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四合院的散文

來源:才華庫 2.72W

描寫四合院的散文:四合院

描寫四合院的散文

四合院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衚衕同時出現。北京的四合院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崐一個“口”字形。

四合院雖有一定的規制,但規模大小卻有不等,大致可分為小四合、中四合、大四合三種: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間,一明兩暗或者兩明一暗,東西廂房各兩間,南房三間;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寬敞,一般是北房五間,三正兩耳,東、西廂房各三間,房前有廊以避風雨;大四合院習慣上稱作”大宅門”,房屋設定可為五南五北、七南七北,甚至還有九間或者十一間大正房,一般是複式四合院,即由多個四合院向縱身相連而成。院落極多,有前院與後院,有東院與西院,有正院與偏院,有跨院,書房院與圍房院,有馬號,還有一進,二進,與三進……等等。

北京冬季和春季風沙較多,居民住宅多用門簾。一般人家,冬季要掛有夾板的棉門簾,春、秋要掛有夾板的夾門簾,夏季要掛有夾板的竹門簾。貧苦人家則可用稻草簾或破氈簾。門簾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裝夾板的目的是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風掀起。後來,門簾被風門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簾,涼快透亮而實用。

北京的四合院很講究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杜鵑、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內的生活:“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比較典型的寫照。

這就是咱們的首都——北京!這就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竹筒的“大住宅 ”,這美麗的“大花園 ”,那就是——北京的四合院!

描寫四合院的散文: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

這種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箇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

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子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其樂融融。因為院子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以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因為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比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是“福壽雙全”,在花瓶裡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問哦“四季平安”,而嵌在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簷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採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

描寫四合院的散文:一座四合院

小鎮北距省城20公里,過去曾是秦隴通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雖然沒有中國四大名鎮有名,但由於盛產煤炭和製陶業,因而在隴上也是名傳遐邇。

幾十年前,小鎮上有數十座大大小小的四合院,這都是當時鎮上的一些有錢人家的宅院。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演變,再加上人為的破壞,鎮上絕大多數四合院都已經消失了,尚存的幾座也由於幾經改建、翻建,都已是面目全非。只有鎮中心的這一座四合院還保留著百年前初建時的原貌。

讓時間回到七十多年前。

這是這座四合院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佈局嚴謹,結構合理的四合院,坐南向北,佔據了小鎮正中心的最佳位置。院內房屋全部是當時最時興的“板裝修”,一色的原木裝修,光潔照人。正南面是聳立在一米多高臺階上的上堂屋,出簷三間。屋內和臺階都是方形青磚鋪地。北面是下堂屋,臺階略低,亦是出簷三間。東邊廈房亦是出簷三間,只有西廈房房簷較淺。三面出簷房兩米多深的簷下,各有四根柱子矗立在柱頂石上,支撐著屋簷,使房屋顯得穩重、大氣。上下堂屋中間都是通間四扇門,四扇門上半部是窗櫺式,中間均是精美的鏤空木雕,分別雕刻著“琴棋書畫”和“梅蘭菊竹”。四面房屋的窗戶都是近一間房大小的棋盤形窗櫺。上堂屋是主人的正房,長方形琴桌配以穩重的八仙桌,兩邊是造型優雅穩重的太師椅。桌上擺著日本自鳴鐘,繪有三國人物的大花瓶和景泰藍茶葉罐,圓形的禮帽盒。通間大炕上有繪著戲劇人物的炕櫃,櫃上是漆繪大木箱。炕上鋪著色澤鮮豔的俄羅斯栽絨毯。牆上掛著名人字畫。炕沿邊上是一臺純銅方盤火爐。屋門正中上方掛著一塊長約兩米、寬約一米二的巨匾,藍底白字,“積厚流光”四個遒勁的大字耀人眼目。東廈房是主人長子夫婦的居室。西廈房是醋房(老主人還兼營自釀的食醋),房內擺滿了釀醋用的缸、盂等。釀醋是老主人妻子的任務。她每兩月釀一回醋。開始釀醋前,先恭恭敬敬地給“醋娘娘”燒香上供,祈求她保佑釀出上好的醋來。到醋料發酵好,醋從竹子做的龍頭中汨汨流出時,滿院中就瀰漫著一股濃濃的醋香味。下堂屋從中間隔開,前面是鋪面,後面是居室兼客廳。鋪面位居小鎮中心位置,鋪面屋簷下藍布白字的“九如恆”號匾迎風招展。鋪內所經營的商品主要是當時農民用的農具和日常用品。櫃檯前擺放著兩條長木凳,老主人熱情的接待著來往的顧客。鋪面北面是大門,門上方亦懸有名人題寫的“青雲得路”匾額一塊。

院內四面房屋,圍成一個一百多平米的院落,若加上三面出簷房寬敞的臺階,那整個院落就有近兩百平米的空間了。院中間有木製花架,架上擺放著方形、圓形和六邊形等各種造型的花盆,各種奇花異卉應季綻放。夏天,四面房屋的大窗戶都可以支起來,使得屋子裡既透亮又通風。

進院中西南角門,是一甬道。穿過甬道,上十幾級臺階,這裡又是一個小院,院中東西兩面各建有房屋四間。宋人詞曰:“庭院深深深幾許”,從臨街大門到這處小院,曲曲折折,使人頓生“深幾許”之感了。

這時的四合院主人,經過十數年的打拼,已創下了一份讓鎮上的人們羨慕的產業,有房產四合院兩處(另一處四合院位於文中所記四合院以東五十米處,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房改”中被劃歸公有),鋪面一處,附近有田產數十畝,已是鎮上為數不多的小康人家之一。四合院的主人這時正處在春風得意時期,家業如日中天,生意蒸蒸日上,家庭人丁興旺,正可謂花團錦簇,烈火噴焰。特別是他的長子考上北京大學一事,更成了轟動小鎮的一件大事,因為在這之前,小鎮上的讀書人還從沒有過如此的榮耀。當時為了慶賀兒子的高中,老主人在家宴客三天,以招待前來祝賀的四方賓客。地方鄉紳五十多人聯名請時任省教育廳長的水梓先生題寫了兩塊匾額,這就是懸掛於上堂屋簷下的“積厚流光”和懸掛於大門之上的“青雲得路”兩塊耀眼的匾額。

自此之後,歷史的狂風巨浪就推著這座四合院在浪尖上顛簸,四合院的幾代主人們也經歷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遭遇和磨難。隨著老主人的長子懷著抗日救國的一腔熱血,從北京大學投筆從戎,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最終戰死沙場之後,老主人想讓兒子光宗耀祖的期望一下落空了,極度的悲慼、悵惘、怨恨,籠罩了一家人好長時間。老主人的兒子是因抗日救國而捐軀的,本該得到褒獎,可事實上,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此後的許多年裡,這件事竟成了壓在全家人背上的一個沉重包袱。這是歷史的不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