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我與地壇》(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師隨筆)

來源:才華庫 2.39W

     前幾天,又讀了幾遍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這一讀,勾起了我許多相思,溢位了無數眼淚。樸實無華的文字,真切實在的情感,讓我不能不想起家人,想起過世的父親和母親,想起我們常談的“母愛”和“孝道”。

重讀《我與地壇》(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師隨筆)

                         生活:平凡而實在

    文章先從作者與古園的緣分寫到古園本身,寫到他在這裡的思考以及從思考中得到的對生命的感悟。

    “我”為什麼要去地壇呢?因為地壇與“我”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這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經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我”在殘疾之初,悲痛欲絕,感覺前途渺茫暗淡,以致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沒想到偶然走進了古園,頓生同病相憐之感。這荒蕪冷落的園子正是“我”悲苦命運的寫照,讓“我”得到了一絲慰藉。這座古園映照了“我”的生活,彷彿能感知“我”內心的苦痛和迷茫,園中那些荒蕪冷落卻並不衰敗的景象給了“我”生命的啟示。

    大家知道,史鐵生是在最猖狂的二十歲年齡上下不幸癱瘓的,其苦痛是無以言說的。面對泡了15年的古園,他思考了些什麼?第一,身體殘疾了,生命是不是就終結了?是不是就要一死了之?第二,我為什麼要出生?第三,我應該怎樣生活?作者“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幾年”,最後終於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既然如此,那該怎樣活下去呢?洋溢著頑強生命力的古園讓作者感知到了對生命的熱愛和眷念,擺脫了生與死的糾纏,從而從殘疾自傷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作者具體刻畫了哪些景緻呢?寂靜卻安詳的石門中的落日,蒼涼卻張揚著生命多姿多彩的高歌的雨燕,似乎講述著青春童話的雪地上孩子們的腳印,還有蒼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以及秋風裡落葉的味道……這些對古園的具體而形象的描繪,細膩深刻,寫得深沉而又令人心碎,執著而又引發人們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它們雖然生長在這落寞的園子中,卻都顯示出了頑強的生命力。正是這並不衰敗的園子中時時處處洋溢著的生命的律動,包孕著難以言說的永恆與瞬間、古老與新鮮、沉靜與湧動、博大與纖細給了作者強烈的心靈震撼,引發了他對生命的長久的思考。

    《我與地壇》的後幾節裡作者還寫了幾個和他有幾分相似命運的人,也多次說到關於生命和命運的理解。有堅持練聲、聲音還算不錯的高聲歌唱的青年,有從青年跑到中年、終於引發專業人士感嘆的想改變命運的長跑朋友,還有一位漂亮但卻弱智的姑娘……他們都和史鐵生的命運或客觀或主觀的相似。他於是感嘆:“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於是,他“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需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為什麼要活下去試試呢?好像僅是因為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麼損失。說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作者經歷了種種磨難,見識了並不完全相同的各種不幸人生,想到世上並不是他一個人殘廢了,想到身體健全的人生活和工作上的不順可能更是難受,史鐵生終於“悟道”,知道了人之所以恐慌原來是有慾望,人之所以不滿足原來是因為慾望沒能變成現實。他感嘆,“別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慾望。所以那您知道,消滅恐慌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消滅慾望。可是我還知道,消滅人性的最有效地辦法也是消滅慾望。”我親愛的朋友,當你讀到這些從心海最深處發掘出來並無私奉獻給你的文字,你的內心難道沒有為之感動,甚至戰慄?難道沒有驚訝世上居然有如此樸素和坦誠的告白?在這裡,史鐵生的語言是質樸的,質樸得有如他殘疾的身軀毫不掩飾;史鐵生的心思是坦率的,坦率得絲毫不避嫌他人的苦楚和殘缺。他毫無顧忌地把自己真實而難得的人生感悟赤裸裸地撕裂開來展示給了大家。然而,正是這樣質樸而坦率的心靈告白,正是這樣真切而近乎頹廢的赤裸展示,才讓我們這些在大千世界中奔波勞碌的凡夫俗子震撼和反思,才讓那些沒經歷過什麼風雨的家鴿乳燕體驗出了世事的艱辛和無奈。

    是的,我們生活的世界絕不會是風平浪靜的。路遙的長篇代表作是《平凡的世界》,十多年前我曾寫過一篇小文叫《有風的日子》,影視明星張國立也表演過所謂的《大生活》,“平凡的世界”也好,“有風的日子”也罷,都是說我們實實在在過的就是“大”生活:吃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說的是張家長李家短。既然來到世上一遭,那些不能由我們決定和選擇的東西就讓它隨風西去吧。我們要做的是,來的時候是赤條條的,去的時候呢?是萬年遺臭,還是百世流芳?是碌碌無為,還是奮發作為?《千字文》中說,“尺璧非寶,寸陰是金”,看來,實實在在的生活,踏踏實實的前進,恐怕也是上帝給我們安排好了的。

                            母愛:深沉而偉大

    作者愛地壇,更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尤其是在體會到母親難言的痛苦和無盡的關愛之後。

    開始,作者是不理解母親的,只是時時刻刻在想著自己不幸的命運;等到真正讀懂母親,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時候,母親卻永遠離開了他。此時,作者才對母親重新審視,才對母愛有了細心的體察。

作者表達的對母親的愛是深重而沉痛的。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因為她有一個長到20歲忽然截癱的兒子,儘管她情願癱瘓的是她自己。

我們一起來讀讀文章是怎樣描寫的:

    “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會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得給我一點獨處的時間,得有這樣一個過程。”“每次我要動身時,她便無言地幫我準備,幫助我上了輪椅車,看著我搖車拐出小院”。“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待她再次送我出門的時候,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我說這挺好。’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母親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

    朋友,當你讀到這些話語的時候,你想到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嗎?你看到了母親無言的理解和無可奈何的準備嗎?你聽到了母親自言自語似的痛苦嗎?

