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

來源:才華庫 1.55W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麼關於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1】望月

漆黑的樓道,摸索著開啟房門的瞬間,我驀地發現客廳的地板上一縷月光,透過洗漱間門上的長條玻璃,照亮客廳的一角。

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月亮,已經無從知道了。而亙古至今人們對月亮的喜愛,或許自有月的那一天起,亦或者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吧?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關於它的美麗傳說,傳了一輩又一輩呢?而它的清潔的光亮,也流過了一山又一山,一世又一世,初衷不改。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一直鍾情的該是滿月了。對它最早的記憶,是孩提時代。我出生在一個只有幾百口人的小村,而我家卻是一個地道的大家庭。爺爺奶奶養育了爸爸叔伯五個,五個兒子都取上了媳婦,這在當時是件相當了不起的事了。而五個兒子又都開枝散葉,就有了我們眾多的兄弟姐妹。我最大的哥哥和最小的妹妹整差了十八歲,這在以前,就是一代人的年齡啊。每到了八月十五闔家團圓的日子,從天剛開始亮光光,我就開始盼了,盼著夜晚的月亮早點升起。

大人們的田裡好像總有忙不完的活,終於當大人們忙活完一天的農活,當太陽從東場院的柴禾垛頂上升起的時候,趕緊催促著脫下渾身泥巴的衣服,換上一身散發著洗衣粉的清香的的衣服,在大人的帶領下,走出家門,走進月光裡,穿過大半個村莊,到爺爺家過節。

滿滿的月亮就那樣在湛藍的夜空中看著我們。我們邊走邊跳,邊跳邊唱:”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教我打月餅``````”,然後歪著梳著小馬尾巴的小腦袋開始琢磨起來,那甜絲絲的香噴噴的月餅,爺爺幹嘛要打它啊?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打”是做的意思,鄉哩俗語把做什麼,說成打什麼。比如割草叫打草,用破布條擰在一起做繩子叫打繩子。可是當時卻是怎麼也想不通的。乾脆,不去想了,想到一會即將吃到的美味的月餅,不禁覺得天上的月亮今天都格外漂亮呢。

奶奶個子不高,身子微胖,但很勻稱,家裡家外,渾身上下總是收拾的利利索索的。當一大家子二三十口人齊聚在她的小屋時,奶奶就開始扭動著她微胖的身子,一會從這個籃子裡拿出一包巴斯月餅,一會又從那個櫃子裡拿出一包翻毛月餅,一會又轉身不知從哪裡變出一盒包裝精美的五仁月餅。我們幾個小孩子總是迫不及待的圍成一圈坐在炕中央,眼巴巴的等著奶奶給我們你一塊我一塊的分月餅了,眼睛總是緊盯著奶奶扭動的身子,生怕一不留神誰就落後了。雖然是大家庭,但是爺爺治家嚴謹,長幼有序。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月餅簡直是可以與王母娘娘的蟠桃相媲美的的了。雖然我們都心情急切又興奮,卻沒有一個伸出手去搶著拿的,我們懂事似的懷著愉悅的心情坐著,就等奶奶全部分好後,珍寶似的拿起自己面前的一塊,狼吞虎嚥起來。在吞嚥著節日的甜美的同時,也品味著大家庭的溫暖。

後來外出上學,工作,每到八月月圓之夜,總是會不自覺的回想起那時的月亮,總覺得那時的月亮才是最圓的。再後來結婚生子,再後來在同樣的一個八月月圓之夜,我看到了他的背叛,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生活裡開始只有我一個人,再後來喜歡上<;望月>;這首歌。

總是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拖著疲憊的身子,踏著萬家燈火回到我的那個家。那個沒有燈光等待,亦不能稱之為家的家。總是在抬頭看一眼漆黑的視窗之後,裹緊衣服開始上樓,總是在黑暗中摸索著開門,然後寂靜的洗手,洗臉,燒水,泡腳。泡腳是唯一溫暖的事。這是一個人久了養成的習慣。偌大的房子,我卻只鍾情於洗漱間的狹小地帶。或許因了它的小,,能收縮我的寂寞,或許因了它的那扇窗,我總能在月圓之夜看到東方天際上的那輪月亮。我還是喜歡月亮。

