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城市文化標誌散文

來源:才華庫 6.32K

翻開自己的記憶相簿,或許總是感情上的點點滴滴,可是一時間忘了原來生活當中,有蠻多的不被我們所注意的周圍的建築啊,一些事物都已經在我原本的記憶硬盤裡消失不見了。這次回來發現我們這個城市沒有了自己的電影院線了,這說少說起來可能顯得有些荒誕滑稽,但這的確是一個很尷尬的現實。

逝去的城市文化標誌散文

這時我打開了記憶中的另一扇門,想起了小時在工人文化宮的情景,那時我總是跟這妹妹一起去那裡看動畫片,小時的我對第一次進電影院的印象已經很淡薄了,總是些許有些痕跡,記的有此國產的動畫大片《寶蓮燈》來時,我進去看了一下午,總還是不過癮,總覺得還是意猶未盡。可能一方面是被劇情裡母子之情所感動或者是為我們國家能做出一次這樣的'動畫鉅作而感動興奮和激動。

但是電影院線這樣新生的名詞,在那時我只記得是電影院,而看著下面的照片你只能想著,那在當時很早很早的年代,也只能算做是一個小型的放映廳!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很小的放映廳,加上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成為了我的父母親那代人,休閒,娛樂的第一首選。也是當時的年輕人看作很時尚的場所,一點不亞於現在的酒吧和休閒會所。可能要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當時的城市文化標誌吧,在那個剛剛解放的年代,人們的心都剛從戰火紛飛的年代,投身到了對國家的建設當中,似乎一下子還沒有完全適應這類的休閒的場所,但也不乏先受西方影響衝擊的一些人來積極的運用這類在那個年代還屬於新生事物的地方。

在我父母漸漸步入我現在這個年齡時,這裡已經很是喧鬧了,當初的放映廳也更名為了電影院,一部《廬山戀》轟動了大江南北,更是對那個“戀愛”這兩個字,只敢心裡想想而不敢對外表露的諸多大齡青年都紛紛牽手走進了電影院,我不敢說這部電影改變了多少人,但確實是影響了不少人。我想這也多虧了電影院這個新生的事物發展。

當電視機走近千家萬戶時,電影行業在相當一段時間裡,處於不景氣的狀態,96年的《甲方乙方》使國產電影又以賀歲檔這樣一個新的名詞走進了人們的視線,我也落下了一個習慣,哪一年要是不看馮導的電影,就感覺這個年沒過完,當然這也緊緊是我的個人感受。

總之,一張老照片會使我想到許多,我也僅僅是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的思想未必能上到城市文化的高度,但是我想說句話“逝去的工人文化宮,我很懷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