡忙碌的活計,也不會亂了針腳,歪了鞋釘。大家都說,小哥心裡有活,這就是一個好匠人的模子。小哥便紅了面頰,羞赧地微笑著。

有風有雨的日子裡,門衛大爺會把小哥招呼進去,把攤子擺在他的房間裡。於是,大爺的門衛室就格外熱鬧起來。人們進來出去,談笑風生,倒是把大爺給擠了出來,在門口溜達著。

大家越來越熟稔起來。大媽們也不再拿小哥當外人。自家燒了午飯,總不忘端來一碗給小哥吃;自家收了好吃好喝的禮物,也總會拿到攤前,和小哥,和大家一起分享。那已經不是一個簡單意義的修鞋小攤,分明是大媽們閒暇聚會的據點嘛。

我家樓下的大槐樹旁,有一排灰瓦白磚牆的小平房,那是居委會辦公的地方。有好幾位居委會大媽也都是修鞋小哥攤前的熟人,見著小哥坐在大門旁,沒個遮攔的,只管被風吹日晒雨淋著,大媽們心疼了,於是商議了,請了小哥到大槐樹下來。這下好了,小哥坐在大槐樹濃密的枝葉下邊,清清涼涼不說,大媽們還允許他晚上收工後,就把一應修鞋的工具物件都收進居委會的小倉庫裡即可,再也不用辛苦地挑回住的地方去;後來,清潔工大爺還把自己的一輛三輪車給了修鞋小哥,說以後不要挑擔子了,太辛苦了。小哥感動的,只摸著三輪車的車座,來回摸著,我們這些小孩子會頑皮地蹲下去,仰著頭看小哥紅了的眼眶,然後大喊著:“快看,快看,他哭了,他哭了”,羞得小哥趕緊用衣袖擋了眼睛。

最近中介不是想要做個啥廣告,說他們是丟失兒童的幫助站。那個估計不靠譜,但是當年修鞋小哥的攤前可真是小區裡各種人約會聚集的地點。家長都給孩子說好了,家裡沒人,就在小哥攤前等著,準去那兒接;約會的小年輕們也站在小哥旁邊,伸長了脖子,期待著,眺望著,看得小哥都眼熱心動起來。

小哥逐漸大方起來,他也會一邊做活兒,一邊向大家講著他的故事,說他是河南人,家裡幾輩兒都是修鞋的,那是真正的“匠人級”的手藝。時代變了,他的父親本來不想讓他學這門手藝,覺得這是個低賤的活兒;小哥說家裡窮,自己體質又不好,不是個種地的好手,倒不如學了家傳的手藝,出來憑手藝吃飯。於是就挑起了幾輩人挑過的擔子,擔子出來討生計。小哥說,很多地方的人不喜歡河南人,都說河南騙子多,壞人多。他就非要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河南人其實也是善良,勤勞,能幹的。聽了這話,大媽們面面相覷,她們的心底,都掠過幾絲陰影。

冬天來了,大槐樹也打蔫著,只管枯了枝椏,靜靜地睡了,小區裡來往的.人們都是行色匆匆,大媽阿姨們也不再來閒坐,即便需要修鞋,也是把鞋放下,約了時間來取,便趕緊跑回家去。修鞋小哥裹著厚厚的棉裝,依然坐在大槐樹下,孤零零地,不時地把雙手放在嘴邊,呵著氣,抬頭環視著四邊的樓房,看著窗戶上厚重的呵氣,憧憬著屋內暖氣的熱度和那種叫做“家”的熱度。

一個午後,小哥靠在樹上打著盹,迷迷糊糊間,看著樹旁閃過兩個鬼鬼祟祟的身影,東瞅瞅西望望的,小哥馬上睜開了眼睛,看著那兩個身影跑進了對面的樓道內。小哥心裡起了疑,他開始盯著那個樓道內的動靜。約摸過了小半個鐘頭,那兩個身影跑了出來,懷裡還抱著什麼,更是半彎著腰,鬼鬼祟祟,行色匆匆。小哥意識到這八成是小賊呢,趁著午間院子里人少,上班的人們還沒回家,來偷竊的把。於是,跳起來,掄起修鞋的小斧頭,便衝了過去,一邊衝,一邊大聲喊著:“有賊,有賊,抓賊,抓賊”。門衛室的大爺聽到了,和大爺一起下棋的人們聽到了,於是都衝到了門口,堵住了小賊的去路,擒獲了小賊。

那個下午,小哥的英名便傳遍了小區,大媽們紛紛聚了過來,打聽著,誇讚著,議論著。都說多虧了小哥,都說沒想到小哥這麼能幹,這次可演了個大英雄啊。廠電視臺的記者來了,區電視臺的記者來了,市電視臺的記者也來了。這可窘極了小哥,他只是對著鏡頭笑著,他說自己說不來啥,事蹟這個東西,留給居委會,留給門衛大爺,留給那些伸手擒賊的人們。小哥說,他只想修好別人的鞋;電視臺的女記者說,小哥也修好了別人的心。

最近的電影《百鳥朝鳳》裡說,“匠人”,得是德高望重,專業精湛的人。而那之後,修鞋小哥便被稱為“匠人”,雖然小哥說,他還不夠資格。但是,女記者說得對,他修好了別人的心,配得上“匠人”這個稱號。

修鞋小哥依然在大槐樹下修鞋,只是圍攏的人們越來越多,大家說,聽說河南梆子很好聽,不妨教來大家唱唱;於是,小哥哼得幾句,他說他就像戲裡的那些小角色一樣,平凡,但也會露露臉,只要演好自己的戲份,就知足了。

修鞋小哥依然在大槐樹下修鞋,只是身邊多了一個女人,胖乎乎,不愛說話,愛笑,那是小哥的媳婦,看了報紙的報道,從河南找來,要嫁給小哥,說她覺得很有安全感;

修鞋小哥依然在大槐樹下修鞋,只是攤前跑來跑去一個小孩,虎頭虎腦,總愛拉著小哥的手,要去居委會裡,找人家要糖吃;

修鞋小哥依然在大槐樹下修鞋,只是他微胖的身形已經坐不住那麼小的馬紮,而是換了一個大些的木凳子;硬實的胡茬讓他看起來蒼老了一些;

修鞋小哥依然在大槐樹下修鞋,只是小區因為拆遷,已經搬走了許多居民,夷平了許多樓房,滿目廢墟看起來,蒼涼了許多。

當我客居他鄉多年後,每當看到街角路邊的修鞋的師傅,我就總會想起那個修鞋小哥,總會想起“匠人”這個詞,想起修鞋小哥在自己的人生大戲裡飾演的“匠人”角色;不,他不是飾演,那就是本來的他,真心,本心,熱心。

雖然,我們從來都不知道修鞋小哥姓甚名誰?

但是,這重要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