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的作文集錦十篇

來源:才華庫 2.6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詞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詞的作文集錦十篇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自從在那牙牙學語時學會了一首《詠鵝》,於是古詩詞便在我心裡種下了情根,揮之不去。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在詩中看四季更替。“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看春雨綿綿攜杏花飛舞,聞清風柔柔吹拂萬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看夏荷陽光微醺,青荷搖曳。日光映紅蓮,賞湖間千嬌百媚,奼紫嫣紅。“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蕭瑟秋風微涼捲起漫天落葉。望山層林盡染,火楓颯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輕擷一枚冰花置於掌心,佇立在白花色的世界。在這一首又一首的四季讚歌中,享受春夏之美,學詩之樂,而沉睡在心靈這片沃土中的詩緣情根也早已破土而出,經四季輪迴悄然生長了。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穿過千年時光,撥開歷史疑雲,前去拜訪這些流芳千古的詩詞背後的作者。“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誰在汨羅江邊痛吟?是屈原!是誰在桃林輕吟“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是嚴蕊!是誰在歡呼“劍外忽傳收薊北,忽聞涕淚滿衣裳。”是杜甫!又是誰在渭城朝雨中灑下留戀的淚?在賞析一首首傳世千古的詩詞中,穿越歷史,看這詩詞都是出自何人之手?此時,心中的詩緣情根怕早已經詩書的澆灌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在其中賞自然界中萬物眾生之姿。“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靜靜佇立,聽風輕輕搖曳枝梢,綠葉沙沙作響,掠過耳畔,輕撫雙頰。“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漫步桃林,沉醉於漫漫花海,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爭奇鬥豔。“月是故鄉明。”抬望眼,夜空中一輪明月高照,灑下許許熠熠生輝。那皎皎明月寄託著古今中外多少遊子離人的思鄉之愁!在學習這一首首詩中,看世間千姿百態,萬物鍾奇秀麗。

兒時種下的詩緣情根,想必此時早已長成了巍峨的參天大樹。樹間繁花朵朵,嫣紅秀麗。在學習這一首又一首的古詩詞中,我收穫到了快樂。從此往後,我與這古詩詞的紅線怕是再無法斬斷嘍!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揭起《詩經》的封面,你會看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水色河光;翻開《楚辭》的篇章,你會看到“梟梟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湖波江浪。水性是溫柔的,它能表達出人們內心的情感。古時候,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船,所以渡口也就成了友人或戀人依依惜別的地方,而水在此時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這是一首送別詞,詩人以眼波喻水,以蹙眉喻山,因為有了對水的奇想,使得這首詞沒有離別的感傷,才脫離了送別詞的俗套。

水與愛情的關係,似乎比水與友情的關係更密切,翻開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能得到證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蒹葭》)作者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就在這百草凋零的清秋時節起了相思:她在什麼地方呢?她“在水一方”,又“宛在水中央”,心上人若隱若現,朦朦朧朧,讓作者魂牽夢縈,寫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愛情。

簡單的水,多麼神奇啊!水因為富於變化,靈動活潑,也能引出詩人們對人生的感悟和思索。“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是蘇軾對人生的樂觀豁達;“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李後主綿長的愁緒;“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李太白的壯志豪情;“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荀子對政權與人民的關係的比喻,給後世留了一個深刻的警示;而孫子從水中悟出了克敵制勝之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制勝者,謂之神。”水是有靈性的,它可以傳遞人間難捨之情,可以寄託相思之情,可以抒發遷客騷人對人生的憤懣之情。

願我國的古詩詞藉著水的魔力能流得更遠、更久。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不計其數的詩。詩的特點就是精煉,它篇幅不長,但是隻要你細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境。你就能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詩在你眼中就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生動、富有活力的了。

我最喜歡的就詩詞是蘇軾版的《水調歌頭》了,其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句令我回味無窮。詩的大意是:人有相聚也有分離,月也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成全。只願家人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雖然相距千里,但也能共賞一輪圓月。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在月圓之時對故鄉,家人們的思念。詩中有很多對環境的'描寫,使我彷彿看到了:硃紅色的樓閣、雕花的窗戶、美玉砌成的樓、銀色的月光輕輕地灑向大地、蘇軾正舉著酒杯、獨自一人遙望圓月……

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也很喜歡。它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雨描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整首詩讓人感覺意境清幽,充分的體現出了詩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愛,和對這場春雨來臨時的喜悅之情。

詩詞文化,博大精深,還需要我們去慢慢地飽覽它,讀懂它。我愛古詩詞,愛它的高深莫測,愛它的意蘊淡雅,愛它的豐富多彩!

