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嶗山太清宮的散文

來源:才華庫 2.35W

癸未秋日,餘以就教於青島巨集光,嘗遊於嶗山太清宮。車行甚速。沿路左山右海,海上浪湧,山覆紅葉,壯而美。旋至老君峰下停車場。於是繞牌坊,登石階,穿篁竹,入三官殿。三官者,上古之堯、舜、禹三君也。時香客紛紜,輕煙嫋嫋,芳氣氤氳。餘見其虔誠狀,忍俊不禁。從殿門窺之,見塑者莊嚴神妙,儼然生人,不覺歎服。然吾素不躡教門,故不甚在意。惟院中茶花,含苞待放,亦頗鮮明。門側一樹最佳。同遊某公雲:“是花逾六百年矣,明張道人三豐所手植也。每至隆冬,千花競放如赤雪。是以蒲松齡見此,突發靈感,作《香玉》篇,其絳雪即此樹也。”吾嘆花之奇異,而羨浦公之多才也。

遊嶗山太清宮的散文

出太清宮,沿石徑,至三皇殿。一柏高百尺,越千年。上有二木寄生,昂昂然。仰觀之,其凌霄木極類龍蛇,似有靈性也。然不知其為天然耶,抑人為耶?

三皇者,蓋傳說之伏羲、軒轅、神農三帝也。餘觀之,皆敝屣褐衣,極類鄉間野老,森林牧羊者,不似華冠麗裳之神仙。餘嘆之,惡今人之腐化,忘其祖創業之艱也。

或雲:三清殿供有原始、靈寶、太上道德三尊,皆道貌岸然,令人敬而畏之。餘以是遊興淡卻矣,未與同遊偕往,顧而自尋《聊齋》展室。然其門緊鎖,不能入,僅見立石一,上書“絳雪”而已。

日中,出宮門,席地面海,食自帶餚饌,眾皆笑談此遊之得,然我則悵然若失。何哉?吾素崇留仙,而喜讀其書,以為孤憤之作也。今未得入其展室,此大憾也。然退而思之,不半日睹奇花異樹如許,若入仙境,且知絳雪之源,親履先生所蹈之地,亦足矣,又何怨哉。

同遊者,校長於公,教師田公、董公等。

紀元零三年九月,莒州劉某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