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

來源:才華庫 1.69W

有關古代的1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成語,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

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不死之藥

有一個人拿著吃了可以長生不死的藥來到楚國,要將這不死的藥敬獻給楚王。

宮廷的守門官捧著藥進宮去,碰上宮中的衛士。衛士問:“你拿的是什麼好東西?”

守門官說:“是不死的藥。”

衛土說:“是可以吃的嗎?”

守門官說:“當然是可以吃的呀。”

於是衛士從守門官手裡奪過藥就把它吃下去了。

楚王知道後,非常生氣,立即派人去將衛士抓來,要將衛士斬首。可是衛士不慌不忙地對楚王說:

“大王先息怒,請聽我說。我曾問過守門官這藥能不能吃,他說可以吃,我才吃的。我是一個位居守門官之下的卑微小臣,我在徵得守門官同意以後才吃那藥的,因此我是無罪的。如果說那藥是獻給大王的,別人吃了就算是犯罪,那麼這罪責應該由守門官來承擔。再又說回來,如果那人獻給大王您的真是不死之藥,您就不該殺我,因為如果您把我殺了,那藥豈不是死藥嗎?這麼看來,那人把送給您的死藥說成是不死之藥而大王還準備重賞他,就說明他分明是在欺騙您。大王您如果殺了我一個無罪的小臣,等於是向世人宣佈您被人欺騙的醜聞,大王您這樣賢明的君主怎麼也會被人欺騙呢?您倒不如饒恕我,把我放了,這麼一來,世人將會稱頌您的英明和大度。”

楚王聽了衛士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下令把衛士放了。

其實這個衛士得以活下來,並不是什麼“不死之藥”的魔力,而是全憑著衛士自己的聰明才智。他用了一個邏輯的二難推理與楚王辯論,戳穿了“不死之藥”的謊言。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只要有科學的頭腦,一個“小人物”也可以不畏君主的強暴,在堅持真理的鬥爭中做出貢獻。

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始終不渝

魏徵是一個剛直敢言的諫官,是唐太宗朝中明名的大臣。

有一次,唐太宗派人以重價四出訪求名馬和珍寶。魏徵很不贊成唐太宗這樣做,便上書諫勸,他寫道:“臣奉侍帷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樸素,始終弗渝。”

德音在耳,不敢忘也”唐太宗見魏徵說得有理,便馬上下令召回了派出去買馬的和珍寶的人。魏徵所說的“始終弗渝“,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始終不渝,用來比喻能自始至終,堅持不變。

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醜婦效顰

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簡直到了傾國傾城的程度。無論是她的舉手、投足,還是她的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略用淡妝,衣著樸素,走到哪裡,哪裡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沒有人不驚歎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鄉下有一個醜女子,不僅相貌難看,而且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髮式,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麼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後,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裡走來走去。哪知這醜女的矯揉造作使她原本就醜陋的樣子更難看了。其結果,鄉間的富人看見醜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鄉間的窮人看見醜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裡走來走去的醜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這個醜女人只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她為什麼很美,而去簡單模仿她的樣子,結果反被人譏笑。看來,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升堂入室

孔子的弟子子路是個很勇敢的人,而且擅長彈奏樂器。有一天,子路在孔子家裡鼓瑟,那弦律充滿戰鬥的激情,使人彷彿聽到戰場上的衝殺聲。

於是,孔子說:這樂聲不和平,為什麼要在我家裡彈奏呢?孔子的弟子們聽出孔子對子路的不滿,就在背後紛紛議論。

孔子瞭解到這種情況後,說:他在音樂方面已經入門了,而且有一定的成就,但是還沒有達到非常高深的境地。經孔子這麼一解釋,大家便改變了對子路的.態度。

寓言故事的成語100字左右:猴子撈月

一群猴子在林子裡玩耍,它們有的在樹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鬧鬧,好不快活。它們中的一隻小猴獨自跑到林子旁邊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裡邊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裡去了!”原來,小猴看到井裡有個月亮。

一隻大猴聽到叫聲,跑到井邊朝井裡一看,也吃了一驚,跟著大叫起來:“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裡去啦!”它們的叫聲驚動了猴群,老猴帶著一大群猴子都朝井邊跑來。當它們看到井裡的月亮時,都一起驚叫起來:“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裡去了!”猴子們嘰嘰喳喳地叫著、鬧著。最後,老猴說:“大家別嚷嚷了,我們快想辦法把月亮撈起來吧!”眾猴都義不容辭地響應老猴的建議,加入撈月的隊伍中。

井旁邊有一棵老槐樹,老猴率先跳到樹上,自己頭朝下倒掛在樹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個一個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頭,掛成一長條,頭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體輕,掛在最下邊,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眾猴想,這下我們總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它們很是高興。

小猴子將手伸到井水中,對著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幾滴水珠外,怎麼也抓不到月亮。小猴這樣不停地抓呀、撈呀,折騰了老半天,依然撈不著月亮。

倒掛了半天的猴們覺得很累,都有點支援不住了。有的開始埋怨說:“快些撈呀,怎麼還沒撈起來呢?”有的叫著:“媽呀,我掛不住啦!掛不住啦!”

老猴子也漸漸腰痠腿疼,它猛一抬頭,忽然發現月亮依然在天上,於是它大聲說:“不用撈了,不用撈了,月亮還在天上呢!”

眾猴都抬頭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於眾猴不瞭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當真,所以空忙一氣,又愚蠢又可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