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犬救幼女》原文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2.26W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裡,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犬救幼女》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言文《犬救幼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呈貢縣村民畜一犬,甚馴。母未時上山採薪,幼女隨之不及,後於母裡許。俄大雪,母薄暮負薪歸,女與犬俱不見。母驚恐萬狀,奔走號呼,竟不見女。鄰里相助,亦無濟於事。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絕,以為女或溺水,或墮井,或為狼所食。凌晨,復邀鄰人尋之;見女臥大樹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愛新覺羅胤禛的年號)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無不稱奇。

【註釋】

1、採薪:砍柴。

2、及:趕上、追上。

3、許:大約、左右。

4、俄:不久,過了一會。

5、薄:迫近。

6、暮:傍晚。

7、竟:終。

8、絕:死。

9、或:也許;可能。

10、馴:溫順。

11、俱:都。

12、歸:回來。

13、乃:竟然。

14、雍正:清愛新覺羅胤禛的年號。

15、畜:養。

【翻譯】

呈貢縣村民養了一條狗,十分溫順。母親下午一時到三時左右上山砍柴時,小女兒跟隨她但是趕不上,比母親落後一里左右。片刻,下起了大雪,母親傍晚揹著柴回來,發現女兒和狗都不見了。母親非常驚恐,在村中來回跑大聲呼叫,始終不見女兒。鄰居們幫助她尋找,也對事情的解決沒有絲毫作用。這天晚上父母悲痛欲絕,認為女兒或許被水淹死了,或許掉進井裡了,或許被狼吃了。凌晨,父母再次請鄰居幫助尋找女兒。見到女兒睡在一棵大樹下,狗依偎在旁邊,竟然沒有死。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情,當地(同縣)的人沒有一個不稱讚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