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詠菊

來源:才華庫 3.34W

詩歌:詠菊1

一夜秋風

詩歌:詠菊

一夜寒

一夜黃葉

一夜秋

百花隱退

一花生

清秋揚鞭

馬蹄疾

野外路旁行芳徑

獨見黃花為主開

下馬摘一朵

回家問賢妻

做人猶如菊

傲霜獨自立

牧童晚歸

一彎秋水

一彎渠

渠旁兩岸

牧童真淘氣

玩牛角

騎牛背

牧笛吹奏

牧牛曲

晚霞流返在牧場

聽著牧笛

勝似仙曲

留下餘輝

拖著長長的影子

映紅了天邊

映紅了曲曲彎彎的渠水

映紅了牧童晚歸的笑臉

詩歌:詠菊2

憶菊

霜風醒夢又成思,籬下高吟欲醉時。

半盞清醪同月對,一懷愁緒幾人知。

白衣望影寒雲遠,碧水搖空夕日遲。

驚念黃花三載別,茫茫浪海豈能期。

訪菊

九日因君攜酒遊,清霜不解每淹留。

多香秀木新成夢,一色寒籬強為秋。

嬌蕊含情情鬱郁,柔絲著意意悠悠。

吾今漫與冰心醉,豈憾殊鄉搔白頭。

種菊

春日花鋤重覓來,因情設壟傍籬栽。

多教玉蕊尋陽向,為使霜天對客開。

小院能邀方滿月,幽人如聚自深杯。

細培鬆土猶頻護,唯恐香魂沾俗埃。

對菊

籬畔風搖滿眼金,囊羞狂客更杯深。

休嗤冷石清寒臥,應聽冰心富足吟。

著意憑空書怪事,無弦猶自醉仙音。

霜情同沐神魂共,誰笑黃花只寸陰。

供菊

誰是凡塵知己儔,淨枝真似雅人幽。

清吟聲動清風夜,白髮絲飄白露秋。

堪引玉杯成一飲,猶能霜路結同遊。

堂前莫笑仍為客,已夢鄉籬解滯留。

詠菊

慣倚疏籬霜任侵,陶翁千載是知音。

深杯堪引花前醉,啞石能彈弦外吟。

身世清寒香遠蝶,時風搖落月明心。

東君不入群芳譜,反使高情貫古今。

畫菊

淡抹疏籬風可狂,只花無蝶費思量。

長毫細寫杯中影,拙手漫塗枝上霜。

當校世情看玉質,任教月色證清香。

白衣酒使應濃墨,如醒誰能臥豔陽。

問菊

偏倚清寒問豈知,慣將身世寄疏籬。

冰心遠蝶香趨淡,隱意如蘭夢總遲。

愛雅霜前當獨賞,無塵月下每沉思。

今逢盛世群芳競,花季明春可入時?

簪菊

佳日焉能被俗忙,約秋不用著濃妝。

清風碧水親何興,白鬢黃花插便狂。

應謝江山多美景,豈憂道路有寒霜。

三枝兩朵人休笑,放達常依無忌旁。

菊影

竹籬搖曳夢魂重,時沒瑤池水霧中。

相視霜前神恍惚,如聞簷下玉玲瓏。

清風數掃尋還有,憐意頻生念即空。

移上涼階何忍踏,通宵醉眼任朦朧。

菊夢

素月盈窗霜氣清,香魂叩枕未分明。

有醪知赴陶翁約,無我猶疑莊蝶盟。

醉臥竹籬聞雁語,醒邀風笛共蛩鳴。

扶杯正笑蒼頭帽,誰嘆浮雲老柳情。

殘菊

花萎霜寒枝側欹,清杯難與再傾時。

惟留客夢香頻見,更憶蟾光襟獨披。

此別焉教魂去遠,明秋莫再醉歸遲。

群芳任作濃情約,不忘籬前共入思。

詩歌:詠菊3

出自清代詩人曹雪芹的《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賞析

這首詩出現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裡。這是《海棠詩社》的第二次活動,也是賈府表面上處於最鼎盛的時期。此次活動,由史湘雲和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在這次吟詩比賽中,“蘅蕪君”薛寶釵選了《憶菊》、《畫菊》之後,“怡紅公子”賈寶玉選了《訪菊》和《種菊》兩道詩題。“瀟湘妃子”林黛玉選了其中三道詩題:《詠菊》、《問菊》和《菊夢》。其餘五題分別由湘雲和探春選得。只“有頓飯工夫,十二題已全,各自謄出來,都交與迎春,另拿了一張雪浪箋過來,一併謄錄出來”。這首詩是在蘅蕪君的《憶菊》、怡紅公子的《訪菊》和《種菊》,枕霞舊友史湘雲的《對菊》、《供菊》之後,由瀟湘妃子林黛玉寫出的三首詩中的第一首。“眾人看一首,贊一首,彼此稱揚不已.李紈笑道:‘等我從公評來.通篇看來,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惱不得要推瀟湘妃子為魁了”。林黛玉可謂是囊括金、銀、銅牌。“ 寶玉聽說,喜的拍手叫"極是,極公道。"”

