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麗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

來源:才華庫 2.1W

充實的社會實踐已經告一段落,你有什麼總結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實踐報告吧。為自己以後能更好的走向社會做準備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美麗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美麗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美麗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1

一路顛頗,幾經輾轉,總算回到了一年不見的家和家鄉。走在昔日熟悉的鄉間小道上,心中滿溢的是喜悅,激動與自豪。我被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震撼。

一.政策效果。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以前村裡的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我們那時侯穿高一點的鞋就會不斷的崴腳,穿平的鞋卻會十分的硌腳,總之是怎麼走都不舒服,騎車就更不要提了。那時侯村裡養雞的特別多,每條巷都堆著滿巷的雞糞,一到夏天更是蒼蠅漫天,臭氣熏天。還有隨意堆放的垃圾堆。我們每天都呼吸著混雜著各種味道的空氣。還有牆上那各式各樣小孩們的“塗鴉作品”。現在回想起來童年是美好的,可是我的家鄉卻也可以說是滿目瘡痍。

而如今,在全國範圍建設新農村的總動員下,通過環境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衛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衛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群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群眾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現在垃圾不隨處亂扔,家禽的糞便也不隨處亂倒,都有了統一的安排和處理。現在到哪都是乾乾淨淨的水泥地,讓人的心情也十分的舒暢。

(三)物質生活得到新突破。以前農村人就只會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吃穿用都很簡單隨便,只要不餓著肚子,不凍著就很滿足了。而如今在中國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農民也意識到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物質水平,開始不斷尋求致富的道路。現在我們村裡不僅發展了養殖業,還有很多小型的鐵廠,煤廠等廠礦,同時給一大批的婦女門提供了就業崗位,現在每家都是兩個人在賺錢,手裡的錢多了,物質生活便有了提高,每天來村裡賣東西的多的猶如趕集似的。什麼餃子,魚,雞之類以前只能在過年吃上的東西現在隨時都可以吃了。穿衣服也開始追求起名牌來。用的就更不用說了,什麼電熱鍋,微波爐之類都上了農民的鍋臺。

(四)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新發展。物質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隨著提高了,以前一到秋收後,不論大人小孩,都是在賭博。現在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夏天晚上在大隊部跳舞,冬天則是扭秧歌,不僅扭正了村裡的風氣,還愉悅了每個村民的身心。

(五)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群策群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群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村領導還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

二.存在問題。

通過本村與其他一些村的對比發現還存在一些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因素。

一是宣傳發動工作不夠深入,群眾認識不到位。主要是宣傳的力度和廣度不夠,再加上當前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沒有具體的標準,從而導致於少數村幹部在認識上存在偏頗,誤認為只要搞好村莊規劃,建成小康新村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群眾對新農村建設還未正確看待,有的認為這是政府的“形象工程”,領導的“面子工程”,誤認為又要搞建立,又要搞驗收。

二是村級積累薄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大多要靠地方財政投入,而鄉村兩級財力有限,有的還揹著沉重的農村債務(如普九欠債、歷年欠款),有的村連村幹部工資也難以正常兌現),部分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但仍然捉襟見肘,特別是諸如公共服務與活動陳地建設就沒有列入發展規劃。

三是勞動力轉移滯後,農民難以“洗腳上岸”。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陽光工程”、農民工轉移培訓和農民知識化工程,培養了一批適應進城務工的新型農民。但其效果仍然很不明顯,所從事的主要行業依然是從事簡單勞動的建築小工、家政服務和製造行業,而且外出務工人員年齡參差不齊,大至60歲,小至15、6歲,究其原因還是現行農民知識化工程不貼近農村,不貼近農民,與農民的需求造成了脫節,因此培育新型農民任重道遠。

四是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嚴重“貧血”,塑造新風貌困難重重。在調研中我發現,農村電話、手機、廣播、電視覆蓋率雖然較高,但農村科技培訓和文化生活相對脆弱,許多設施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使農村文化活動停留在自發的、散亂的、無組織狀態,難以發展壯大。再加上外出務工人員增加,農村基本上在家的是兒童和老人,少數人仍沉迷於“賭碼”等陳舊的習氣主,難以跟上現代文明。

