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來源:才華庫 2.93W

 作品原文

《塞翁失馬》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近塞上(1)之人有善術者(2),馬無故亡(3)而入胡。人皆吊(4)之,其父曰:“此何遽(5)不為福乎?”居(6)數月,其馬將(7)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8)禍乎?”家富(9)良馬,其子好(10)騎,墮(11)而折其髀(11)。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12)入塞,丁壯者引弦(13)而戰。近塞(14)之人,死者十九(15)。此獨以跛(16)之故,父子相保(17)。

字詞解釋

(1)塞上:長城一帶。塞,邊塞。

(2)善術者:精通術數的人。善:擅長。術,術數,推測人事吉凶禍福的法術,如看相,占卜等。

(3)故:緣故。亡:逃跑。

(4)吊: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5)何遽(jù):怎麼就,表示反問。

(6)居:過了。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前面,指經過的時間。

(7)將:帶領。

(8)為:是。

(9)富:很多。

(10)好:喜歡。

(11)1墮:掉下來。

(11)2髀(bì):大腿。

(12)大:大舉。

(13)引弦(xián):拿起武器。

(14)近塞:靠近長城邊境。

(15)十九:十分之九;指絕大部分。

(16)跛:名詞,指腿腳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

(17)保:保全。

作品翻譯

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居住在靠近邊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未必不會是一種福氣。”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許多匹良駒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說不定就是一種災禍。”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被徵兵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眾多。惟有塞翁的兒子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故事賞析

《塞翁失馬》通過一個迴圈往復的極富戲劇性故事,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揭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如果單從哲學角度去看,這則寓言啟發人們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地去看問題:身處逆境不消沉,樹立“柳暗花明”的樂觀信念;身處順境不迷醉,保持“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

人物爭議

“塞翁”與“善術者”應指一人。“其父”不應解釋為“他的父親”,而應為“那個老翁”。

作者簡介

劉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西漢皇族,淮南王,西漢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騷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他曾招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寫《鴻烈》亦稱《淮南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