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1.3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

自從上了六年級,我很少有時間投身於我所熱衷的賞心悅目的讀書——“悅讀”上。總是無法擺脫述數學題典闖過100分——“題海”,每天5時50分起床,22時30分睡覺,見同學娓娓狂侃學習,稍有偏題便是不正經。儘管如此,成績卻每每不見上漲,更是在多次“大考”中失利。我累極了,開始抱怨人生的公平:“為什麼辛勤耕耘沒有收穫?為什麼奮發努力也不見成果?為什麼為什麼……”

思想一旦走進了誤區,難見好轉,我在那段時間裡就很苦惱。我拿出一疊古詩詩集。於是我翻開了,我看見了“把酒臨風”的蘇東坡迎面走來。滴居黃城中,把酒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昔日汴河風光處,覆履難重;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一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蘇東坡同我一樣滿腔豪情,然而愛情曲折、仕途艱辛的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他坦然面對一切得失,被貶杭州,他卻自得——青春竹杖,綠綠芒鞋,眼中只有秋水泛清波,難道你不怨嗎?難道你甘於被貶嗎?難道你不想成就大業嗎?“不,我學會了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便是。”他笑答。我若有所思——也許面對失敗我也該收穫一份坦然?還未細想,只見一位身穿白衣,騎著驢的歌者向我招手,一看,原是李白。李白同我一樣對前程充滿希冀,然而官道不如意,人們希望他歌頌當政,讚美君王,他卻不,他要一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豪邁!坦然地接受一切得失,行至蜀路,一路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身著“白大掛”,頭頂發飄飄,眼中一片豁達。難道你不怨嗎?難道你不想成就大業嗎?“不,我學會了坦然,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三分嘯成了劍氣,回首望去,前途一片好景。”

我終於懂得了,原來他們也是同樣的豪邁激情,只是,他們勇於面對眼前的失敗,中傷……我也要一樣!

別在怨天尤人了,我對自己說,我才十二歲!我也會坦然面對眼前的挫折,我也會像他們一樣收穫坦然的美麗……

我合上書,自信的抬起頭,一陣微風吹過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

《唐詩三百首》是的,這樣一個神奇的名詞,通常能讓無數學子浮想聯翩。詩是什麼?他是杜甫的愁情滿懷,也是王維的靜心凝氣,更是王昌齡的金戈鐵馬。

是的,詩就是那個盛唐。而將盛唐與詩這兩個詞聯絡起來,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青蓮居士——李白。

而說起李白,你又會想到什麼呢?對,就是那首《將進酒》。《將進酒》可以概括李白的一生,有起有伏,也有失落,也有歡樂。

每每吟誦那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豪邁之情油然而生;又是那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道不盡人間的無奈。李白的一生風流浪漫,透過《將進酒》我看到那個不一樣的李白。

在多數人的眼中,李白是個天才,殊不知,李白也有與我們相似的一面。

李太白出生於盛唐,他身上帶有盛唐時期文人特有的一種自豪與不羈,被後人稱為詩仙。在我看來,他更像酒仙,一杯酒下肚,便才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酒仙附體。可是也是因為酒,他身上的不羈顯露無疑,那是一種來自大唐——詩的天堂裡的才子的驕傲,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為他的仕途增添了阻礙。他曾自比管仲、樂毅,一心想為國家所用,實現抱負,可是當時的唐玄宗認為盛世已成,功成名就,放縱享樂已無心打理朝政。青蓮居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他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勇敢,他選擇了逃避,開始遊俠的生活,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道不盡人生的無奈。

謫仙人只需一壺烈酒,一支筆,一輪月,就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詩仙愛月,床前明月光,我寄君心予明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明月是李白的代名詞,看到明月,他會想到家鄉,想到童年,想到老友

李白的一生,都寄託與《將進酒》了。他快樂時,斗酒三千;悲傷時,望月低吟;是怎樣的李白,怎樣的《將進酒》,怎樣的一輪明月,帶你走過他浪漫的一生;也是那一壺烈酒,帶你品味那一世風流。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3

聽爸爸說,古詩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古代有名的詩人寫的很好的文學作品。是我們國家很好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背誦掌握。

媽媽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背古詩,三歲的時候就能背30多首了,雖然不知道意思,但聽幾遍就能跟著背個大概。我現在還記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當時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再讀古詩,一邊看原文,一邊看譯文,瞭解了詩文的意思,更覺得古人不一般,用了這麼幾句話,就表達了這樣豐富的意思和一些美麗的畫面。知道了古詩的意思,我就更喜歡背誦古詩。有時還能想象出一些畫面來。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能想到沙漠的廣闊和美麗。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我想起了遊覽西湖時看到的美景。背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爸爸甚至跟我說今年暑假要帶我去登泰山,感受山頂的絕美景色。我高興極了。

