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來源:才華庫 2.16W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融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融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生活放大鏡小組供稿)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日益發展,我們與國際社會的接觸也日趨頻繁。作為首都的北京就必須要面對日趨嚴重的城市國際化問題,可以說北京的形象就是中國的形象。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小組決定研究在京外籍人員的生活情況,考察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受教育情況以及享受社會福利的情況,以發現北京在對待外籍人員的方式上是否存在不足,從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為北京的國際化日趨完善貢獻出一份力量。

我們小組利用一週的時間,走訪了北京的幾處比較有名的外國人聚居地,畫素有韓國城之稱的望京,有外國人必去之地秀水街,還有外國人聚居地五道口、芍藥居等。這一週的調研並不能使我們完全瞭解在京外籍人員的生活情況,但卻讓我們有了大致的瞭解,有了與外國人更多接觸的機會,讓外國人們知道北京歡迎他們,北京在為他們營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在此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生活放大鏡”實踐小組一行五人,不僅收穫了對此課題的深入認識和理解,更磨合了一同生活的我們五人之間的感情,強化了我們之間難能可貴的友誼。

第一次的小組討論,主要關於此次實踐的總體方向和行動步驟。我們五人相約相聚在七月的一個晚上。當我們心情激動的期待著假期短暫分別後的第一次的相聚時,我們都無比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討論當初我們一起選定的課題。記得當時確定課題的時候,當我們仔細研讀學校發下來的材料和提供的課題時,我們五人竟一致對“外國人在中國”這個課題感興趣,十分默契地寫下了同一個標題,於是毫不費力的確定下我們期待已久的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儘管此時的虹遠樓已經冷冷清清,儘管此時的樓道里空空蕩蕩,儘管原本熱鬧的宿舍現在安安靜靜,我們還是耐心等待這個不尋常的夜晚的來臨。為了我們的實踐,兩名組員放棄了和家人的團聚從南方坐火車趕回學校,一名組員更是放棄了休閒的假期從短暫的旅行中返回,大家或多或少都犧牲了一定的休息時間。當宿舍的門一次又一次被推開,我們欣喜的迎接著一位又一位組員的歸來時,我們的討論也漸漸熱鬧激烈起來了。當晚,我們圍在一起討論到深夜,虹遠的寂靜被我們一次有一次的歡笑聲打破,每個人都對實踐的過程提出無比多的建議,展開了無比多的遐想,以至於我們決定在那一週就開始第一次的實地調研。

第二天,我們就繼續緊鑼密鼓的展開了接下來的工作――設計問卷。一大早,我們五個人便開始了今天的程序。為了能夠高效率的設計出一份短小精悍又具有含金量、能夠覆蓋我們所調查的內容的問卷,我們每個人都絞盡腦汁、集思廣益,過程中,我們不僅參考了之前做過的問卷的問題形式,還上網蒐集了問卷問題的規範格式,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追求著精益求精。期間迸發出的思維火花,還有時不時的問題討論,讓這個上午過得如此之快。安靜的時候只聽見噼裡啪啦的鍵盤敲擊聲,以致不知不覺到了下午一點多。為了思路的連貫,我們的午餐都是外賣的形式草草解決。最終我們出了五份(共六十多道題)問卷。休息片刻以後,我們立馬投入到下一步的程序中。又是一個忙碌的夜晚,我們相互交換問卷看著,從中精挑細選綜合了十個問題,又字字斟酌確保語言的準確性,仔細考量著語句的一點一滴,還對一些問題的選項設定爭吵起來,當然這一個個小插曲讓我們最終出了一份完整的問卷,但這並沒有結束。考慮到我們發放問卷人群的特殊性,我們決定將其翻譯成英文。於是我們合理分工,在設計出英文版的同時對中文版進行頁面設計和美工,新增上學校的標識,使得問卷看起來專業又規範。幾乎一刻不停得忙了整整一天後,終於,我們的成果出來了。我們對著電腦反反覆覆欣賞著我們的問卷,滿心歡喜的欣賞著修改過無數遍的電子版終稿,並暗暗期待遐想著一個個拿到問卷的被採訪者。