一壺開水,一杯清水,一首歌。月亮透過那扇窗,安靜的看我徐徐加水,感受水溫的升高,直至從雙腳血脈噴張到全身微汗浸潤。這個時候,我總是喜歡放一首歌,閉著眼傾聽。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2】月光

靜的月夜,無人,像寒冷的冰霜一層層的密密的直鋪下來,冷光撲面。然而對月如對心,月之靜,它一動不動,永恆的鑲嵌於黑冷的天際,沒有絲毫的汙穢,終降於人間一份純淨。它,是冷的,是靜的,像一顆永遠閃亮而又可望不可及的珍奇。它的遙遠,讓我不禁寒顫,讓人感到那充滿身軀的冰涼。

月是冷的,風本不冷,意卻冷了,冷卻了人間的沸騰,冷靜了心頭的熱切,涼意欲卻帶來了那本不該的鎮定。那份不可名狀的感覺終結於無聲的黑夜,起始於漫不經心的炎熱,那份冷,那份涼,似酷寒,又似靜水柔光,漫的憐愛,卻不知是否豈可?月光曲,那淡柔,冰涼卻美妙的曲調又有誰能懂?我靜靜的,以身對月,月光照進了心裡,終於剔除了那份可憐的醜惡,唯美的終結了一切,也淨化了那份幽藍的夢幻。

月色依舊依人,終了,終了,樹在風的撫動下輕輕搖晃,“颯颯……“聲為靜如止水的月夜平添了幾分生機,我只想入夜,入靜夜,漫步黑夜月光下,在灑滿星塵的地上輕輕地走,我終可感了,那份珍貴的靜。

月如舊,那冷光多麼柔情又多麼殘酷,讓那一切真相如此的透徹,那是古代智者的汗滴還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珍珠?哦,那是我心中的純潔啊!

終,我於月下,彈奏華麗的樂章,為這純美的月亮,更為你幽遠的月光。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3】下弦月,渙散月光

孤獨枕著月光,右邊流年的芳香。透過暗色的窗,琴聲悠揚的.遠方,是誰在獨奏,天使翅膀在空氣裡散發著悲傷。那是一種喧囂而凜冽的,充滿了憂傷的交響。

擦肩而過的街上,一瞬看見熟悉的模樣,曾記白衣勝雪,笑靨如花,現在戀人卻在別人身旁。浮光,凍結了千百年前溶化的眼淚。

那段青澀的無盡空虛的月光,兩個人依偎在不同的身旁,淡忘著同樣的時光。

藍色的琴房,誰在孤獨的哼唱。於是寂寞,拼命擴張。淚成霜,花殘,窗外清幽的月光,惆悵了夜晚。紅衣裳,雕著花的床,時光流淌,陳舊了新房。

獨奏華麗的樂章,撕下最後的偽裝,兩個人依偎在不同的身旁,遺忘著同樣的時光。一生就好像一部電影,最後傷心透了才知道自己不是主角。風中天使折斷的翅膀,止步了方向,天上人間,兩茫茫。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個人獨自在琴房,輕點憂傷。麻木了的雙手,斷斷續續熟悉的感懷。現在的你,一定比我幸福。依偎在他身旁,白衣勝雪,笑靨如花。下弦月中,目不斜視的路過我的身旁。

不懂珍惜的千隻飛鳥掠過,帶來了冬日裡最華麗的送葬,也帶走了年華里逝去的月光……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歲月從指間劃過,流星失去了自己的軌道,隕落。很多心事都被慢慢的拆下來拼湊成過去,迷茫著找不到方向。紅塵喧囂,浮華一世。悲歌一曲,看繁華落盡。

寒風纏繞,月光傾城,在空中的餘音,聽不到。梳新妝,聽十三絃,無奈散落手中花。還有多少時光哽咽了喉嚨,還有多少花事經得起遺忘?

