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櫻桃帶雨紅經典散文

來源:才華庫 1.5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樹櫻桃帶雨紅經典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樹櫻桃帶雨紅經典散文

剛剛落了一場雨,周家浜採摘園內,和風徐徐,陽光照耀,櫻桃果由青轉紅,櫻桃紅了,晶瑩透亮的沾雨紅櫻桃,就像紅寶石掛滿枝椏。櫻桃樹下,遊人不覺為之駐足,紛紛拿出手機拍照,以期留下紅櫻桃的靚影。

一排排一人高的櫻桃樹下,賞櫻品櫻的.遊人川流不息,一個個圓溜溜,胖嘟嘟的紅櫻桃,藏在稀疏的綠葉之中,令人垂涎欲滴。急吼吼忙採下一顆紅珠子似的櫻桃,送入口中,牙齒輕輕一碰,一股清香酸甜的汁水充溢齒頰,清甜慢慢沁人心田,令人愜意無比!面板黝黑精幹的園主告訴我們他栽種的櫻桃,來自浙東山區的野櫻桃,幾年後,請來農林專家,巧手嫁接能接甜蜜櫻果的枝芽,現正值盛果期,結的櫻桃又大又甜。會經營,有頭腦的園主詮釋著櫻桃好吃樹難栽的真諦。說話間,近旁一年輕人踮著腳尖,又蹦又跳,急於要採樹梢上幾顆又紅又大的櫻桃,園主急忙搖手阻止,口中嘣出了一句話留幾顆給鳥兒吧。採摘園中,鳥兒盡情在園中飛翔,啄食甜美的櫻桃,採摘園成了鳥兒的天堂,人鳥共處,和諧幸福。

櫻桃又稱鶯桃、含桃、荊桃、英桃、車釐子。古人嘗櫻,別有情愫。古籍禮記載仲夏之日以含桃薦寢廟。含桃即櫻桃,古時櫻桃既是祭品,也是獻給朝廷的貢果。唐代每逢四月一日,朝廷在上林苑大擺櫻桃宴,用來宴請新科進士,這大概是賞櫻桃的後續風俗了。無論是九五之尊的皇上,還是文人雅士,都為我們留下了浩瀚的詠櫻桃的華美詩詞。後梁宣帝的櫻桃賦懿夫櫻桃之為樹,先百果而含榮。唐太宗李世民詠櫻桃詩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唐代詩人白居易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濃氣味殊。南唐馮延己看到雨後櫻桃,寫下了惆悵牆東,一樹櫻桃帶雨紅的優美詩句。宋代文學家蘇東坡酒醉櫻桃林,留下了獨繞櫻桃樹,酒醒喉肺乾的詩句。而楊萬里寫下了櫻桃一雨半凋零,更與黃鸝翠羽爭。女詩人朱淑貞寫下了為花結實自殊常,摘下盤中顆顆香的佳句。古人攜帶酒餚,歡聚林下,賞櫻品櫻,吟詩作文,盡情歡飲,彷彿天上神仙,好不熱鬧。可惜我國的賞櫻之俗不傳,讓東洋人之賞櫻獨擅其美。

記得春天去採摘園賞桃花,看到櫻桃花開了,一樹樹的花朵繁密豔麗,連片的粉色像雲如霞,直插雲天。我把盛開的櫻桃花誤認為日本櫻花,園林工人為我科普了櫻桃花的知識。櫻桃與櫻花同屬薔薇科櫻屬,但它們有區別,櫻桃花多為白色或粉紅色,且花朵大體單瓣,花敗後結果,櫻花多為復瓣,不結果。花色緋紅,逐漸轉白。據考證,中國的櫻桃西周時已栽種,1877年櫻桃傳入日本,它們稱之為中國實櫻。園林工人輕搖花枝,花瓣紛紛落下,殘留的花托上,託舉著一個個圓圓的青果。猶如小精靈般端端正正地坐著,那種姿容令人難以忘懷。園林工人告訴我那就是櫻桃的雛果。

近年來國人興起賞櫻熱,引進日本栽種的櫻花不計其數。每當櫻花綻放時節,觀者如潮,人山人海。而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賞櫻桃花品櫻桃果的習俗,都似乎早已式微,這不能不令人遺憾。

過雨櫻桃血滿枝,櫻桃熟了,緊跟著楊梅也紅了,桑葚也熟了,新麥也登場了。櫻桃落盡春歸去,隨著節氣變換更迭,不由令人想起宋代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的詩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