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小作文示例(網友來稿)

來源:才華庫 2.29W

侯全民  

大學聯考小作文示例(網友來稿)

  預測試題:

       以《_____樹》為題,運用工筆描摹的手法和恰當的修辭格,描繪出你所熟悉的一棵樹,種類、大小、環境不限,但要抓住景物的形貌、格調等特徵,150字左右。

命題意圖:

       一大一小的作文模式自恢復大學聯考以來已經出現過多次,雖然近四年均為一個大題,但並不能就此否認小作文命題出現的可能性。這一是由於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形式具有間隔性。二是多年的大學聯考《考試說明》都明確規定:“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常用應用文一般在第2 卷文字修改題目中出現,如《考試說明》題型示例20、21、25等題,說明文側重閱讀能力考查。若出現一大一小的作文形式,最大的可能就是小記(敘文)大議(論文)。

       小作文預測為景物描寫,則是因為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都分別在1990、1995、1997年小作文中出現過,雖然1991年考了景物描寫《圓的想象》,但屬想象作文類,考查的能力要求不同。

       中學教材及課外名著中寫景的文章很多,全國各地也都有樹種存活,此題沒有內容的地域侷限。高中課本“寫作口語交際”部分第一冊第四單元《再現客觀事物》和第二冊第三單元《寫出景物的特徵》都進行了這方面的寫作指導,考生不會感到手法陌生。但常見範文中直接描繪一棵樹的文字又不多,減少了模仿抄襲的可能性。

       此題可以準確考查考生對特定環境中景物的細緻觀察能力、對生活的敏銳感悟能力以及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

解題指津:

          用文字描寫景物跟畫家作畫一樣,首先要確定描繪的物件。這一點雖不困難,但要注意選擇自己熟悉的有豐富素材的物件。

       其次要站在特定的觀察點上,再現景物的全貌和重要細節,然後一層一層地寫來,務求能呈現出一個清晰可見的畫面。

       再次必須抓住景物的特徵,即形態、色彩、佈局、格調、氛圍等獨有特徵。考慮感情要求和字數限制合理取捨。

       四是手法要求。工筆描摹區別於大筆勾勒,要細膩,從微處著筆。手法要靈活多樣,或虛實結合,或動靜相間;同時要用恰當的修辭格,如比喻、引用、比擬、襯托等,將景物形象化、生動化,做到形神兼備。

        最後一點是格調問題,我們不能單純的為寫景而寫景,要讓景物為環境、氣氛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務,使之具有生命力。要在景物描寫中適當進行情感表達,或透露對自然情趣的領略,或蘊涵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或抒發對美好生活的激情,以喚起讀者強烈的的審美意識。

佳作示例: 

柏樹  一進廟門,迎面就是一棵巨大得出奇的柏樹王,外國遊人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名“軒轅柏”。“黃陵古柏茂穹蒼”,名不虛傳。“軒轅柏”,粗根四處延伸,深扎祖國大地。它的老幹,七個小夥子都合抱不嚴。諺雲:“七樓八紮半,二十圪裡圪瘩不上算。”我驚呼起來:“喝!這麼雄偉啊,稀奇,稀奇!”這老幹,如擰著的捆捆鋼筋,下粗上細,然身軀挺拔,高約五十八尺,直衝雲霄,彷彿一位神人立於天地之間。它的針葉,密密層層,蓊蓊鬱鬱,間露鐵臂虯枝,似虎然綠傘。根深而葉茂啊!我在北京見過許多古柏,卻沒有看到如此雄偉的,怎能不驚詫呢?這巍然屹立的“軒轅柏”,據說是黃帝親手栽種,已經歷五千多年的雨雪風霜了。它歷經滄桑,頑強奮鬥,於今非凡,正象徵著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啊!

              羅琳《黃陵古柏》

槐樹  這槐樹,長得直溜溜的,樹梢上枝丫很多,綠葉子密密層層向下垂著,像是一個大傘蓋。下起雨來,只聽得雨點子打得葉子噼啪亂響。日頭晒時,一縷縷細碎的陽光篩在地上。正是槐花季節,樹上開得白花花的,滿院子噴香。場院裡很靜,蜜蜂在樹上嗡嗡叫著。風吹過來,枝頭微微搖動,颳得槐花一顆顆飄落在地上。樑斌《播火記》

桑樹  就在這土崗子的正脊樑背上,長著一棵老桑樹。這棵桑樹有多少年了,誰也不知道。只見它又粗又高,樹身子彎彎曲曲,樹腦袋只剩了半個,好像一個駝背的老人,傴僂著身子,歪著頭站在那裡。走近了,就見樹皮裂開來,渾身是疤,露著白光光的身子。雖然這樣,它每年還是長出又肥又大的桑葉,結成又紅又甜的蕙子。

                 方紀《老桑樹下的故事》

橡樹  路邊上立著一棵橡樹。它大概十倍於成林的樺樹的年齡,比它們粗十倍,高兩倍。那是一棵大樹,它的腰圍有兩抱大,顯然好久以前它的一些杈子已經摺斷,它的皮上也出現出了瘢痕。它生有不勻稱地伸出的不好看的大胳臂,又生有多結節的手和指頭,它像一個古老的、嚴厲的、傲慢的怪物一般站在含笑的樺樹中間。只有點綴在樹林中間的死樣的、常綠的樅樹,還有這一棵橡樹,不肯對春天的魔力屈服,既不注意春天,也不注意陽光。

           (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作者郵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