按爸爸的要求,我每天都要背一首不會的古詩,同時要把會的古詩複習一下。弟弟每天聽我背,他居然也會背了一些古詩。他不僅會背《詠鵝》、《春曉》等常見的簡單古詩,還會背《送兄》“所嗟人異雁,不做一行飛”,《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等不太常見的詩,甚至有的比我背的還快,最願背“繫馬高樓垂柳邊”。最煩人的是,爸爸提問我的時候,他也搶著背,甚至不讓我背,我說他2句,他還哭。沒辦法,爸爸就讓他背,現在也會背20多首了。爸爸笑著說這是我背詩的意外收穫,並且說我小時候就這樣,喜歡聽別人表揚。

古詩用簡單幾句話就能展現美麗的畫面,或者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情感,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背詩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影響了小弟,我越來越喜歡背古詩了。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4

今天早上,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後,我覺得裡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多麼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迴圈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得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速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雖然古道城荒,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了青春,行路人看見萋萋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著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我家後院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戶,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鬥,風驕傲地說:“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 小草輕輕發出聲音,堅強地說:“我不怕,我一定會戰勝你的。” “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說。風呼呼吹著,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了個大早,吃完飯後,飛快地跑到後院。我很驚訝——小草活了,它又重新披上那綠色的衣裳,又重新抬頭挺胸的站在地上。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不怕挫折的頑強精神,要讓自己在生活中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5

一開始,我是不喜歡唐詩的,覺得它枯燥,故事性不強,沒有其他它的書看起來有趣,所以不感興趣。媽媽看到我這個樣子,很是著急,她就告訴我關於唐詩的一些故事。

媽媽告訴我,今天的我們,能讀到唐詩其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在古代,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出版社,印刷廠,圖書館,更沒有什麼電腦手機百度,想保留和傳承這些優美的詩句,真的是很難很難,要把它們全部收集整理到一起,可能要翻閱無數本書,說不定還要跋涉千山萬水去抄寫記錄。就像《春江花月夜》,這麼了不起的唐詩,它的作者叫張若虛,是“吳中四士”之一,到今天留了多少首詩給後人呢?你一定會猜,一百首?八十首?答案是讓人震驚的,只有兩首。還有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它的作者是王之渙,而王之渙也僅僅只留下六首詩。一千多年裡,也不知道有多少好詩滅絕失傳。如果大家都知道唐詩的來之不易,還會不好好讀它嗎?

慢慢的,我開始接受唐詩,愛上唐詩,品味每一首詩特有的意境,讓我不知覺陶醉其中。我讀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送別詩,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送別的孤寂之情,而“一片冰心在玉壺”也表達了作者開闊的胸襟和堅強的品質,為後人千古傳誦。而孟浩然的一首《春曉》則構成了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情境,給我們描繪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景!

我從唐詩裡讀到了四季風景,讀到了人性光芒,也讀到了人間喜怒哀樂,《唐詩三百首》帶我領略了大唐精彩絕倫,讓我重溫了最溫暖,最風雅的唐詩記憶。那一首首妙趣橫生的詩句,一定能夠影響我的一生,幫助我一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6

蘇軾雲:“腹有詩書氣自華。”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讀詩,可提升人的智慧與培養情操。唐詩乃我國文學史上的高峰,世界文學的璀璨明珠,我初識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之後,我便沉醉於唐詩的世界。

初讀詩,讀的是易上口的語句;再讀詩,才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漸漸的,我在師長地指引下,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情感。我最愛在學校的文化長廊的濃郁書香裡,讀讀唐詩,讀李白的豪情,在意境中飲酒放歌;讀杜甫的雄渾,讓我和他一起憂國憂民;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讓自己感染心添一份清雅……每於內心潮澎湃時,彷彿自己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唐詩陪伴我走過人生的種種境遇,當與友人道別時,“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心中的慰藉。當考試失利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行路難”的困境。惟有詩,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和精神支柱。

社會迅速發展,物質充盈卻精神匱乏的時代,很多人忘記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源和唐詩,去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外來事物。有新聞報道: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其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不瞭解自己文化的精粹和內涵,其實質是極其膚淺和悲哀的。如果我們還不警惕外國文化入侵,有一天我們必將在世界民族之林迷失自我,到時我泱泱中華安在哉!所以,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對國學的熱愛之情,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國學氛圍迫在眉睫。

