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屯堡雨中漫步的散文

來源:才華庫 1.57W

六月,逃出燈紅酒綠的城市,遁入鄉野。一路向黔西遊進,玩了黃果樹瀑布之後,往天龍屯堡趕去。

天龍屯堡雨中漫步的散文

天龍屯堡隸屬貴州平壩縣天龍鎮,有天台山、龍眼山兩處山脈,距貴陽市72公里。貴州有三多:山多,彎路多,石頭多。縣際公路彎彎拐拐,坐班車就像玩耍龍一樣,從不暈車的我不禁昏睡過去。車在天龍鎮停下,司機高喊:天龍屯堡有沒有下,猛然醒來回他一聲:有下!接連請問兩處小賣部老闆,天龍屯堡往哪走,店家順手一指:天龍鎮街上往下一直走,拐彎就到。

走過貴州很多村落,繁盛的西江苗寨,清貧的岜沙村落,偏於安靜的鎮山村,各有一番景象。也看過很多古鎮,青巖、鎮遠、周莊、烏鎮、鳳凰和平遙,卻沒有一處能讓我有連線大地深處的感覺,唯有天龍屯堡,唯有樸實的天龍屯堡,讓我有了長期在此停留的念想。

天龍屯堡原是一個寨名,是目前貴州最大的一個屯堡,明初時,朱元璋調北鎮南,在這裡大量屯兵,兵來自江浙漢族。本世紀初,當地儒士將堡子改名為“天龍屯堡”,現在有1000餘戶人家,以陳、鄭、張、沈四大姓為主。

歷代的屯兵,在這塊大地上留下了多處遺蹟:明朝徵南軍隊在天台山背後的兵器加工場所(本地人叫做“打鐵坑”);煙堆山的明代烽火臺殘壘;圍繞天台山的古城牆;清代“威同之亂”時期修建有垛口、炮臺、瞭望哨的龍眼山屯,至今殘垣尚存。

在屯堡裡,縱橫交錯的巷道將整個古鎮連為一個整體,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戰亂時期,敵人一旦進入巷中,就像進入迷宮,關上巷門戰鬥,就如關門打狗一般。巷道中有無數深邃槍眼,石拱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一切顯示出戰爭的遺蹟,屯堡武備的功能。

石的瓦片,石的牆體,石的街道,屯堡就是一個石頭造就的世界。石屋時代的文明,並沒有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沉沒在歷史長河的沙底,卻以活化石的滄桑面孔出現在黔北大地。

屯堡好像與我有緣,走到這裡,坐在客棧觀景臺,傾盆大雨一直停不下來。像是在向我傾訴,幾百年裡沉積的簡單生活的張力。感謝這一場大雨,才有了屯堡的雨中漫步。雨滴打在石瓦上,沿著傾斜的瓦面滾下,衝擊在石街上,再在石街上匯流,汩汩的聲音,冷寂而清脆。雨,是復古的聖手,原本青白斑駁的石頭,灰褐的簷臺,經過雨水的浸潤,在陰霾的天空下越發古舊,把久遠的明代氣息發散開來。

巷道細如雞腸,戶戶屋瓦相連,我站在巷口,一眼望不見盡頭,它的深邃,直讓我覺得,我可以沿著這條小巷走進明朝裡去。農家臨街擺放的青翠盆景,把我的意緒拉了回來,暫停我的冥想。

穿堡而過的小溪流,此刻漲水了,漫上石板街。一行垂柳,九道坎橋,一面土牆,小橋流水人家的散曲意境,立體呈現出來。著一雙涼拖,踏雨遍尋幽徑,經過農戶家門,做晚飯的炊煙氤氳而出,隨著我的`雨傘徐徐飄行,樓上橘紅的燈光和幾段碎語透過窗簾灑落出來。

屯堡風雨一杯酒,洗盡鬢髮塵與沙,衣服猶溼,頓時無語。山邊殘雷陣陣,颶風未平,此刻世界惟有雨的聲音,小溪流不盡,古今多少情。

每個人的內心,都應該有一處堅固而豐富的石頭房屋,那也是,一個人的城邦。

我真切地跟隨了一個人,在雨中漫步。她的靈魂和這些石頭一樣真實,跳躍在屯堡的雨中,頭髮恣意的披撒,光著腳板,把水花踩得四處迸濺,還唱著歌,一人一花,雨滴裡,也有婆娑萬千。

我願意過一種簡單,簡單,再簡單的生活。生活的內容裡,只需要一處石頭房子,幾分山地,自給自足的生活,乾淨利落。已經想了很多年,我一定會在某段快樂的光陰中,離開城市,皈依一處簡單幹淨的居地。就如同在屯堡遇見的生活一樣,經營一家石頭客棧,一樓半是庭院,半是咖啡廳,種滿了花草和莊稼,有輕柔的音樂,常年婉揚於那處院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