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1篇)

來源:才華庫 9.68K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1篇)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夢想,會在分叉的路口為你指引正確的道路,夢想,會在你摔倒時讓你重新站起,夢想,會在你放棄時,給予你前所未有的動力向前,夢想,會帶領生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今天,《開學第一課》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夢想課。

這一堂課是先從付麗娟的故事開始的。十三歲,年幼的她就離開家人開始了跳傘學習。學習期間她克服著對家人的強烈思念,連家人都不能見上一面。不止如此,她每天還要跑六個小時的步、練習五到十分鐘的跳傘動作……可即使她吃了這麼多的苦,付麗娟和她的夥伴們還是依然為了夢想而堅持努力地奮鬥著。

看到這兒,讓我很是觸動。每天六個小時的跑步,這是什麼概念?先不看路程,光看時間都是那麼地不可思議,這遠遠地超出了人的生理極限,何況他們還是和我差不多的年紀。

每天早上,我也要跑步,每次都是固定的二千米,絕不多跑,而且時不時還找各種理由耍賴少跑或者和家裡講條件,甚至臨睡前都祈禱著第二天早上能下雨就好了。可這些學生呢,每天都要跑我十二倍以上的路程,少跑一點兒就會被淘汰,不論多苦,他們都這樣熬了下來,他們的這份堅持、堅毅正是我所欠缺的。

接下來廖智阿姨堅持“能隨著音樂快樂起舞”的夢想戰勝了失去雙腿的苦難過程讓我看到了夢想的巨大力量。郎郎在“穿著燕尾服帥氣地演奏”夢想的指引下,最終博得滿堂乃至全世界的喝彩的經歷讓我明白了,為了夢想,要努力做一個有準備的替補者。

《開學第一課》讓我知道了擁有夢想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閃亮,充滿激情;心懷夢想、會讓我們體會到為之付出的快樂與成就;堅持夢想,將鑄造我們堅毅的性格和精彩的人生。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嶄新的校園,十九本嶄新的課本,教室裡一張張嶄新的面孔……

嶄新七年級,我的夢想起航。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暑假匆匆地過去,迎接我們的是新一學期的學習。在9月1日的晚上8:00,央視一臺播放了這幾天籌劃已久的《開學第一課》,因為我也是一名國中生了,所以我也開啟電視,期待地坐在電視機前看了起來。

節目開始是精彩的歌舞表演,之後主持人撒貝南和何炅登場,舞臺上燈光閃耀,還有像人工衛星似的裝飾“懸”在空中,再加上開頭變形金剛的第一人稱電腦視角與機械化的配音,使整個舞臺充滿科技感,這也呼應了這堂課的主題:創造向未來。

在節目的第一課“夢想”中,主持人撒貝南邀請了國際巨星成龍遠距離連線,由於成龍的工作原因,不能趕到現場,但我們仍然可以請他“上臺”,投影在了大螢幕上與主持人開始了一場特別的“隔空對話”。成龍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從一個不起眼的配角,成長為了光鮮亮麗的大明星,走上了國際影壇,雖有榮耀,背後卻也心酸。成龍在拍戲時把身上弄的全是傷,甚至還有腦出血……看到這裡,我不禁打了個冷顫:當演員這麼的痛苦啊!我心想,為什麼成龍還要繼續拍戲呢?當我帶著疑問看著電視裡那個渾身貼滿勳章的紙板人,心裡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成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是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機“C919”,或是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神奇的“非牛頓液體”……都在向我們展現創造的魅力,科學的偉大。在“創造”的引導下,我們大膽想象、勇於探索、堅持奮鬥、不斷實現個人目標和未來夢。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每個人都應該朝自己的夢想發展、進步,人類沒有想要“登天”的夢想,就沒有現在的“宇宙飛船”,如果人類不向往光明,就只有白晝,沒有明燈。因為夢想創造了我們未來的生活,所以我們生活地很好,這一切都是用我們自己的努力爭取的。

人為夢想而創造,夢想為人創造未來。

這堂課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感受了科技的進步,更讓我體會到了源頭夢想的重要性。這是一個良好的開頭,使我在這個學年更加努力。開學了,努力向前進了一步,離夢想就更進了一步。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九月一日晚6:30到8:30,我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為全國的中國小生演播的愛國主義教育大餐《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以“愛”為主題,分為四個專題: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這四個專題由小愛到大愛,讓我們的胸懷逐漸放大,讓我們的情感一步步升騰。一個個感人的真實的故事,一個個優秀的傑出的中華兒女的專題演講,給我的靈魂進行了洗禮,讓我的內心為自己的自私自責,慚愧,為生活中那些有“大愛”的人感到敬佩。感謝于丹老師的愛的分享,感謝李連杰老師的愛的力量,感謝俞敏老師的愛是承擔,也感謝天之驕子楊利偉老師愛是榮耀,他們用自己的真實行動懂得了“愛”的含義,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許多人,從而使他們的生命變得鮮活和生動起來。

