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3.28W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精選6篇)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 篇1

我們都領教過“寒冬”的淫 威。然而,濟南雖位“在北中國”,冬天卻非但沒有一副嚴酷的面孔,反倒是那麼笑容可掬,“慈善”可親。讀罷老舍的名作《濟南的冬天》,印象是如此的鮮明。

作者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北平度過的,20年代至抗戰前夜,他執教於英國倫敦大學和齊魯大學、山東大學。北平、倫敦、濟南,先後成為老舍生活之舟的三個主要停靠站。因此,他獲得了評判對比的資格。“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如果“不颳風”,便堪稱“奇蹟”,那麼“沒有風聲”就應是“奇蹟中的奇蹟”了。作者對濟南冬天“沒有風聲”,感受這麼深切,是不難理解的。當時,作者是從霧都倫敦回到“響晴”的濟南的,這就不能不在心理上形成又一個強烈的對比:“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為了強調這種異常鮮明的感受,作者繼而就將“熱帶的地方”同“北中國”的濟南作了第三個對比,以熱帶地方日光“毒”得“叫人害怕”作反襯,突出了濟南的冬天能有“溫晴的天氣”之可愛。至此,既有“奇蹟”,又有“怪事”的濟南,其暖冬的特點已經躍然紙上,未措“慈善”之辭而已見“慈善”之狀。

順著“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條主線,緊扣著“山”和“水”,作品接著鋪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

第一幅是小山搖籃圖。作者先為讀者勾勒了一個“理想的境界”:“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何等恬靜,靜到壓根兒“沒有風聲”;又何等明媚,全在“天”底下,真正是“響晴”。難以想像這是北中國的冬景,但這卻是濟南真實的冬令。“寶地”的“出奇”之處便在這裡。然而,作品的“出奇”之處,卻是在引出“山”之後對“山”的描摹上。在濟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對這樣一個地理環境,作品只用一句話就寫準了:“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也便是濟南出現暖冬的地理原因。作品點出這個原因,用的不是學者的口吻,而是文學家新巧的比喻:“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躺在搖籃裡承受母親的慈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呢:“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一幅“小山搖籃圖”竟然蘊含著感人的脈脈溫情。就憑這種體貼入微的撫愛,濟南人也要不但“面上含笑”,而且心中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的:“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雪後初晴的美景是第二幅畫面。除了風,嚴酷的冬天還要憑藉雪來向大地施加淫 威,增添寒意。然而,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因為那只是“小雪”,連“矮鬆”都罩不住,反而由於白雪的襯托顯得“越發的青黑”,僅僅在它的“樹尖”上才“頂著一髻兒白花”;小山也只是“山尖全白了”。如果濟南不是暖冬,能見著這“最妙的”雪霽晴巒圖嗎?更令人擊節稱奇的,是小雪給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了。而且全白了的山尖“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竟還有“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直“羞”得薄雪“微微露出點粉色”呢!可以說,雪後的濟南格外秀麗了。這真是一幅動靜相間的水墨淡彩啊!

文章的最後一段承接前文,在寫了“山”之後,開始寫“水”,從而展開了剔透玲瓏的第三幅畫面:空靈水晶圖。濟南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湧出,噴湧如沸,水溫恆定為18℃,所以隆冬季節,泉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也是出了名的。因此,作者就借“水”來寫出濟南冬天的“暖和”:“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藻上冒著點熱氣。”在作者筆下,這樣的水豈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垂柳也人格化了:她“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作者的手法實在巧妙,在這裡他沒有直接寫天氣的“暖和”,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這水,這綠藻,這垂柳,都楚楚可愛,你還能不說濟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嗎?就在讀者品嚐這綠水垂柳,餘意未盡的時候,作家的視線又轉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藍汪汪”的天渾然一體,“整個”地成了一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藍水晶”裡,還“包著紅屋頂,黃草山”,一幅鮮麗的水晶圖令人耳目一新,心馳神往。這樣,作者就從水寫到天,以至概括了整個濟南,與首段那句“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照應,寫下了珠落玉盤般的結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呈現了:濟南的暖冬慈善若孃親,可愛似少女,清亮賽水晶!