五是村幹部隊伍不穩,後顧之憂難以解決。年輕農民多數外出務工,村裡僅有的幾個年輕黨員主要是復員退伍軍人,存在後繼乏人的問題。村幹部待遇比較值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村組幹部缺乏必要的保障,既擔心退下來後遭他人打擊報復,又沒有養老等社會保障,年輕的村幹部想外出務工、想打工緻富心切。

三.對策建議。

如何調動和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如何引導農民群眾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結合對我村的調研,我提出幾點膚淺的看法和思路:

1、加強村級班子組織建設,提高村級班子凝聚力。一是要從農村黨員中選拔政治覺悟高、致富本領強的黨員幹部擔任主職領導。在對我村調研中我瞭解到,本村之所以班子比較團結、有戰鬥力和凝聚力,在群眾中有威信,關鍵是有一個好的“班長”,村黨支部書記在村組合並前就是我村的當家人,是全縣第六屆專業技術人才,不僅在群眾中有威信,更重要的是能夠為農民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技術和服務。二是要過基層組織“五好”建立等活動載體,完善村級黨組織制度建設,在農村鄉土能人、經營人才中發展黨員,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三是要關愛村組幹部,建議多方籌資建立養老保險基金和年老生活補助制度,解除村組幹部的後顧之憂,穩定農村幹部隊伍。

2、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著重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繼續採取對上爭取、多方籌資的辦法,爭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推進包括末級渠系、農村能源、田間道路、土地平整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在鞏固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成果,全面創新農村公益性服務機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有農村科技服務設施功能,積極探索與農業科研單位和院校的合作,引進適合本地自然資源的“三新”(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專案,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要圍繞全縣農業“34111”工程,大力發展農村中介協會組織,增強帶動、輻射能力,網路更多的農戶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就是要圍繞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不斷拓展增收空間。要引導農民群眾利用現有資源優勢與條件,把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撐;要繼續發展打工經濟,關鍵在於建立健全外出務工的服務網路,為外出務工農民提供法律救助、資訊服務、轉移培訓,為打工經濟創造寬鬆的環境和條件;要結合落實中央農村政策、建設節約型社會,落實惠農政策增收、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增收、科技增收、抗災增收、節本增效增收等綜合措施,不斷拓展農民增收的渠道和來源。

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小康新村。要堅持規劃先行、試點示範、分步推進的原則,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在規劃區內通過整理集聚、拆舊建新、移民遷建等途徑,開展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搞好配套設施建設,搞好村莊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不斷提高居住環境。要開展扶貧開發、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和新型合作醫療成果、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群眾養老等社會保障,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要注重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救助體系建設,關注弱勢群體,實現共同致富。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新型農民。首先,是要加強農民群眾的教育、宣傳與引導,解決好農民群眾的認識問題。其次,是要增強農民致富的本領,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培育儘量多的農村種養大戶、鄉土能人,提高農民群眾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綜合素質。第三,是要圍繞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綜合素質較高的新型農民。通過農民培訓、加強文化等基礎設施和陣地建設,開展農村文明建立活動,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構建和諧農村。

5、推進民主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一是規範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保障群眾“四權”。二是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村級財務依法委託鄉鎮管理制度,健全“一事一議”制度,探索“聯戶議事”、“聯組議事”、“聯村議事”等農村事務決策的議事新形式,把權利交給人民群眾,真正做到事由民理、家由民當。三是各級幹部要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意識,鞏固送政務下鄉成果,強化農村公益性事業服務的質效,提供能夠滿足農民群眾實際需求的實實在在的便民、惠民服務。

四.結束語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的三坮村,一定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十多天的是社會實踐就這樣匆匆結束了,讓我深入瞭解到的是,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去做新農村建設工作,以及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未來農村城鎮化是大勢所趨,順應時代的潮流我們必將有所作為,幹出一番屬於自己,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事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求索背後包含的汗水與智慧,我們應在大學這個舞臺上練就…

關於美麗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2

摘要:近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在家鄉XX縣,通過調查,深入地瞭解了當地農村現狀及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狀況。本文就農業產業化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關鍵字:農業產業化;農村土地緊缺;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增收;新興鄉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xx年溫暖的春風已經悄然吹過我們的臉龐,過去的xx年,黨和國家繼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推進了農村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全社會對於“三農”問題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東風,寒假期間我針對家鄉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做了一次深入細緻的調查,通過走訪農戶、鄉鎮政府,瞭解了農村農民的收入、支出結構以及農村的醫療衛生和教育等的狀況。通過調查走訪,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並就發現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訪問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政府的工作人員,最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報告。

