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詩詞翻譯賞析

來源:才華庫 1.31W

《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作者為宋朝詩人范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詩詞翻譯賞析

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碧雲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前言】

《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是南宋詩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詞。詞寫離別的愁緒,從歌舞場面的感觸和旅途景況的擬想中可見出很耐人尋味。與“賓客”分別的悵惘中又揉和了對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節諧婉,體現了這首詞的婉約風格。

【註釋】

①鷓鴣天:鷓鴣天是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於套曲。

②銀貂:銀灰色的貂皮衣服。

③小契丹:契丹族(古代居住在西遼河七遊的一個少數民族,曾建立遼,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為金所滅)的一種舞蹈。王安石《出塞》詩:“涿州沙上飲盤桓,看舞春風小契丹。”作者《次韻宗偉閱番樂》詩:繡靴畫鼓留花住,剩舞春風小契丹。”

④關山:邊防關塞。盡關山:完全來自邊防前線。

⑤嫋嫋盈盈:形容舞姿搖曳美好。

⑥誰復端端正正看:誰還有心思去仔細欣賞。

⑦模淚易,寫愁難:這兩句是說,表演時模仿流淚容易,要抒發悲愁就難了。

⑧瀟湘:湘水在湖南零陵縣西和瀟水會合,稱為瀟湘。

⑨竹枝斑:有斑文的竹。名斑竹、又名湘妃竹。相傳舜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今湖南寧遠縣東南),舜的.兩個妃子淚下沾竹,竹上遂成斑紋。

⑩寥落:寂寞。這兩句是說,碧雲日暮時雖有橫空孤雁能傳書信,而我卻無書信可寄。

【翻譯】

不要再舞那穿著銀灰色的貂皮衣服的“小契丹”了,滿堂賓客完全來自邊防前線。從此以後,誰還能認真欣賞這美妙的舞姿呢?表演時模仿流淚容易,要抒發悲愁就難了。瀟湘江上的斑竹枝,人們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淚痕,這淚痕所表示的內心無比痛苦,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了。日後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們而得不到你們的書信時,大概只能空對那橫空的孤雁了。

【賞析】

筵席前歌舞正歡,又奏起了“番樂”,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數民族的歌舞。”跳這種舞大概是著胡裝的,與“繡靴”皆為異族裝束。應當說,這樣歌舞是很能助興的,但是,對於別意纏綿的人又往往會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詞起句即是:“休舞銀貂小契丹”。如此起筆,表現出宴會上的歌舞已進行較長一段時間了,詞人一直在剋制自己,此時實在忍受不住了,央求“休舞”。不僅自己,大家都忍受不了:“滿堂賓客盡關山”。“(《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據孔凡禮《范成大年譜》考證,這些幕士、官佐大都不是當地人,不少又是江浙一帶的。他們之間的離愁別緒更加深了。

“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這兩句意思是:從此以後,誰還能認真欣賞這美妙的舞姿呢。這進一步寫出了他們的惆悵,也寫出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感,朋友分別,也大有柳七郎那種“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的感喟。細體會這兩句,還可以體會出作者對歌女也是懷著深深惜別之意的:目前的輕歌曼舞,以後誰還能看到呢。這樣的情意在下闋表現得更明顯。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模”、“寫”互文義同。用瀟湘江上淚灑竹子這個典故,也切合將來的行程,暗示舟行瀟湘時也會有這樣的相思之苦。“碧雲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這是寫別後的相思。“碧雲日暮”化用江淹《擬休上人怨別》:“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這兩句是說,日後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們而得不到你們的書信時,大概只能空對那橫空的孤雁了。最後一句很有意境:途中景況的蒼茫、清寒,正映見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既表示來書的渺茫,又比喻自己的形影相單。真是“橫淚易,寫愁難”,作者下片寫愁並不直寫愁的具體情況如何如何,而是通過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啟發讀者的想象力,這個“愁”就變得更具體可感了。這不是避難從易,而是因難見巧。

離別的愁緒,從歌舞場面的感觸和旅途景況的擬想中可見出很耐人尋味。與“賓客”分別的悵惘中又揉和了對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節諧婉,體現了這首詞的婉約風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