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古代小豆包

來源:才華庫 1.42W

古代“小豆包”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古代小豆包

轉眼又到了新生入學的日子,很多學齡兒童都將背上書包變身可愛的“小豆包”。在步入學堂前,家長們一定會為“準小豆包”們打點一番,你一定也經歷了這個過程。但是,你知道古代“小豆包”入學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歲數不限,八歲居多

古代“小豆包”大體在8歲至15歲之間入國小

《大戴禮記·保傅》中記載,古人通常到了8歲就要到外面的學堂學習,而學習的內容大多是道理和禮節。《尚書大傳·略說》中也提到,古代的帝王必須參加大學和國小的學習,13歲或者15歲入國小,學習禮節以及踐行某些義理。一直到明清時期,這個傳統一直都沒有改變,只是不同地區有些許的差別。

明代的太平縣規定民間8~15歲的孩子都要進社學學習。所謂社學,就是地方政府辦的“鄉村國小”。但是,明代的香山縣卻規定:有讀書潛質的8~14歲的孩子才需要入學。

總體而言,8歲的“小豆包”肯定是大多數,比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和宋代文學家蘇東坡等文化名人,都是8歲入學的。

而古代最小的“小豆包”跟如今差不多,也是六七歲。

《舊唐書》中提到,孫思邈7歲入學時,就能夠“日誦千餘言”,說明他7歲入國小,但可能很早就參加了“學前班”(接受家庭教育),難怪當時洛州總管獨孤信也要贊他為“聖童”呢!

最大的“小豆包”可就離譜了。有20歲的,比如明代《莊渠遺書·渝民文》中寫道:“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也就是說,6~20歲的人都可以上國小。此外,北魏人劉蘭更是“年三十餘,始入國小”。

卡恩(卡通主持人):這些歷史名人和你一樣,也是七八歲入學的喲!

家長送學,原因很多

現在的小豆包第一次離開父母時,爸爸媽媽一定會親自送他進入學校。同樣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古代的小豆包也是被家長送進學堂的。當然,送學不止是“送”這麼簡單。

送修束,忙叮囑

首先,家長送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給老師送“束脩”,也就是學費,多少不等。窮人家的“小豆包”少給或者不給,當然,這取決於老師的師德好壞;富人家肯定就要多給一些啦!

另一個原因,家長送學是尊師重道的表現。當著老師的面,家長會叮囑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東漢的魏昭入學時,他的父親就要求他侍奉老師郭林宗,要像侍奉自己一樣。於是,魏昭對郭林宗畢生尊崇,才有了後來“奴婢奉師”和“四煮粥師”的佳話。而東晉名將陶侃之母,送陶侃入學時,則以“少長勤整,自強不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教育孩子要珍惜難得的上學機會。陶侃後來終身好學,以文武兼備的修為,做到大司馬的高位。

東漢時期,魏昭入學場景。(注意人物的髮型穿著等)

父親領著魏昭在學堂門口很嚴肅地叮囑:進了學堂,要像侍奉我一樣侍奉郭夫子,聽到沒?

魏昭第一天入學很緊張,又有些害羞,不敢抬頭,只輕輕說了聲:哦。

郭老夫子在一旁捋著鬍子很滿意。

進快班,小升大

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所頒佈的國小條例規定,國子監實行“三舍升補法”,班級分“外舍”“內舍”“上舍”三種。新生都被分在外舍,成績好的可以升入內舍,內捨生考得好的可以升入上舍,跟今天的快慢班有些相似。而不能進入“快班”的小豆包,將來可能會“留級”。古代沒有中學,所以沒有“小升中”的說法,但是要“小升大”,國小讀完就直接升入太學、國子監一類的高等學府。不過,高等學府是有名額限制的,比如宋代便將大學的升學率控制在50%。

而家長送學,就可以提前跟老師搞好關係,讓孩子進入快班,未來就可以早點參加秀才考試,在年齡上取得優勢,完成“小升大”的夢想。

卡恩(卡通主持人):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也是中國古代的最高學府!