一總況

家鄉XX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是閩浙山地綿綿群山中一顆未經雕飾的天然寶玉,擁有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鬆古平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松陽18xx年來經濟殷實、民風淳樸、社會安寧的社會環境。宋代狀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顧”的衷心讚歎。然而正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封閉思想,讓我縣在全省上下臥薪嚐膽、背水一戰大力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的最早的主體——中小民營企業的改革發展大潮中錯失了不少機會,比起周圍的發達地區,我們落後了許多。在全省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xx年,我縣的人均gdp卻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別是佔全縣人口87.5%的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xx年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60元,而我縣卻只有3209元。

我縣農村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樣本:平原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鄉鎮附近村——城鎮化程序中的;山區村——貧困中的。

根據政府部門的統計報告以及實際調查瞭解,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茶葉、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經成為四個上億元產值的全縣農業主導產業。近幾年來茶葉生產的發展尤為迅速,xx年產值達1.45億。而新建成的浙南茶葉市場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茶葉市場之一,種植茶葉則成了平原鄉如下面要提到的新興鄉廣大農民增收的一個特色產業。

而在中心城鎮附近,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出售所得早已不是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農民也趕著浙江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大潮,許多農民轉為從事工商等產業,有的甚至開始回過頭來投資農業,致力於搞農業產業化,如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等。他們的收入主要是源於經營性收入、創業性收入以及財產性收入。

此外,縣內也有一些山區鄉鎮,其耕地面積少而且土地貧瘠,缺少合適的經濟作物,本身工業又不發達,無法滿足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於是外出務工就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象溪鎮就是這樣的典型。全鄉耕地面積6172畝,而勞動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畝。全鄉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輸出。

二現狀及問題

在實地調查走訪的一些農戶中,有幾位的情況較為典型(調查記錄見附)。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思考,發現了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1.農民對於增收狀況普遍不樂觀,增收的偶然性、風險性過大。

茶農們由於土地有限,無法擴大規模,增收渠道較窄,而且由於產業規模較小,過度依賴市場,而市場價格的漲跌將對其有致命影響。

而從事二、三產業以及外出務工的農民也由於資金、市場、政策環境等對於增收前景抱謹慎態度。

2.教育投資成為一般農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縣通過農村稅費改革,已於xx開始全部免除了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農村行政事業性收費;我縣將從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制度。過去,按一般的農民家庭來算,大部分家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國小或者國中,依賴家裡的省吃儉用尚能基本維持,到了高中階段則不然,在農村地區,一個高中生每年的學費和日常花費需要6000元(調查所得資料)左右。一般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能承擔的最多隻能是一個孩子上高中的費用,並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學,便有很多家庭能經不起(在城市人看來並不算什麼的)重負,

3.因病返貧的情況較為普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強。

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在我縣已經實施一年,一般要求在縣鄉級以上醫院就醫方可憑有效證件報銷一定數額以上部分金額的一定比例。對於多數農民來說,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買些常用藥,捨不得上醫院。醫療保險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而真正去醫院的

農民,一般花費一兩千的,按照規定只能得到一兩百的保險金,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於我縣財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較小,二是以錢定人,農村低保應保未保率高達50%,值得政府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4.農村信用社金融信貸事業發展滯後。調查中,70%(調查所得資料)以上的農民認為“去銀行信用社借款”麻煩或很麻煩。事實上,在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普通商業銀行考慮到向農民貸款數額小、難以集中、償還困難等因素為避免風險根本不向農民個人發放貸款,基本上是“只收存款,不放貸款”的狀況,而傳統的農村信用社由於管理體制落後,沒有有效的針對農民的貸款機制,對農民來說也是“貸款難”,雖然近兩年國家針對這種狀況進行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採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看來收效不大。在農民資金短缺的時候,大部分農民選擇“向親戚朋友借款”或“其他門路自籌”。農民由於“借錢難”,家庭產業化經營發展不起來,致富之路隨之變得曲折坎坷,這也日漸成為制約農村農民家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新興鄉茶葉產業化情況調查

