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事散文

來源:才華庫 2.11W

前不久,學校的湖畔文學社舉行了成立大會,我在會上作了《如何寫好作文》的講座。當同學們看到我的文章被50多家網站轉載發表時,個個露出驚奇而又羨慕的目光。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快樂。我十分高興地告訴他們一個出乎意料的好訊息:“是蘇州網校送給了我寫作的一桶金……”

我的網事散文

接觸蘇州網校以前,我從來沒有發表過一篇文章。對於年近40歲的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寫作的希望了。說真的,我一直認為網路是虛擬的',不可相信的,但事實改變了我的看法。

今年4月28日,我無意間在蘇州網校的德育論壇注了冊,然後每天隨心所欲寫些瞬間感悟的小文章貼在上面。哪知道一不小心踩中了地雷:5月9日下班後,我意外地發現自己的文章被髮表在上面了。這可是大姑娘坐轎子——頭一回的喜事。當時我異常興奮,寫作激情被點燃了,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在電腦上鬥地主了,一有空就看書,然後就樂此不疲地寫作些真情實感的東西,帖在有關論壇上。並不斷被某些感興趣的網站編輯相中發表在網站上,雖說沒有稿費,但也令我激動不止。

暑假期間我就在蘇州網校發表了12篇文章,另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4篇。學校同事驚歎我的飛速發展,說我是厚積薄發,稱讚我的執著,專注,鼓勵我要堅持下去。 8月我調進市區的一所學校。剛上班幾天我就聽到同事們私下裡說我是寫作高手,加上後來在《張家港日報》上又相繼發表了3篇文章,就傳得更神乎其神了,竟然有多位同事找我幫他們看文章,提意見。儘管我的水平有限,但總是做到盡心盡力,倒也贏得了大家對我的好評。雖說人忙碌了一點,但精神收穫頗豐。後來我又註冊了中華網、網易、成長網等論壇,繼續尋朋訪友,擴大合作,增進了解,加深情誼,提升自我,積累經驗。在網上我不斷髮現很多網站轉載了我發表在網校的文章,把我的思考傳播到更多的地方,這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

一天中午,我在電腦上搜索,竟然發現遠隔千里之外的《樂山晚報》在8月25日刊登了我的《孩子吃點苦頭又何妨》,後來打了幾次電話後,終於收到了他們寄來的樣報。我沒有投稿,一定是網路幫了大忙。其實我發表的文章中有好幾篇是被網站轉載,後來被報刊雜誌的編輯看中後發表出來的。

網路科研具有無限的伸展性,廣泛的參與性,及時的互動性,它豐富了我的生活,拓寬了我的視野,為我交友開闢了新天地。更重要的是,通過網路,我找到了教學科研的新途徑、新平臺。在蘇州網校、中華網論壇、成長論壇上,我和很多網友經常就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討論,前一陣子我在《成長論壇》看到了《福建教育》有關“留守孩子教育問題”的一個徵稿帖子,和很多專家、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這個問題的的討論,很受啟發,就寫了一篇《讓留守孩子早當家》發到論壇上,得到了很多同行的積極呼應,使我對“留守孩子教育問題”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更深的思考……

網路空間,天南地北,網友們彼此坦誠相待,真誠對話,真可謂“心誠換誠心,助人得人助。”大家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了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