到最後明白了,我只是一個和月光一起閃耀和黑夜一起寂寞的孩子。嚮往夜空的,都是寂寞的。我只能微笑著送走一陣陣的煙火,擁抱一股股的寂寞。

下弦月,獨自飲盡前塵。往事如歌,千鳥飛盡,葬禮。煙花漫天,迷亂了誰的眼眸?

下弦月,琴房彈奏樂曲。歲月如煙,白駒過隙,霧散。縹緲時空,從此山水不相逢。

下弦月,淚闌干了過去,煙花敗落了繁華。渙散了,同樣的月光……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4】深山裡的月亮

窗外,月光很明亮,使這早已經沉睡了的夜空,變得晶瑩剔透。對面不算太高的樓房潔白的外牆,把這明亮的月光,反映了過來,和著馬路上有些刺眼的路燈光,直照得房間裡跟白天沒有多少區別。

在床上躺著,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開啟手機查看了日曆,才明白這一天是農曆十六日,自己從長沙來到芷江來工作,已經有二十多天時間了。

我對十五的月亮,歷來就沒有太多的感觸,何況又在軍營裡呆了那麼長的時間。在經歷了二十幾年三百多個“一家不圓萬家圓”的明月夜後,我才終於有所感悟:“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對於軍人來說,這也算是自我安慰的最好的託詞了,真正也只有這“十六的月亮”才屬於軍人。如今,在離開軍營兩年多時間之後,我又一次過上了一個人看月亮的生活。

站到窗前,望著舞水河裡被清澈的河水撕碎了的那輪圓圓的月亮的倩影,我不由的想起當兵之初的很多個滿弦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獨自沿著流經我們營房前面的那條小溪,走進大山的深處,看深山裡的月亮,放飛自己的萬千思緒。

沿著這條從半山腰上飛洩下來的小溪,有一條簡易公路,直通到越南去了。路面不寬,卻非常平整,上面鋪著細細的一層沙石。老兵們說,這條公路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但它到底有多長的歷史,他們也說不清楚,只知道它是我們防區內與臨國相接的唯一一條通道。在進行那場戰爭的那幾年裡,這條路也被折磨得滿目瘡痍,到處坑坑窪窪。經過無數次修補,雖然已經恢復了它原來的面目,卻也依稀還看得出那些疤痕來。經過無數車輪無數次的碾壓和打磨,留存在路面上的沙石,早沒有了它們原來的輪廓,一個一個,變得非常地堅硬,都深深地扎進路基的泥土裡,只露出被磨礪得光滑圓溜的一面。石頭間的縫隙裡,塞滿了被車胎從這些細細的石頭上磨下來的變成了塵埃的石頭粉末,路基上的泥土也無法固定它們,往往汽車一過,便激起一陣長長的塵煙,漫天飛舞著,隱湮了路面的天空,把公路兩邊的草和樹木都染成了一層灰白的色。任再大的風雨洗刷,這層灰白色,始終都沒法透去。

月光下,公路雪白雪白,有時像一條爬行著的蛇,繞過一座一座山,伸到遠方去了。有時就是一把刺刀,直直的,捅穿遠處深暗的山體後,從另一個或連著幾個拐彎處再露出鋒芒來。

溪水歡快地淌著,無憂無慮,在淺灘上跳躍著,翻起幾波白浪,撕碎瞭如水般柔美的月光,只留下一條一條彎彎曲曲、斷斷續續的白線。幾條調皮的小魚,在水中嘻戲,忽兒躍起,翻過條條白線,跌進深水裡去了,發出一陣陣叮咚叮咚的響聲。