史鐵生的母親面對倔強而殘疾的兒子,她只好默默地承受,用無私的母愛包容著兒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痛苦而還不省事的兒子早點走出那可怕的陰影。但她終於沒能等到。兒子成功之日,是多麼渴望母親能和她一起分享。遺憾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作者再也無法報答母親的哀痛是可想而知的。母親當年到古園中找“我”的時候,為了顧及“我”自私而脆弱的面子,有意識地不讓“我”發覺,而“我”卻似乎故意躲進密密的矮樹叢,“她一個人在園子裡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而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於是,作者又搖著輪椅來到古園,他反覆地想,為什麼母親不能再等兩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痛悔自己早日的不省事。他反覆想著同一件事,就像他當初反覆思考生命與死亡一樣:母親已經不在了,這也是無可辯駁的事實。這時候,母親的明智與痛苦,深沉與偉大,才在他心中“滲透得深徹”;母親那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在作者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從而使他對無私的母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對生活,對未來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讀到這兒的時候,我的鼻子不禁一酸:這分明就是偉大的母親的塑像啊!這是母愛無私,偉大,深沉和痛苦的縮影啊!我的母親似乎沒有史鐵生母親那樣明智和富有遠見,只是一位除了自己的名字認不了幾個字的農村婦女,當年我不爭氣沒能應屆考上大學,她很不樂意花錢讓我復讀,說不如把錢拿來蓋房學手藝賺錢娶媳婦。我那時很氣她的話,認為她目光短淺鼠目寸光,認為她並不真正關心兒子的前途命運,只是吝嗇她的可憐的錢財。當四年前才六十出頭的一直病怏怏的母親在父親離世兩週年之際就緊跟而去之後,當我自己的兒子也一天天大起來的時候,我終於才明白,這世界上有哪一個狠心的母親不想自己的兒子平安幸福的呢?我想起了讀高中時一到週末母親總要想法給我弄大塊的回鍋肉解饞,想起了母親總要反覆叮嚀的“注意車子”“放假了就回來”,想起了因我的叛逆和無知寒假不去補課而導致的母親的絮叨和無奈,想起了我工作後母親每到春節就盼著兒孫回家團聚的已經渾濁不清的眼神,想起了母親去世也要堅持等到兒孫到堂才閉上眼睛……這一個個的鏡頭,一件件的瑣事,有幾個兒女從來沒有碰到過呢?又有幾個兒女從來沒有埋怨過呢?在甘肅蘭州城黃河岸邊中山橋附近,有一座“黃河母親”形象的雕塑。今年暑假旅遊到了那裡,我們要兒子在那兒留影,因為暈車,因為太陽,因為人太多要排隊,他很不情願,扭扭捏捏,最終沒拍成。是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哪怕是生氣罵了他打了他,也不忍心讓他掛著淚珠過夜,不是這個就是那個大人總要想方設法讓他快點忘記苦痛;他雖然不至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沒有想要什麼就能為所欲要,但確確實實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什麼是艱辛,十來歲的孩子也不可能深思過什麼是母愛。他哪裡能知道,不僅僅是兒行千里母親才擔憂的,哪怕是一次意外的摔跤,一聲偶然的咳嗽,一句不經意的氣話,都是會讓母親擔驚受怕的啊,都是會讓母親絮絮叨叨的啊。

                          孝道:萬年永存的人倫

    也許你是經歷了世紀風雲的耄耋老人,也許你是當年變革之初的先行者,也許你是無所畏懼的時代弄潮兒,也許你是不諳世事的毛頭小子,但是,不管你多大年歲、經歷了多少世事,你可曾想過葉落歸根或飲水思源?你可曾想過感恩帶你來到世上見識人生百態、遍嘗五穀雜糧的父親母親?朋友,千萬不要埋怨父母的淺陋和無能,千萬不要怪罪父母的狠心和自私,千萬不要忘記多彩多姿的世界就是因你而生!

    我們中國人常自詡文化源遠流長,說影響世界最大的人是孔子,對世界貢獻大的學說是儒學,說什麼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我們又有幾個人去認真體悟了老祖宗遺下的瑰寶呢?《論語》的開篇就講的是如何做學問,緊接著告誡我們的就是做學問先要學會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孝道:“有子曰:其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些話,我們讀了幾十年書的人未必知道,未必真正理解,更談不上“身體力行”。古人還有一副對聯是說孝道的,實在是精闢而又實在:“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我們之所以有“重男輕女”的陋習,原本是為了“養兒防老”,如今這世道,能“防老”的兒子似乎越來越少,“啃老”的不肖子倒是越來越多,真正有心竭力孝敬老人的,更是少之又少。--當然,那種偷搶盡孝的,已違背了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只能是“臥冰”“割肉”般的“愚孝”,不足效仿。

    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時,孔子說“色難”。孔聖人認為,遇有事情,年幼的去操勞;遇有好吃的,先讓給長者,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有孝心。最難得的,是能始終如一地對老年人和顏悅色。父母因各種事務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因步入中年而莫名發怒的時候,因年歲已高而力不從心的時候,請你多想一想他們給你的幫助和快樂,多體諒體諒人生輪迴老者也會像小孩般淘氣和任性。請你千萬不要像皋魚一樣,少年時遊學沒能在跟前侍奉父母,後來想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而慢待了父母,忙著和意氣相投的朋友交際而忘記了父母,等到壯志既遂、閒心已收之時,才想起父母的艱辛與苦楚,要報答,他們卻已駕鶴西去。這就是“年年歲歲有今朝,一去不返是至親”啊。

 

孫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