古詩詞的作文 篇4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裡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一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七年級:程凌曉

點評:小作者體會到了古詩獨特韻味,看到了別樣的美麗。但是結構層次可以更清晰些,語言表述也可以更優美。

古詩詞的作文 篇5

賀知章說過:“少小離家老大回。”誰都會回到那個陪伴你的地方——故鄉。無論腳步走多遠,在腦海中,只有故鄉始終相伴在心間。

緣始於相見,情長與陪伴。走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漫步在桃林中,不時飄來一陣花香,傳來一陣悅耳的歌聲。桃樹舒展著嫩綠的樹葉,開出一朵朵白裡透紅的小花,遠遠望去彷彿一片粉霞,把故鄉打扮得異常美麗,走近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跟隨著風的腳步走過池塘,連綿無盡與天相接的荷葉一片碧綠。與太陽相交輝映的荷花格外紅豔。青蛙前來問好,魚兒跳出龍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走。多少歲月滄桑了你的容顏,可故鄉一直陪伴。

瓜果飄香,來到果樹林。“一株梨樹園中長,每逢春來開滿花。”朝陽下碧綠的草叢中,一顆顆一串串像胖乎乎小頑童,咧著小嘴歡笑。月光下,大文學家東坡居士發出了祈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明月的陪伴下,親人雖相隔千里,但默然相伴。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時間逐漸逝去,故鄉卻從未老去。朱生豪說過“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的故鄉,我永遠不會忘記白雪瀰漫的情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令我陶醉。雪花像美麗的五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傑作。

獨在遙遠異鄉的王維發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音,故鄉永遠在心頭召喚他的遊子。

故鄉,有你的陪伴,我不曾孤單。在我失散的童年裡,有你陪伴,我亦晴天。

古詩詞的作文 篇6

古代詩詞是我從兒時起就學習的內容,它不僅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給予我們有益的啟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文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詩。蘇軾不僅寫出了山水的美輪美奐,還寫出了更深一層意思: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記得國小一年級時我不小心弄壞了朋友昊昊的飛機模型,當時因為接受不了昊昊的責怪,我和他吵了一架,不歡而散。回家後媽媽給我講道理時就提到了這首詩,讓我冷靜下來,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弄壞了,可能也會十分生氣而大發脾氣。於是我主動找他和解,後來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問題,而且我們還成為了更加要好的朋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讓我明白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和孩子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我聯想到我的媽媽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急急地趕回家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為了讓我營養均衡,媽媽想盡辦法給我製作色香味美健康營養的各種美食,每天晚上媽媽還要耐心地輔導我學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媽媽買一些小禮物報答媽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的辛苦和詩人對農民深深的同情。我小的時候,吃飯常把米粒剩在碗裡,爸爸叫我吃乾淨不要浪費,我卻不以為然。上國小的時候,老師講到了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他們是如何在烈日酷暑下勞作的,從那以後我才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來之不易,而我居然還浪費糧食,太不應該了。從那以後我吃飯時會把每一粒米都吃乾淨,爸爸媽媽為我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古詩詞中蘊含著做事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詩詞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古詩詞的作文 篇7

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是炎黃子孫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智慧的凝結,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誰不充滿了對古詩的讚歎?

我第一次接觸詩詞是在一年級,那時老師給我們上《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隨著老師的帶讀,我彷彿看到了一幅景象:李白孤獨地在床上,月光照在地板上,一片蒼白,李白看著明月,想起了遙遠的故鄉。我將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驚訝地說我對古詩詞的理解非常好,並吩咐我多去閱讀古詩詞。受到老師的激勵,我對古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對古詩詞的閱讀越來越多,我也感受到了很多;《可嘆》讓我感受到世間的無常;《江漢》讓我明白了人一定要頑強,《曲江》讓我感悟到時間的短暫,《佳人》又讓我懂得了世態的炎涼,人心的冷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古詩詞,你肚子的“墨水”就會越來越多,寫文章更加自如,還能增強自信心呢。有一回,我們班舉行詩歌知識問答。這可把我高興壞了,我做了不少賽前準備,查閱了不少資料。第二天,比賽開始了,前幾個環節我一直沒答出,竟只得了兩分,看著那些好友的四五分,不禁心亂如麻。但我又一想,平時我可下了苦功,我一定可以的。果然,最終環節“飛花令”到了,我大顯神威:“寫出帶龍的詩句。”老師的話音剛落,我就揮筆寫出“雙袖龍鍾淚始幹”;寫出帶牛的詩句---“風吹草地現牛羊”;寫出帶山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在此環節,我獲得了六分,奪下第一名,獲得了勝利。那一刻,我的心裡滿滿都是幸福的香甜。

我愛詩詞,不但因為它生動傳神,清秀雋永,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激發我們健康向上的奮鬥熱情和堅強意志!

古詩詞的作文 篇8

進入國中,背古詩詞、議古詩詞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並且還要學以致用。

在小的時候,我們背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千古流傳的詩句,完全可以達到張口就來的程度,細細品味著李白的情感,它是作者在漫長旅途中所寫下的,李白著重描寫“靜”這一字,表現了人在外遊,深沉纏綿的思鄉之情。

再大點兒,我就喜歡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便開始找一些關於《三國演義》的古文。在我的腦海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杜甫寫的這首詩非常有魅力,似乎可以把你帶入這個已不存在的畫面,寫了三分天下,建立了超群蓋世的功業,創造了天下聞名的八陣圖。也提到了杜甫漂泊在外,歌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同時也點出了不可彌補的遺憾。

現在我就開始背誦《琵琶行》了,雖然這首詩很長,但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琵琶的喜愛,它還是一首歌,加上音調的上下起伏,使詩文更充滿了活力。“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它還表現了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的感慨,使作品極為感人。

古詩詞伴隨我們成長,我們不僅要理解的古詩詞,還應該用古詩詞,因為看它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理解力的池子,幫助我們進步!