深山裡,一聲聲野獸低沉的哀叫,一次一次撕裂了寧靜的夜空,在山谷裡久久迴盪著,令人身上時刻佈滿著雞皮疙瘩。雖然在心裡對自己說,“你已經是軍人了”,但這聲聲的野獸的哀鳴,伴著一股寒意,像高壓電一樣,瞬間便在我脆弱的心上,書寫著一頁一頁無助和無賴,綴滿了思念和堅韌。

夜,很深了,街道上早沒了行人的蹤影。我把思緒從邊境簡易公路上拉了回來,卻依然沒有一丁點兒睡意,腦子裡總想著村裡那幾條路。它們是生活在那裡的村民們世世代代行走的路,卻也無法與傷痕累累的那條邊境簡易公路相比較,它們其實跟邊境深山裡運送木材的棧道沒有多大的差別,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一次行走在這些道路上,我的心裡,總會有這麼一種衝動:不把這些路修整好,老百姓進出都困難,何言交通?我們的工作,不就失去意義了麼?

我乾脆穿好衣服,獨自開著車,順著舞水河岸邊那條同樣彎彎曲曲的水泥公路,來到坐落在深山深處的蟒塘溪庫區水域的大壩上。

大壩高高地聳立在兩座大山之間,把舞水河攔腰截斷,上游便形成了這個水庫。庫面上異常平靜,對岸山腳的別墅裡,漏出幾點燈光。賓士的舞水,飛快地流過壩體,推動著發電機歡快地運轉著。大壩下邊不遠處是滬昆高鐵的施工場地,那裡燈火通明,蜂鳴的機器聲,掩沒了山裡的蟲鳴,彷彿這裡真的窮到連蟲鳥都沒有了一樣,我又一次懷疑自己的選擇了。

突然,從山的深處,隱隱約約傳過來幾聲“快快播種!快快播種”的叫聲。這聲音,是那麼熟悉,它與從水面上吹過來的那陣很涼爽的微風一樣,令我全身一震。我抬頭看看夜空,只見月亮很圓,很大,很亮,天空裡沒有一點兒雲,只有幾顆星星,眨著眼,陪伴著那輪明月。月光照在清澈的舞水上,泛起片片鱗光。周圍的山仍然是那麼墨綠,卻也看得出其中有了一些嫩黃了。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5】秋天的月亮

雲伴月,泛起多少匿藏心底的情愫。雲遮月,氤氳多少美夢把人生點綴。

—題記

寒暑輪迴,日月交替,雖是自然規律,但還是快的讓人措手不及。夏季的炎熱還戀戀不捨的與人們糾纏著不肯離去,忽一日的夜晚頓感月光是那麼的清亮、明淨、溫柔,哦!秋天來了。

我喜歡秋天,更喜歡月亮在秋天的那種清幽、寧靜、唯美大氣的神韻。“秋月揚明暉”,初秋月滿之夜,心情放逐、舒緩,懷著對月亮那種獨有的眷戀,我行走在皓月當空的夜色裡,身體與大地萬物一起沐浴如流水般的月光,靜靜的感受月下那份悄然綻放的縹緲與安然。從容的夜色裡秋風微微吹拂,秋風和著淡淡的枯草、枯葉的味道拂面盈鼻,這氣息讓秋意更濃、使秋月更旖旎。樹枝婆娑樹影如畫,如畫的樹影清晰的印在路邊,零星路人穿梭其間,恰似揮毫潑墨把風柔月朗繪成一幅幅水墨畫卷。低矮的灌木匍匐在柔和的月色裡,無暇顧忌今夕是何夕,相互簇擁著沉沉睡去。此時的月幽靜的可以讓人們感覺到她均勻的呼吸聲,似遠、似近、又似在耳際。此景此刻,我似乎忘了身在何處,是仙境?是幻境?長吁一聲,神定情轉,再一次仰望天空,空曠天空中懸掛著的月似乎越來越圓滿碩大,更加嬌美可親,顯得格外嫵媚、嫻淑、優雅、婉約,看的痴心陶醉,流連不想歸。

