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給古遺址散文

來源:才華庫 5.28K

此刻,我陪著初次考察長道古鎮遺址和寧家莊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幾位朋友,站在這遠近聞名的大堡子山樑上,指指點點地說些五千年前如何如何,出土文物這般這般,事後想來頗有些“鐵匠鋪前耍刀子”的感覺。長道古城遺址和寧家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很早就為考古工作者們所發現,曾轟動一時,為省內外所矚目,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唱給古遺址散文

長道古城在西和縣境內,在禮縣和西和兩縣交界處,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東頭為西和,西頭為禮縣,所謂“雞鳴一聲聞兩縣”正指此間。遺址在發現之初,也曾風光一時。然而在時間的塵封中,慢慢失其光澤,漸漸地不為人們所記憶。而它的再度聲名遠播,再度轟動卻是近幾年,來自於人為的盜掘和破壞。這兩年平地颳起一股盜掘古墓風潮。襲擊禮縣西和兩縣,而且愈演愈烈。一處處具有濃厚神祕色彩的古墓冢在盜掘者的鐵鋤下被一一掀開,沉睡千年的大量青銅器、玉器、兵器、陶器等珍寶盜掘一空,偷運出境。大堡子山樑上的千瘡百孔象一隻只黑洞洞的眼睛,訴說著它昔日的`輝煌,也嘲弄著今日文明社會的野蠻,這決不是它的光榮,而是不肖子孫所施與的羞辱。

我在這塊神祕而偉大的土地上生活了近三十年,上面所述的這些歷史文化遺蹟的光輝詞句,不是杜撰和發明。這些年,因為這場浩劫,我們對它聽得多了,也開始認識它了,但對它的認識是粗淺的,僅僅是知道它的名稱而已。長道古城文化遺蹟有許多是深埋於地下的,但也有裸露在地面上的。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車輛、人流從它身上走過。可是,多少年來,長道大都被視為普通村鎮,那雄踞一方的大堡子山在我們眼裡也只是一座普遍山樑而已,有幾人能知道它曾經是一座記載著我們民族遠古歷史的聖碑?

多年以前,我們不止一次地在它的懷抱裡歇息過,我們用腳隨隨便便地踢著石子,也許就踢著五千年前的彩陶片。我們曾多少次在這文明的搖籃裡坐而論道、侃大山。幾千年前的先民們創造的文明殘跡或隱或現肯定會在我們的視野裡定格,可我們都看見了些什麼呢?

遠的不說,半個世紀以來,有多少人曾光顧這神祕的古城,在金子般珍貴的文物宮殿裡,進行著無意的卻是殘酷的破壞。近兩年,當盜掘者在夜幕裡把這裡掘成百孔千瘡,使那些來到這裡的有良知的文化人,無不以手掩面,目不忍視,愴然而涕下。

歷史就是這樣無情,許多事物等我們發現它的價值時,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了。價值只有在認識的前提下才有意義。應該承認,對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並不一定已全部認識了它,這也算是我們唱給古遺址一處無可奈何的墓誌銘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