我覺得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我們都應該讀唐詩愛唐詩,不僅僅是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更是因為唐詩的美,因為唐詩的智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7

《唐詩三百首》雖然沒有童話故事書讀起來饒有興趣;沒有科幻書讀起來那樣驚險刺激;沒有歷史書那樣精彩;卻蘊含著中國古代詩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峰。有唐一代,優秀詩人大批湧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代的詩人們,如果傷心失意了,會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然後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來了,讀後感《《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如果曾經大受挫折,後來又東山再起,會說:“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瀟灑豪邁之情溢於言表。如果壓力太大,被人排擠,會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慣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會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這些詩句,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又是多麼適用!正是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詩雖然和我們相隔了一千餘年的距離,卻仍然深深植根於我們心中。讓我們自他們的詩中找到一種寄託,一種鼓勵。 然而,畢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時空距離,是我讀起來,由於語言與時代背景帶來的障礙,總還是會覺得有些語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為他沉醉,被他啟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8

真好!今年暑假我有幸閱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則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只要細細地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湧現了初唐四傑、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璨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

在我們國小生讀的唐詩中,其實有的詩句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相同,如李白的《靜夜思》是表達詩人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人外出打工,長時間沒見家人都有思念家人的情感。再比如說,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中有個“敲”字,顯示出賈島行為很文明、很有禮貌。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紅綠燈,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要是到了一戶人家,就要懂得講禮貌、懂禮儀。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唐詩與我們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我們國小生一定要好好背誦唐詩哦!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9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並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山水之氣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遊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美好詩意地盪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是他的祝願,“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捨,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起面對人生挫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的信念。那縷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無限存在的,有時是你對朋友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你對待別人伸出手臂的過程,有時是你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只有懂得感恩的含義,才能學會感恩。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0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聖!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著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彷彿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後不以為然,這麼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說出的!那時的我,應該還是稚氣未脫,光著腳丫子,在田裡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著寫詩?想到這裡,我不禁為自己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裡,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我彷彿看到了詩人望著廬峰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啊!也只有他,才能領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啊!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隻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說她們不是美呢?都說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火紛飛歲月裡,杜甫,一代詩聖,卻被囚禁在城內,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說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於當時統治者的不理朝政,謊於正業。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於成績下降的那麼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1

大家都知道:“熟讀當時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熟讀唐詩的妙處。我小時後本也讀過一些,現年近四十,重讀唐詩,不禁別有一番感慨。

三百首唐詩,流傳千古,藝術上當然是奇妙無比的了。但與作者的身世對照,卻讓人唏噓不已:除極個別外,絕大多數人都是仕途不順,晚年辭官歸隱,有點甚至窮苦潦倒一生。

於是我就想到一個問題:唐代建功立業的政治家、軍事家數不勝數,怎麼他們就沒有佳作傳世?反之,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等天才橫溢的大詩人,卻空有建功立業之心,而一生坎坷,毫無功業可言呢?大詩人無功業,政治家無佳作,難道這是偶然的嗎?

其實細細想來,也很正常。政治講究務實,鄧小平三起三落,最為人稱道的是一個“忍”字。而藝術超凡脫俗,講究超越現實的美。如果成天交際應酬,縱橫捭闔,又哪來藝術的靈感呢?所以縱使有才,當了大官,忙於政務,也少有佳作問世了。這於是才有了江郎才盡的說法。當然極少數人除外,如曹操,毛澤東。

於是我進一步想到了教育。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這三百六十行,對人的天賦、氣質、知識、才能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甚至大相徑庭。在教育培養的時候,也就要分門別類,因材施教,而不能一刀切。比如現在動不動就要求國小生背唐詩,背經典,好像恨不得人人都能背熟四書五經似的。但是,國小生長大了都去當詩人、都去當學者、都去當隱士嗎?顯然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教育這個東西,最忌一刀切、最忌一窩蜂。以前批判傳統文化時,恨不得一腳踢倒在地,還要踏上一隻腳,非要全盤西化不可。現在又要誦讀經典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恨不得讓學生把汗牛充棟的古書都要吃進肚子裡去似的。其實,即使背得再多,也不大可能超過明清的儒生,因為人傢什麼都不管,一天專門背古書嘛。但是范進和孔乙己不是已經成了反面教材了嗎?可見,不問青紅皁白的一味誦經也非萬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