乳名不行,得有學名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幾個名字,小名、大名、諢名等,其中的大名即學名,就是上學時起的名字。

古代兒童的成活率不高,民間家長的識字率也普遍偏低,為了好養活或者叫起來方便,孩子行“命名之禮”時往往先起小名。“古人生三月,剃髮取名”,阿貓阿狗阿三阿四的都可以叫。但“小豆包”要讀聖賢書了,再這樣稱呼,就顯得不那麼莊重了,必須有正式的“名”和“字”才行。

比如我們熟悉的蘇東坡,他在5歲之前是沒有學名的。入學前,他父親蘇洵見他性格隨和,就為他取名為“軾”,字子瞻。蘇洵在《名二子說》中寫道:我為什麼要為兒子取這個“軾”字呢?是怕他將來性格太外向,以此警示兒子不要鋒芒畢露。但性格即天賦,蘇東坡後來還是“滿肚子不合時宜”。這是書香門第起名字的方法。

但是,普通人家的“小豆包”入學時,由於父母沒文化,需要請族中有名望的老年人或長輩給取個學名,也有進了學堂請老師給起名的。

宋代,書院門口,門楣的匾額上寫著××書院

一個母親正準備把孩子送入學堂,但孩子坐在地上大哭,孩子對話泡:我不要叫“二狗子”,會被同學們笑話的……

父親很沒辦法的樣子,對話泡:一會兒請夫子給你起個名字,不要再哭了!

沒有校服,自家解決

《梁祝》大家一定都看過吧,那裡面的“小豆包”個個都穿著淺灰藍色的漢服,讓人羨慕不已,但我要告訴你:史實並不是那樣。87版《紅樓夢》裡賈府私塾的模樣,倒是有幾分逼真:賈寶玉等富貴公子哥兒穿著光鮮,而家境一般的'子弟穿的都是家常衣服,衣服的顏色、式樣也沒有統一。

很多人認為,南宋書院裡的“小豆包”著裝是統一的,其實這也是訛傳。因為宋代朝廷對百姓的著裝有詳細的規定,可以穿什麼,不能穿什麼,條條框框非常多,而書院也必須執行,所以大家的衣服看起來大同小異,難免給後人一種統一校服的感覺。

另外,古代還有私塾,無論是家族所辦,還是先生自己私辦,所收的“小豆包”不可能貧富均等,老師的“束脩”本來就微薄,如何為孩子製作統一的校服呢?孟子的老師子思就沒給孟子發校服,要不就不會有孟母為孟子織布做衣的佳話了。

阿拉丁(卡通主持人):宋代服飾不像唐代服飾那樣豔麗奢華,變得簡潔質樸,而且大同小異。

開學典禮,莊嚴肅穆

古代“小豆包”開學,當然不會有升國旗、唱國歌的儀式了。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典禮要參加,那就是拜師禮:小豆包們都要在孔夫子的牌位或者聖像前恭立,向老夫子和先生磕頭,之後才可以高高興興進課堂。

古代國小規模一般不大,官辦的州縣學可能有幾百人,普通的鄉村國小,也就有數十人,甚至是幾個人而已。所以,典禮的過程不會太長,大約一個時辰(2個小時)就足夠了。

而開學典禮的場面是莊嚴而古板的。如果有小豆包調皮搗蛋,在磕頭時忍不住笑出聲或東張西望,小屁股多半會挨板子。還記得電視劇《大宅門》裡,白景琦幼年拜師的情景嗎?因為捉弄老師“張豐毅”,犯了“不敬師”之罪,白景琦就被打了手板。

犯錯逃學,難免體罰

古代本來就有棍棒教育的陋習,體罰學生實在是家常便飯,所謂“不打不成器”。王充就在《論衡·自紀篇》中寫道,“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也就是說,如果“小豆包”犯了錯,是要被脫了衣服教訓的,如果字寫得不好看,還要挨鞭子。

明代的體罰教育更是過分,《泰泉鄉禮·鄉校》中就有記載:“無故而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二次,加樸撻(體罰),罰紙十張;三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由此可見,鄉村國小普遍採用體罰,“小豆包”學習不認真或犯錯、逃學等,連家人都要跟著一起受罰。

所以,古代“小豆包”到了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老師,擔心被老師罵、挨老師打,是可以理解的。那麼,有沒有辦法避免捱打呢?有,“小豆包”只要努力學習成為“三好生”,即使犯錯了,也可以請老師給開“免打條”。明代的沈鯉就主張,“學生勤學者、有進益者、守學規者,給免帖一紙,遇該責時,姑免一次”。

明朝,學堂上,老師正在拿著小棍打學生A的手,學生A指著旁邊的學生B,哭哭啼啼地說:“他也逃學了,為什麼不打他,嗚嗚……”

老師(對話泡):“人家有‘免打條’,誰讓你不好好學習!”學生B手裡拿著一張紙上面寫著“免打一次”,很是得意。(趙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