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成語和寓言故事

來源:才華庫 1.39W

有關寫馬的成語與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馬的成語和寓言故事

馬的成語和寓言故事:老馬識途

古代戰國時,齊國發兵攻打另一個國家。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為不熟悉地形,走進了一個險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國軍師說:老馬無論走多遠,總能順著來路回去。果然,齊軍跟在老馬後面,走出了險谷。將士們樂呵呵地誇讚:“還是老馬識途啊!”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馬的成語和寓言故事:小馬過河

馬棚裡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著。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小馬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趟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他:“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麼說。

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夥伴呢!”媽媽說:“那麼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怎麼?你不要命啦!?”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

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馬的成語和寓言故事:馬馬虎虎

宋代時京城有一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麼。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

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他畫裡是什麼,他說是虎,次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餵了虎。草堂焚燬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詩雖然算不上好詩,但這教訓實在太深刻了,從此,“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馬的成語和寓言故事:天馬行空

相傳漢武帝時期,在西域有一匹馬叫做天馬。那匹馬四肢健壯,腿腳靈敏,因此沒人可以抓住它。後來人們在山腳下放了一匹五彩馬,不久它與天馬配對生出了很多匹小馬。據說這種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馬蹄踏在石頭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

不久這個訊息傳到漢武帝耳中,漢武帝十分高興,便派使者通過絲綢之路送去百匹綢緞以換得一匹小馬。可是西域人認為這馬萬萬不能送,於是就將使者趕了回去。

漢武帝十分生氣,於是下兵攻打西域,終於得到了一匹小馬。後人也將天馬稱作西極天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