連日來雖白天風和日麗,夜晚風清月明,但身處這風情無限的月夜裡,還是不由想起王維的《山居秋暝》的詩句來:“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首山水名篇把初秋月夜的美景寫的清雅、幽靜,每每想起此佳句,一幅栩栩如生的美妙畫卷立刻呈現在眼前,讓人如身臨其境。群山在沐浴了一場秋雨後,清新明快,颯爽的氣候預示著秋天已經來臨,初秋月明的夜晚,明月從茂密的鬆間隙灑下光輝,溪水潺潺在石山上涓涓流淌。如此世外桃源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凡夫俗子皆嚮往之。茅草小屋身居其中,白天聽風夜晚賞月,素筆輕點描繪著這穿透歲月的美。遠離喧囂的紅塵,返璞歸真,與日月相伴,在雲聚雲散中享“息野樹林、飲澗水流”的自然純淨之原始生活。或在天晴月明星稀的夜晚,邀月對飲,感受一下詩人月下獨酌時那種既浪漫而又孤寂且高傲的情懷。

月華秋照是如此的美麗,但願這美麗祥和的月光所照射的人都有一顆美好的心靈,而當我們擁有一顆至善至美的靈魂時才能與月光相通相融,每每欣賞這美好的月光時,才會對月亮有種似親人如摯友的感覺,月光也會把你心中的滄桑撫慰。但無論每個人持有的心態如何,看似柔和的月光都可以穿透每個人的心底,把人們的心事盡收眼中,真偽能辨,且善待每個不同的人。所以,當我們對月傾訴時,總覺得月亮是那麼的深邃而又溫存,像是聽懂了每個人對她所說的故事,用傾瀉的銀輝化作光波粼粼的月水,輕輕撫慰傾訴者心中的憂傷惆悵。慈祥的月會把每個人的心事逐放,讓人頓感再多的無奈和無人解讀的悽楚都會羽化在這融融月色之中。

如果說圓月帶給人們的是溫馨和安詳,那麼當月如勾淺淺的掛在靜謐的夜空中時,是不是別有一番心思在心頭。朗朗天空,新月如勾,繁星點點眨著眼,白雲朵朵遊離星月之間,只此一眼,心底那份埋藏多年的情感再一次如潮汐般湧出:還是那份牽掛、還是那場思念、還是那個人隨著決堤之水湧上心頭,倦了的靈魂再一次雀躍在身體上,喋喋訴說著那場傾城之戀。只是月如鉤時月月有,人起相思時難相見。都說時間會沖淡一份思念、填平思念中的一份記憶,但是時間也會加重一份思念,使記憶更猶新、瘋長。寂靜的夜晚,軒窗前的守候,如眉似弓的月透過凋零的樹枝照在窗前淺笑如花時,勾起多少甜蜜的回憶 ____與你相遇是前生今世的緣分,一見如故,一見傾心,不為相守,只為兩心相融、相知相惜,從此嬋娟共賞便是一份心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道盡了因望月而生思念親人、情人之間幽怨的情懷。月亮帶給人們的總是思念,望月懷遠,望月可以讓思念更加纏綿。靜謐的天空,繁星閃爍的天穹,高掛的月祥和溫柔,銀白的光輝沐浴著大地、山川樹木叢林,舉目望去怎不讓人情思滿腹、愁緒滋生。月落烏啼,長夜漫漫,相思不眠,欲睡夢佳期,願這天涯共賞的月光能給多情人一個美滿相聚的夢境。