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村稅費改革、鄉鎮財政體制改革、鄉鎮機構改革、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農村醫療及教育體系改革、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以及我省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為目標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這一切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

由於寒假時間有限,而且我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從事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佔全縣從業人員的73.5%,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未來幾年我縣廣大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因此我把對調查的深入瞭解的方向定為前面提到的我縣第一類農村——平原村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走訪了我縣茶葉產業結構調整程序中的典型——新興鄉,並訪問了政府有關工作人員。

1.新興鄉茶葉產業化經營的現狀

新興鄉經過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和篩選培育,形成了以茶葉為主的具有特色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已有茶葉基地一萬多畝,產值0.4億元,高效茶園畝產值超萬元。全鄉90%以上農戶均從事茶葉產業,其中有10%左右的農戶辦起了茶葉加工企業,而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戶更是遍地開花。該鄉的茶青市場xx年交易量達6900噸,交易額4140萬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場之一。品牌意識逐漸深入人心,規模較大的企業普遍重視品牌建設,努力樹立本企業品牌。而在這方面,政府也給予大力扶持,連續幾年投入上百萬打造品牌,松陽銀猴系列綠茶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其系列標準經過多次修訂後,已開始申報省地方農業標準。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從xx年開始起步,運作還比較鬆散。通過茶葉產業的經營,該鄉農民人均收入較之傳統農業有很大提高,達4388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土地問題

全鄉萬畝茶葉基地中,除部分由企業主開發的農業基地外,絕大多數是由農戶自主開發“一畝三分地”而連線而成的“百衲衣”。農戶分散經營,既給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帶來了巨大困難,也嚴重製約了科技推廣和機械化生產,增加了勞動成本。如人工一項開支往往佔一畝綠茶產值的四分之一,而機械採茶則可以提高功效4-5倍。而且分散經營使大多數農戶一戶獨立完成產供銷,無力影響市場供求和價格,導致產業的高風險。而大多數專業合作組織為“公司+農戶”式運作,還未與農戶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經常出現價高時農戶自行銷售,價低時企業又不願按協議價格收購的矛盾。這些也是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民增收亟需解決的問題。

(2)產業鏈問題

全鄉目前的茶葉加工企業由於自身基地有限,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產供銷、農工貿聯結不緊密,導致本身無法擴大規模。其他手工作坊衛生條件差,管理鬆散,導致農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甚至曾為松陽的茶葉品牌抹黑。由於規模的限制,使得該鄉的茶葉加工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許多農戶種植的茶葉均以鮮銷為主,結果把加工環節的巨大利潤送給了外地的茶葉加工產業。而且大多數加工企業由於資金,技術等原因,僅限於初級加工,缺乏精細加工和深度開發,沒有自己的品牌,產業鏈難以延長。另外,本鄉的販銷隊伍量少質弱,農產品外銷多數依賴外地客商。而這本身也是產業鏈延長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能吸收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還能解決土地緊缺農戶分散經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3)品牌問題

打造品牌僅僅依靠政府是不夠的,品牌需要規模化生產,專業化銷售,需要政府、企業、農戶的聯手來打造。而我縣目前雖有銀猴系列品牌,有龍頭市場,但是大多數企業的規模實力都不到要求,又缺少一支強大的農民茶葉營銷隊伍,使得我們的品牌無法很好的統領全縣的茶葉產業,形成群龍無首的局面。

三對策建議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財政力量加大對農村發展農民生活的支援外,更重要的是為做好規劃引導,為農業發展提供體制創新上

的指導與規範,提高農業產業合作經營的組織化程度,為農戶提供有效的資訊,一方面鼓勵農戶轉向二三產業以解決土地分散經營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導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投資本縣第一產業或提供服務,以實現產業之間的聯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勞動力轉移以減少農村人口以解決土地不足問題這兩大解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結合起來。

比如可以組織專業培訓,鼓勵農戶外出開辦農產品專賣店,並通過網路、電視等媒體,藉助茶道文化、茶博會、農展會等開拓品牌,增強本縣農產品的營銷力量。政府還可以與企業攜手,建立權威的農產品資訊網路,及時、準確地向農民提供生產、價格以及氣象氣候資訊,提供中長期市場預測分析,幫助農民按市場要求安排經營生產。