又經過幾次小的協商討論之後,我們決定心動不如行動,將實踐落到實處,開始我們第一次的實踐奇遇記。穿上隊服,拿上隊旗,背上列印的三百份問卷,帶上相機,以及各種紙、筆、筆記本,一行五人來到著名的外國人聚集地――秀水街。剛見秀水街三個大字,我們就看著一批批的外國人從大巴中下來進到秀水街的大樓裡。信心滿滿志在必得的我們以為今天一定能夠大功告成,將三百份問卷全部分發出去,還隱約擔心問卷會不會不夠,需不需要加印。懷著些許的忐忑和激動我們來到秀水街裡。果然,裡面成群的外國人在購物。可是,當我們拿起問卷準備分發時,卻發現如果發給那些正在興致勃勃購物的人肯定會遭到拒絕,而且還可能會給外國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樣,我們的問卷分發人群出現了問題。於是我們進行了一次緊急討論,決定把目標人群再一次縮小――在門口處休息等待的外國人。開始的還算順利,每次我們一說“Do you have a minute”並拿出問卷時,他們基本上都懂得並接受我們的調查。正當我們順利地發放了快五十張時,卻又出現了問題――門口的人流量並不是很大,大多數人基本上都被調查過了。正當我們四處徘徊尋找新的採訪目標時,更大的問題出現了。一名門口的保安人員走近我們,拿起我們手中的'問卷看了起來,並說:“這是什麼東西啊,社調啊,這個人填完了你們就出去,不能在裡面發,否則把你們趕出去就不好了。”當時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只被他一通話從忙碌的調查中驚醒,當時有種受挫又尷尬的感覺,我們的組員也都比較沮喪,裡面固然是呆不下去了,只能轉移地點。不過幸好組長反應及時,帶著我們來到外面的小廣場和街道上,也有一些外國人能夠採訪,我們才從剛才的陰影中走出來繼續我們的調研。一共三個多小時的問卷發放,還有中間的插曲,期中也不乏被一些人拒絕,被一些人支援,被一些人詢問,被一些人鼓勵。整個過程下來,我們雖然精疲力竭,但是的確收穫頗豐,這也為我們接下來去五道口和望京發放問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除了去外國人聚集地發放問卷調查,我們還希望能夠通過從生活環境方面對在京的外籍人員生活質量進行一次考察。這一次,我們把目的地定在了比較熟悉的芍藥居校區。考慮到外經貿的留學生有很多在此租房居住,也算是外國留學生住宿環境的典型代表。之前由於隊員中有去過留學生家中做客,所以我們並沒有費很多力就找到了留學生聚集的住宅區。同樣伴隨著少量的問卷調查,這一次,我們主要是實地取景,並採訪小區內的保安和中國居民。這次,我們有幸找到了一個正在小區內的亭子裡坐著休息的大媽,她很熱情得和我們聊起來,並講述了她眼中的身邊外國留學生鄰居的一些故事,也帶著我們參觀了整個小區,對於我們的實踐活動非常支援,我們收到莫大的鼓舞,此行收穫頗豐,從各個方面瞭解到了真實的居住環境狀況。為了慶祝當天的成功行動,一行五人還興致勃勃地舉行了小型慶功宴,都說這下有得可以寫了,大家情緒高漲,實踐得很快樂。

當晚,我們就全身心投入地去整理了今天的照片,並分工把當天的收穫記錄成文字,寫下了很多自己的感悟和見解,並結合課題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討論。所有的點點滴滴,為我們的統計和成果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總結的環節了,這畢竟是一個“浩大複雜的工程”,這是我們一手弄起來的實踐,這是我們一起選定的課題,這是我們一起走過的暑假,我們希望能夠把儘可能多的材料和資源彙總,提交一份讓自己滿意的成果。於是我們有一次開會討論了總結事宜。這次,大家表現的非常積極,資料統計,圖片處理,視訊製作,文字撰寫,資料調查等等,大家各自發揮自己優勢,挑選出自己擅長的活,決心為自己,為團隊,為“生活放大鏡”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每天,大家還是會三三兩兩地交流自己的進度,不論什麼時候出現了疑問,總會有人在那裡為你解答。這也是我們從實踐的點點滴滴中磨練出的感情。

“生活放大鏡”小組五人,大學一年,每天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活動,一起出去玩過,一起去學習過,一起聚餐過,但這一次,是我們頭一回一起如此用心的一起進行屬於我們自己的實踐,在假期,一起走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路上,在社會的廣角之下見證著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見證屬於我們自己的回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