文章本是有情物,要讓讀者感動,首先要作者情真意摯。老舍對濟南冬天的一往情深,處處流於筆端,溢於言表。“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用這樣的句式,既寫出了個人的獨特感受,又顯得語意懇切,為全文“一錘定音”。“請閉上眼睛想……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誘,一點沒有強加於人的語勢。“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這是流露真情,惟恐讀者不信的口氣。“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以情動人,令人如同身臨其境。“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由於對濟南,對嬌媚得似乎弱不勝衣的小山充滿著熱愛,這裡簡直是用一種祈求的口吻了。

“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測,又是同讀者的商討。“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後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沒有忘記忠實的讀者。文章通篇注意閱讀效果,娓娓道來,情懇辭切,猶如與不見面的讀者促膝談心一般,不時在進行著感情上的交流。這樣親切的文筆,使人們對濟南“慈善”的冬天倍感親切。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 篇2

文章的開頭,作者便將他曾居住過的北平、倫敦與濟南的冬天比較,由北平的風、倫敦的霧、濟南的溫晴得出濟南是塊寶地的結論,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接著作者又將我們置身在那有山有水、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的老城風景裡,讓我們不禁要想像那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的理想境界。在春意中作者又推出了小山,冬天特別可愛的那一圈小山,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而且還在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通過比喻、擬人,作者將濟南的小山寫活了。而後,作者又提起濟南的人們。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不知不覺地想起: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即使濟南人的企盼不能馬上實現,他們也不會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作者通過描寫濟南人們的心理活動,將自己、將他們對溫暖如春的濟南冬天深厚的愛表達了出來。

小雪在濟南的冬天裡是最妙的景緻。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作者將一個具有鮮明色彩層次的畫面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在這個畫面中,不僅有白色的山尖、還有像日本看護婦的矮鬆、帶水紋的花衣。更美的是伴隨作者細緻品味和體會而得到的靜中動態:這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啊,一幅栩栩如生的濟南秀氣小山的雪景印在了我們的心裡。

然後,作者有意將讀者的視野引向濟南更廣闊的天地,簡練的幾筆,繪出了他稱為唐代水墨畫的濟南遠景,使得這幅濟南冬天春之圖毫無累贅之感而更簡潔、更清晰。

有山就有水,濟南的水又是怎樣的呢?在文章的結尾,作者緊扣全文主旨做了回答: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真是一潭呼之欲出的春水啊!於是,紅屋頂、黃草山、白雪松以及綠水藍天組成了濟南冬天的山水畫。試想,這幅圖哪裡又會是冬天的呢?

老舍的千字文章飽含深情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似春的冬季。讀了它,我深深地感到,濟南的冬天是關不住春色的!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 篇3

《濟南的冬天》的繪畫美

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像,使讀者的頭腦中產生具有光、色、態的具體形象,這就是語言的啟示性。《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正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這種語言的啟示性,在讀者頭腦中喚起對光、色、態的豐富聯想和想像,形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圖畫。

老舍先生是如何調動讀者的聯想和想像,使《濟南的冬天》具有繪畫藝術的特色呢?

第一,運用色調的對比烘托形象。

老舍先生以“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引發讀者的想像,讓讀者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朔風怒號、天寒地慄的蕭條畫面,用這幅畫面中的“寒”色襯托濟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調動讀者的想像,使讀者彷彿看到了一幅倫敦灰霧慘淡的陰鬱圖畫,用這幅畫面中的“暗”色襯托濟南冬天的“明”色。這還不夠,作者還讓我們看了一幅熱帶地區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畫面,再用這幅畫的“熱”色襯托濟南冬天的“溫”色。正是用了色調和對照,用了繪畫藝術的“以色賦形”的烘托方法,作者將濟南冬天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畫面勾勒了出來。

第二,從紛繁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加以突出的表現。

這是山水畫法。描繪濟南的大地,老舍先生所用的正是“以大觀小”的中國山水畫的構圖取景方法。作者展開想像的翅膀飛上濟南的雲天俯瞰大地,然後對濟南大地作了簡筆的寫意描繪。畫城,不畫它的東西南北,“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濟南城中的山)。一些瑣碎的細部都被略去了,畫的只是冬天濟南城秀美的睡態,留下充分的餘地讓讀者去聯想、想像,進行藝術的再創造。畫山,不畫它的上下左右,“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一起筆就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徵,緊接著就引導讀者展開藝術的聯想和想像:“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借這種聯想、想像,使畫面活靈飛動起來。畫人,不畫人的男女老少,不但如國畫一樣略去耳鼻眉目,連形體也完全略去,而只畫了濟南冬天人物情態的最主要的特徵:“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與山,渾然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

第三,精心設計景物和構圖,層層展現景物形象。

繪畫是“空間藝術”,須將空間並列的景物按照美的原則加以巧妙的佈置。這種繪畫的技巧,老舍也用到他的散文中去了。如果說第二段畫的渾然一體的濟南大地是一幅寫意畫,那麼第三段畫的美態紛呈的濟南雪景則更接近於工筆畫。