在政府的有效引導下,農戶應儘量加入行業合作組織,通過借鑑周圍地區如金華溫州等地的模式,並結合自身實際總結完善,以推進農業基地的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和農業的'合作化經營,以擴大產業的規模,延長產業鏈。只有通過轉化和加工才能使農產品增值,創造品牌,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而通過加工業以及後續的宣傳銷售等行業也能吸收一部分轉移的勞動力,而這些行業的壯大又能增強我們的品牌實力,真正做大做強名牌產品,實現整個產業的高效益。

農業產業化還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與“科技興農”、“生態農業”緊密結合,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資源利用率。比如可以藉助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在全縣茶葉產量總量擴大的同時進行茶葉產品的深度開發,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茶葉中的特有成分,製成保健品、化妝品及其他相關產品。還應適時調整茶葉種植規劃,實行標準化茶葉基地建設,推廣機械化採摘作業,提高工效節約成本。

四總結

調查的意義在於過程!調查的第一天,父親就對我說。

的確,農村的問題非常複雜,而我所瞭解的僅僅是一些皮毛,而調查的結果對於農村問題本身是毫無意義的,但調查的過程對於我,卻是一種社會的歷練,人生的展拓!

中國目前有13億人口,其中9億農民,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現代化程序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也需要全社會長期的共同的努力。

五參考文獻

xx年、xx年新興鄉農村經濟年報

xx年、xx年象溪鎮農村經濟年報

xx年XX縣政府的工作報告

關於美麗家鄉的社會實踐報告3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朝陽的調查反映近年來的發展面貌,從而體現出朝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生活和經濟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朝陽以後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經驗。併為將來的朝陽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實踐過程:

實踐安排:①從報紙、新聞、網上查詢資料檔案;②走訪個別鄉鎮,調查相關部門;

實踐時間:xx年寒假。

實踐地點:朝陽各鄉鎮及相關部門

2、五年來城鄉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

五年來,我們以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突破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工作全面展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連續兩年保持下降態勢,空氣質量優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還主張還林還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種果樹,城市的綠化建設更是無以言盡。我市還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等殊榮。

3、五年來城市社群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情況: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新改擴建醫療服務用房30萬平方米,覆蓋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縣鄉三級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5、五年來人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心城區、縣(市)區政府所在地、農村非農業人口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436處,徹底結束了重度缺水群眾取水遠、吃水難的歷史。通過專案扶持,有效改善了2萬多水庫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社保、扶貧等工作全面完成預定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4.0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分別實現10700元、4940元和370億元,分別增長18.8%、19.6%和16.8%。

7、五年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哪些改變:生活好了,人民的腰包鼓起來了,不會再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了。在這樣小康生活的基礎上,人們也都開始注重起了精神享受,閒暇的時候打打牌,放長假的時候旅旅遊,逛逛街等等一系列非物質的享受。熱門的思想變了,他們不再只是追求麵包,而是進入了對快樂生活的追求。

8、家鄉養老保險的現狀和養老的方式: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標準提高97元,10.3萬企業退休人員從中受益。農村非企業退休人員也購買養老保險以保險老年的時候能有個生活保障

9、五年來人們居住條件改善情況:城鎮樓房建設顯著增多,城市人口也都搬進了嶄新的居民區。在農村,二層小洋房也越來越多,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質的飛躍。

10、城鄉業餘文化生活變化情況:在城市內,公共健身設施的安裝工作已經完成,大量的健身設施都已投入使用。人民公園已經免費向市民開放,而且有更多的公共場所供市民們活動;在農村個鄉鎮還舉辦了秧歌表演隊,農民朋友們也可以在閒暇的時候出來放鬆一下。

三、實踐結果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朝陽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國民經濟步入快車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朝陽這個小小的城市在黨領導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樓大廈,黑白電視變彩電,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解決溫飽問題,還注重精神生活。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作為一名中專生,這是我進入中專後的第一個假期,而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第一次嘗試在去有意識的完成一個課題;第一次去做一些調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瞭解的事情;第一次體會大家一起用心,勁往一處使,努力完成調查,分析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總之,參加這次社會實踐,這次實踐活動讓我體會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鄉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的日益優越,更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優惠對家鄉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對於自身,不僅豐富了閱歷,增加了經驗,還有利於我們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信朝陽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