古詩詞的作文 篇9

中國古詩詞篇什眾多,閃爍著先哲們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藝術

情懷。尤其是這些詩篇所表現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對自然環境的關愛之情更是難 能可貴。在國人日益重視環境保護的今天,以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的眼光來賞析這些詩詞中 的生態意境,有著特別的意義。

留戀春光,鍾情綠色。中國古詩詞中對春光綠色的留戀、讚美可謂比比皆是。唐人賀知 章的《詠柳》便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一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 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萬物復甦、綠葉滿眼的春天景色。詩篇著 墨不多,卻清麗淡雅,曲盡其妙。韓愈在《晚春》中寫道:"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 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這首詩描寫的是晚春的景象,詩人沒有將更多 的筆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義的草樹、楊花、榆莢,通過對比來昭 示春天即將離去。在詩中,花草樹木彷彿也有了靈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將離去,便以奼紫 嫣紅的繁花來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楊花、榆莢沒有絢麗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飛舞。 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戀春光的心情躍然紙上。中國古詩詞中吟誦春天綠色的詩句還不勝 列舉。如辛棄疾在《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 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等,均以鮮麗細膩的筆觸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態的 綠色春景。春天孕育著希望,綠色象徵著生命。對"春"和"綠"的嚮往不正是我們如今環 境保護所倡導、所追求的生態家園嗎?

親近自然,吟詠山水。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大凡中國古代詩詞的內容多半是 與自然山水有著密切關聯的。 唐代詩人王維在《桃源行》中寫道:"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 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讓人彷彿看到了一幅充滿詩意的山水畫 卷。蘇軾在讚美西湖景色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中寫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 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句就像一幅朦朧的山水畫,讀來讓人有一種美 不勝收的感覺。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觀書有感》中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 影共徘懷。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尤其是這後兩句,可謂意蘊深刻,其暗喻 我們姑且不論,單從字面上理解,其內容與我們如今強調的水源地保護幾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讚美生命,呵護生靈。古人開明的生態意識不僅僅表現在對青山綠水的讚譽與親近上, 還包含著對自然界各種動物的親暱與關愛之情。辛棄疾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寫道: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寥寥幾句,即把枝頭 的鵲兒、鳴唱的知了以及稻田裡的青蛙描述得鮮活而又靈動,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萬 物共生的和諧與活力。可以想見,作者如果沒有對自然界的細微觀察,筆下是難以流淌出如 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繪終究還是作者內心熱愛大自然情感的真實寫照。白 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詩句亦十分活潑新鮮。這 兩句詩上句寫鶯,下句寫燕,正可謂鶯歌燕舞。一個"爭"字將初春時節鳥兒唧唧喳喳、爭 搶向陽高枝的情景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出來,讀之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同時也更增強了我們 人類與自然界生靈萬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其實古人對待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豈止是讚美。更 可貴的是提倡保護野生動物的態度和觀念。王建在《寄舊山僧》中"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 竿頭乞活魚"的詩句就鮮明地褒揚了憐愛動物、救助生命的行為。他的另一詩作《題金家竹 溪》中所說的"山頭鹿下長驚犬,池面魚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調整人與野生動物關 系的問題。

古詩詞的作文 篇10

說到古詩詞,你的腦子裡肯定先蹦出來的是山啊,水啊,月啊,故鄉啊,太普遍。如不是登峰造級之作,實在難以引起人的興趣去讀、去品了。

而那些隱藏在詩中的瀟灑,卻總被人淡忘。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多麼高的意境,多麼超凡脫俗的瀟灑?在我的印象裡劍客是很酷的,但作為一個殺手的劍客,在懲奸除惡之後還拂一拂衣袖,瀟灑離場,這是多麼有仙氣的生活。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俠客生活?作者勾畫的俠客快意江湖,拔刀相助,實在讓人讚歎:好一個瀟灑義士。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又是一個自由之人,不被條條框框所約束,只為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此一個有抱負,有作為,有氣節之人,怎能不稱他為大丈夫。怎能不說這是一個超越了世俗,灑脫而瀟灑的大男子。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一個士兵,也許默默無聞,但他有為國捐軀的勇氣,他看透了生死——生又何妨,死有何妨?此刻唯一不變的唯有心中的信仰——為國家而戰,這樣的愛國之人,戰死時也添了幾分瀟灑,只不過,這樣的瀟灑令人尊敬。

人麼,總是喜歡瀟灑的,不管是俠客的瀟灑、自由的瀟灑還是為國捐軀的瀟灑。我也不例外,但你若問什麼是瀟灑。若你能看破紅塵,超越生死。並且有自己的追求時,我想你的人生,也能“瀟灑走一回”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