月亮是美麗的也是神祕的,對月亮的喜歡和好奇來自小時候聽老人所講的故事。故事中的嫦娥貌美心善、大義凜然,為百姓安康捨棄丈夫奔月成仙,孤獨寂寞於廣寒宮,身邊只有玉兔白雲相伴,樓臺殿宇驅趕不了身邊的冷清,耳邊雖有吳剛伐桂聲不斷,但卻不曾謀面,香飄天宮的桂花酒也未曾品嚐過,終日思念人間,悽楚無奈年年歲歲。這故事兒時聽的如痴如醉,現在也記憶猶新,所以至今我喜歡閱讀描寫月亮的古詩詞。如李商隱的《霜月》印在腦海幾十年:“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衣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這首詩寫在霜月交輝的深秋季節,它帶給人們的不是寒涼而是深深地秋意,讓人心曠神怡。

四季各有特點,我卻獨愛秋天。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心中的萬千思緒都可以放飛在這個季節裡。秋天的境界讓人感到深幽而淵遠。而秋月呈現給人們的是美麗永恆的震撼。無論是月圓或是月缺,她都高潔纖塵不染,像戴著面紗的女子,有種朦朧的美麗,這朦朧美麗的面容不知溫暖了多少人的心、點燃了多少人的夢想在這秋夜銀色的世界裡飛翔、飛翔!

描寫月亮的名家散文【6】月亮,你還是那個月亮嗎

城市的燈光或明或暗的,照亮了道路,驅走了黑暗,是美麗的夜景,也是與鄉下的區別所在之一。

因為燈光太過多多,太過迷人,而生活節奏又太過快又緊張,走路匆匆,思路也匆匆,目光也匆匆,月亮的光輝不再重要,月亮的魅力也隨之淡去。月亮幾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今晚心情有些惆悵,漫無目的的走了出來,穿越汽車來往穿梭的公路,走出高樓大廈,走出廠礦企業,來到山的腳下,空曠的地方。步子很慢很難,看看平常看不到的風景,心情抑或平靜舒暢了許多。忽然仰望天空,看到了一輪月亮,並不是太圓的月亮,它正冷冷的看著大地上的一切,我心中一驚,似乎觸痛了哪根神經,心反而越發惆悵。

月亮,天上的月亮,你還是我們小時候念著歌謠,“高奶奶,明呱呱,爹織布,娘紡花,買個燒餅喂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住娃娃小指頭”看著的那個月亮嗎?你給孩子帶來了新奇,帶來了夢想,帶來了幼稚的歡樂與讓人羨慕的無知年華!

月亮,你還是那個那個月亮嗎?童年的玉兔與嫦娥的故事,月亮樹上貪婪人撿元寶不肯下來,卻永遠留在月亮身邊的故事,讓我們百聽不厭,百讀不倦,對月亮有著各種各樣的幻想,讓我們的天真就留在月亮彎裡!

月亮,你還是那個月亮嗎?已經有了自己心事的少男少女,在月光下散步,在月光下沉思,青春的萌動在月光下盡情揮灑!一切真情與假意都盡在它的目睹之下,你卻從來不發表意見,不說出是非對錯,你用你的皎潔陪伴著我們!

月亮,你還是那個月亮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忘明月,低頭思故鄉。古人的感嘆,讓多少出門在外的人,看到月亮都會有一種深深地思鄉之情。

月亮,你還是那個照著希望,照著豐收的月亮嗎?人們在你的光輝下,繼續著白天干不完的農活,在你的光輝下,打麥場上繼續著拉回一袋袋麥子,那是累也欣慰!

月亮呀!你怎麼還是保持沉默?你想告訴我們什麼?是想說,你一直沒有變,變的是我們嗎?

是呀!你還是那個皎潔的月亮!變的真是我們!為了生計,為了所謂的更好的生活,我們變的緊張,變的麻木!變的不懂的欣賞!不會欣賞!

忽然醒悟,人應該怎麼活著!不要忘了欣賞身邊的風景!不要忘了善待身邊的人!月亮不僅代表我的心!也代表你的心呀!你想到什麼沒有呢!

月亮?你還是那個月亮嗎?我仰望天空!尋找被高樓遮住的月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