作者依山寫景,通過寫美的小山各個細部的雪光、雪色、雪態,畫出了小山的秀美。在藝術結構上取了兩層佈置。先進行工筆的分筆描繪,從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一步步地細看,一筆筆地輕描:它是白的,“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它是銀的,“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它是彩色的,“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是它的色,“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是它的態,在色和態的描繪里寫出了靜中的動;它更有世上最動人的容色,豔豔夕陽的斜照下,它像少女一樣“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畫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筆一景,一景一態。這一段分筆描繪,從方法看是用工筆,從意境看依然著力於寫意。中國繪畫講究“氣韻生動”,分筆描畫的雪景,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動的。一連串的動詞,將讀者帶入聯想、想像的意境,讀者所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光、色、態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雪的內在的美。作者所創造的,正是“氣韻生動”這一繪畫藝術的最高境界。

正是為了讓這種畫境更完美,第四段作了雪景的第二層描繪。在分筆勾寫後總繪雪景,將古老的城,城內,城外,山坡,村莊,整個大地放入雪景之中。結句直接點明:“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第四,突出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喚起讀者類似的體驗,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濟南稱泉城,水是有名的;濟南的水來自大地的深處,浩浩蕩蕩,一年四季奔湧不息,這樣美的形象如何畫出?作者捨棄了濟南冬水的種種表象,借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去概括水的鮮明形象,在鮮明的形象中深入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先是著力渲染了濟南冬水的“綠”,一連串五個“綠”字,作者描寫的是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托出的卻是水的綠。讀著這些綠萍、綠藻、綠柳,我們會自然聯想到滋養出它們的水,感受到蘊蓄在濟南冬水裡的綠的精神、綠的生命。接著著力渲染了濟南冬水的“活”。水流的一切細節乃至具體形態都淡化了、消失了,留在筆端的,只有水的那股蓬勃的生機:“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這已是感情化的水,藝術化的水,是老舍先生以畫家的眼睛觀察景物所得到的獨特的印象。在平面的繪畫藝術中,為了表現出水的特有的態、特有的勢,流水就完全可以流向空中,流到天上去,這不是出色的繪畫藝術又是什麼?結尾處,作者又在水色、水光、水影之中,用了全篇最鮮亮明麗的色彩給泉城留下了一個美麗的倩影:“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最後要說的是,無論從立意看還是從構圖、筆勢看,本篇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陽光、山川、人物、白雪、綠水,各物各景所表現的都是“暖”這一個字。繪天繪地,繪出了這幅山水圖的大布局;寫雪寫水,寫的是這幅圖的特定細部,而且由天上的暖陽畫到暖陽照耀下的暖城暖山,就山而描出山上的雪,由雪而引出雪中的水,筆勢順暢,一氣呵成;老舍真是一位丹青高手。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 篇4

修辭之美

1、用對比凸現濟南冬天的天氣特徵。與北平相比,濟南的冬天是沒風聲的;與倫敦相比,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與熱帶相比,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最後的對比是濟南冬天的總體特徵,後文的山水的描繪均是圍繞這個特徵來寫的。

2、用小搖籃來比喻濟南城周圍的那圈小山,並把小山當著人來描寫。你看,“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自然會使讀者想起嬰兒在搖籃裡的情景,那是怎樣溫馨的一個畫面。嬰兒除了母親的懷抱,還有哪裡抵得上搖籃的溫暖舒適呢。這些小山就象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呵護著小小大的濟南城。不是嗎?

3、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小雪覆蓋下小山的風韻。“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教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此句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山們穿著一道兒白的雪和一道兒暗黃的草色裁剪成的花衣,而且這花衣還在不時地隨風飄動,在飄動中怎能不引起讀者的懷想,那就是要看一看他或她的肌膚,那肌膚是什麼,它不由得使人想起那暖暖春色,那嫩綠的小草,那點綴的野花。再如,“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它寫出了黃昏時山上的薄雪在夕陽照耀下的羞澀情態,將特定時候的景物神韻盡收筆端,令人歎服。等等。

句式之美

1、對仗工整中富於變化。開頭的一、二句就是這樣,先用兩個“對於”各自引起一個較長句子,形成了長句的工整對仗。同時,在這個較長句子的內部又有變化,例如作者用了“像我”這樣的短句,突出了“我”的感受之強烈。

2、全文以短小句式為主,如“古老的濟南,城內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名手畫吧。”再如“這塊水井,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向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它體現了節奏明快之特徵,而這正與文中景物的清亮秀麗格調相符合。

情感之美

字字句句無不浸透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有直接表達的,如“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再如,“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但是,文章更多的是將情感寓於具體景物或境界的描繪之中。舉例略。

