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嫉妒經典散文

來源:才華庫 5.62K

古今中外,嫉妒被描述成人類心靈的惡魔,它無不在摧殘人類環境、國家社稷、他人生活乃至生命,更甚者是自我摧殘。因嫉妒之心產生危害,人曰之而避之。但細究人類發展之歷程,潛心心靈之萌動,不免對嫉妒產生疑惑,而再觀之現狀,用心於清靜之幽谷,豁然開朗,嫉妒只為人對社會和人生綜合的一種正常反映。

論嫉妒經典散文

說到嫉妒不能不論及人這樣的個體,人類的繁衍、發展、進化,離不開環境的影響,環境作用於人,人不得不作用於環境,當環境被分化成無數,隨著群居的形成,社會不自覺地成為了環境的一塊,隨之而來的,人類文明出現,人類文化的波及,意識形態在一個或另外的團體中紮根下來,這樣,個人的意識被除團體意識左右,人體失去了原本的自我表現,而同時,不如願的事情處處縈繞於個體,於是,文字成了描述心情的最好方式:仇恨、抑鬱不自覺地出現,當個體想駕馭、超越、主導團體,於是有了內訌、嫉妒、反抗、壓迫等一系列詞語。究其境,這些個體的心理反映只是想把自己從團體中釋放出來,但卻又感到離開、超越團體又有太多的無助,嫉妒不自覺地成為團體意識強加於個體奮鬥的最罪惡的詞語之一,因為團體需要維持下來,就必須壓制不斷破壞團體意識的個體行為,而嫉妒就是個體奮力前進受阻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壓制的表現,當個體釋放心理的壓抑,把一切阻擋因素清除,這樣產生了千百年來不變的亙言“成為王,敗為寇”,對於寇則儘可言之,對於王則賦於一些英勇稱號,因為他已改變了一個團體駕馭了這個團體,所以當一些大事件出現,嫉妒之心往往被隱藏,而被其他一些更具穿透性的詞語描繪。而究其實際,都不過如此,帝王將相,沒有哪一個是如文化之始以來描繪之聖人,可他們一旦達到某個高位,整個國家、國家文化都隨之而轉變,在他們的下面,一些風吹草動,影響社會環境的平穩,就被冠發各種罪惡的名銜,而嫉妒就成為這其中的最重要的一個,而深究其境,嫉妒心理所表現的不僅僅為我們所喻之嫉妒,還包括一些深有隱晦之詞,如苦難、愛恨、悲傷等,當然由嫉妒心理產生的許多後果,成就了仇恨殘忍等代名詞,而嫉妒被忘卻在後面。

把心靈放歸清靜,把心態置之於一泓清泉,把思緒留與清風,這時的嫉妒不再是一個罪惡的名稱,它只是個體的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是由於被團體的包圍所產生的,它引發的行為,無所謂好壞正邪,只是對團體或他人打擊的強烈程度不同罷了,它不是一種罪惡,它只是處於團體中的個體正常心理反映罷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