首聯“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詩作的時間、地點以及作者創作時的心情。瀟湘妃子詠菊的時候跟一般人不同:“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一種強烈的創作衝動,象神魔附體似的,使得她從早到晚激動不已.,欲罷不能。創作靈感來了,她甚至不能靜坐於閨房,只好繞過籬笆,來到假山旁邊,斜靠在山石上,面對著菊花,專心致志地去構思、低吟。詩詞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踐,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真實情感。這一句道盡了所有詩人的創作經驗。不僅如此,還把詩人的興奮、專心致志的藝術形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了。瀟湘妃子僅此一聯就可足以技壓群芳了。頷聯“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胸有成竹,於是提起筆來,一瀉千里,把讚美菊花的'秀麗篇章寫了出來。這還不夠,還要對著天上的明月反覆誦。可見,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詩作後的巨大幸福之中。接著,筆鋒一轉,頸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緒之中:借頌揚菊花來抒發我愁怨的詩篇,又有誰能夠理解我畫素秋一樣高潔的情懷呢?尾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今。”這在詩詞創作中叫“合”,於是又回到了詠菊的主題。自從陶淵明在詩歌中評說、讚揚菊花以後,千百年來菊花的不畏風霜、孤標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為人們所仰慕,所傳頌,直到今天。

在這首詩中,直接寫到菊花的字句並不多。但意在詩外,功夫在詩外。這才是詩詞創作中的佳品。在這裡,不能不回顧曹雪芹自題《紅樓夢》的一首絕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首絕句與林妹妹的這首詩,無論從語氣上還是內容上,是何等的相似!這是巧合,還是曹雪芹故意為之,誰能讀得懂?林黛玉的《詠菊》及其它詩詞又有誰能讀得懂它的真正含義?洋洋百餘萬言的《紅樓夢》,兩百餘年來,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討和研究,又有誰能真正地理解?但是,無論如何,人們都會承認,在《紅樓夢》林林總總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質與菊花最為相符。在評選過程中,包括社長李紈在內的眾姐妹們交口稱讚頷聯“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本也不錯。因為這一聯體現了林黛玉的才氣與瀟灑。但是,細細品來,竊以為末聯“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長!

餘不禁嘆曰:千行妃子悲悽淚,一塊石頭說到今!

這首詩以“詠菊”為題,所寫的是寫菊花詩的情景。

首聯“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緊扣詩題,描述了為寫菊花詩,有如著魔了一般,從早到晚構思,繞籬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詩的人才有此真切的體會。

頷聯“毫端蘊秀臨霜與,口角噙香對月吟”,俏麗、秀美,只有錦心秀口之人,才能寫出如此精彩的詩句

頸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詩中所題寫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誰能理解這感傷的心情呢?這分明是借“詠菊”在抒發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聯“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菊花的高潔品格,自從受到詩人陶淵明的好評之後,一直被世人議論至今。陶淵明愛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結,可謂奇思妙想的神來之筆。

林黛玉出生在一個世襲侯爵、支庶不盛的書香門第、"清貴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化和封建禮教的教育,由於家庭的薰陶和不幸遭遇以及成長環境的影響,林黛玉有著較好的文化素質和封建道德的修養,為她打下了紮實的寫作功底和思想基礎。她酷愛寫詩,興趣濃厚,以詩為樂,借詩抒懷。她經常掛霜披露,陪星伴月,吟詩填詞,有時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從中尋求生活的樂趣,彌補空虛的心靈。她的愁苦無人理解和傾訴,只有寄予詩中,加以宣洩。

林黛玉少年就失去了父母,她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黑暗齷齪的賈府,對她的性格培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使她養成了多愁善感,孤獨憂寞,傲世妒惡的性格,成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曹公安排的菊花詩,也正符合她的這一性格特點。

林黛玉十分喜愛菊花,喜歡菊花的情懷,喜歡菊花的高潔,喜歡菊花的孤寞,喜菊花的傲世,喜歡菊花的清香,喜歡菊花的淡雅。她把菊花作為自己摯友,經常與菊花輕輕地訴說心中的積鬱、哀怨。有時她也在賞菊中,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和暢想,但是,只不過是夢中的期盼。

曹公的這些詩篇,進一步突出了林黛玉這個孤苦伶仃、寄人籬下而又孤標傲世、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願與那些市儈之人為伍的貴族少女的藝術形象和處世心態。林黛玉不滿封建禮教的重壓和奴役,但又隻身單薄,無力反抗,遂與寶玉成為志同道合的一對情人。曹公安排她的詩,風格別緻而又滿含哀怨,極其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特點。其中,《詠菊》、《問菊》、《菊夢》,都非常有代表性。這些清麗而帶有明顯個性的詩句,就是在前人的詠菊詩裡也是不多見的。對刻畫林黛玉這個悲情人物,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