風格之美

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如“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再如“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作者總是以商量的口吻來描述濟南冬天的情景和述說自己對濟南冬天的感受,即使是直接讚美也顯得親切自然,水到渠成,這種風格顯示了作者寬厚的胸懷和從容的心態。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 篇5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賞析】這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可愛、慈善。生動而巧妙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

(“小搖籃”的“小”正照應了小山的“小”。“安靜不動”是寫神態,“低聲”是寫聲調。這兩個修飾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著催眠曲的情態,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2.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賞析】“慈善”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態度仁慈謙和。這裡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3.樹尖上頂著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賞析】“頂”字準確而形象地描繪了樹尖上覆蓋著一點兒白雪的位置、形狀和情態。 “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鬆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土)”的比喻;“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形象而貼切地描繪了小雪下矮鬆的秀美情態。

4.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

【賞析】“像我”獨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濟南的冬天和“我”心中的冬天實在大不一樣,使文中的描寫顯得親切而真實。

5.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賞析】“風聲”二字用得十分準確,“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呼嘯的寒風,準確地寫出了濟南冬天裡風的輕柔。如果說成是“沒有風”,與實際情況不符。

6.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賞析】“晒”“睡”“醒”等詞語的準確運用,烘托了一種安閒、舒適、溫暖的“理想”境界。這裡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老城靈性,體現了老城溫暖可愛的特點,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把老城給寫活了。

7.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賞析】“鑲”的意思是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這裡的“鑲”形象地描繪出了白色的山尖連線著藍天,就像是一道銀邊圍在藍天邊緣的秀美景觀。

8.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

【賞析】暗”是色彩不鮮豔、沒有光澤的意思。“暗”字準確地繪出了山上的枯草冬天裡失去光澤的枯黃顏色。

9.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賞析】“穿”字既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帶水紋的花衣”這個比喻傳神地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滿了動態的美。

10.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賞析】“更美的山的肌膚”可理解為春天來臨後那滿山的花草,表現了人們對春天的憧憬,引人遐想。(補充:這—聯想與第2段兩個“也許”的幻想照應)

11.等到快回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賞析】“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方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夕陽與白雪交相輝映的嬌美情態。

1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賞析】兩個“臥”字用得準確、傳神,擬人的手法描繪了村莊,寫雪,寫出了狀樣、情態,一幅安適、恬靜的美好境界,抒發了作者對下雪下濟南美景的喜愛之情。

13.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賞析】“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而這樣寫的目的,更是為了寫“綠”,寫“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

14.賞析“空靈的藍水晶”這個比喻。

作者將天光、水色、綠影融為一體,用“空靈的藍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淨的濟南,描繪出濟南的冬天鮮亮明麗的色彩。同時,這個比喻也扣住了濟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為晴,天空藍汪汪的,才像塊“藍水晶”,空靈的藍水晶這一比喻略去了水的表象,而只見水的本色。

老舍《濟南的冬天》賞析 篇6

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裡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並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賞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在文章中,作者通過巧妙運用修辭格,完美地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冬天的濟南的不同形態。

比擬在這篇文章中運用得比較多,突顯了景物的特徵。

①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上例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細緻地描摹了景物的姿態:“晒”摹寫出濟南老城閒適的姿態,似一位老者安靜祥和、與世無爭;一個“睡”進一步深化了老城的這種悠閒。連用兩個動詞 ,把老城的閒適姿態摹寫得自然貼切。此句中,還使用了反問。反問也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方式,運用反問可以加強語氣,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表達力。這句用商量的口吻,讓人倍感親切,好像是與讀者面對面的交談,又像是在徵求意見,但答案是不言而明的,飽含了作者對濟南冬天深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作者用反問句而非一般的陳述句,增強了語氣,使感情得以完整抒發。這一句還有迭現辭格,用“一個老城”“有山”、“有水”組成的迭現把讀者引入作者所描繪的境界,作者從上方俯瞰,勾畫出一幅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

再如:

②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③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上兩例中,作者運用比擬直接描繪出景物的神態和心理,例②中“圍”展現出小山與濟南城親密依偎的情態;“放”表現出了小山對濟南城的呵護和憐愛之情;“說”更是把小山寫活了。連續用三個動詞,逼真地表現了小山對濟南寵著護著的情態,突出了小山對濟南城的誠摯之情。例③中“不忍”使水人格化,把水寫得脈脈含情,水的心理和神態得以完美展現,水給他物以美的享受,同時,其他的東西又來襯托水的清澈,讓讀者真切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和諧之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