其實,現在看來《開學第一課》愛的教育不僅僅是對中國小生的“愛”的教育,就是我這位老師也是被生活中的“貪嗔痴慢”所矇蔽,也是整日活在功名利祿當中,也是被“我”的慾念佔有著,痛苦著。我何曾體驗過“無我”,一心一念就是在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快樂呢?大愛無疆,我走不出“我”的狹小的空間,就不會得到真正的人生的快樂。

既然《開學第一課》觸及到我的靈魂,“愛”不管是分享、是力量,是承擔還是榮耀,“愛”是為他人付出,愛是奉獻,這樣的人生註定是快樂的。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今天我和老媽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看了之後,使我深受感動。

第一位出場者是劉浩,他今年才只有10歲,並且還是個盲男孩!他的鋼琴彈得非常好,我當時非常驚訝,一個眼睛看不見五線譜,看不見鋼琴鍵的人,居然能把鋼琴彈得這麼好,我十分佩服他,因為他十分堅強,沒有悲觀消沉,而是自信向上地說:“我覺得我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雖然看不見,但我能自理,還會洗衣服,我很自信!”劉浩今年才10歲,但自己能洗自己的衣服,我看了之後想到了我自己,都這麼大了,自己的衣服還要老媽幫我洗,真是感覺自己挺不行的!

成龍老師說了:“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這句話我感覺非常對,比如說,期會考試之前,學習十分刻苦,當然也很累,但是,如果你再多付出一點,那麼期會考試考的成績就越高,你得到的幸福就越多。

對於孟佩傑來說,感恩就是幸福,她的養母劉芳英在她8歲的時候不幸癱瘓,從此,照顧母親和家庭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我很佩服孟佩傑,她十分有孝心,並且那麼小就開始照顧整個家庭,她每天忙來忙去,但學習仍然十分刻苦,成績一直很好,我們整天豐衣足食,天天有著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再不好好學習,那豈不是很丟臉嗎?

這次《開學第一課》使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像小劉浩那樣,即使遇到困難也不退縮,將來也會有一天我也會成功的!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剛吃過晚飯,我便和爸爸媽媽守在電視機前,等待《開學第一課》的開始。

本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新未來。

《開學第一課》以十分歡快的氣氛開場了,接著大明星成龍用他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經過不斷的努力,才會有一番成就。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今天的國際明星——成龍。

之後,謝老師想我們講述了他的攝影故事。他獲得過很多攝影獎,還曾去過農村,拍攝那些窮苦的學生,他們每天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但是不管條件有多差,他們始終都沒有放棄上學,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深深的震撼了我。謝老師用鏡頭記錄了那些孩子的生活,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他當年幫助過的兩名學生來到了現場,曾經貧苦的孩子,現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相信這個結局是每個人都最想看到的,很美滿。

接著王桐晶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令人驚訝的數學課,她簡直就是一個數學天才,擁有超高的數學天賦,和人人都向往的珠心算能力。

後來俞老師以“奮鬥”為主題,給我們上了一堂課。他向我們解釋了“奮鬥”的含義:1、定下自己的目標;2、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他告訴我們,他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考上北京大學,之後他開了一家培訓機構,他用自己賺來的錢去資助貧苦的孩子讀書,我們要向他學習。

接著,我們認識了首架國產飛機C919的試飛員,我們都認為試飛員十分帥氣,可有誰知道,他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生命危險。之後,我們又認識了C919飛機的總設計師:吳光輝,他是一個有抱負,有上進心,十分優秀的人,他為祖國付出了很多。

然後,我們觀看了無殼孵化小雞的過程和薛教授及王源的演講。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實現我們的夢想。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9月4日晚上,我與家長一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與往年大不同,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緊緊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篇章,用一個個真實的英雄故事,共同緬懷這段歷史。

第一節課愛國

93歲的老藝術家秦怡奶奶,帶我們重溫國歌后的故事。1931年3月11日,我們的英雄血肉之軀堵住倍小鬼子用炮轟炸的長城缺口!秦怡奶奶反覆告訴我們“國歌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創造出來的。這節課讓我明白了,戰爭年代裡,愛國就是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今天要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它、建設它。

第二節課勇敢

這節課中描述了很多抗戰英雄任務,給我記憶最深的是王二小。王二小是很多少年英雄的化身,史林山爺爺講述了“王二小“原型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就是當時王二小故事的真實寫照,至今感染著無數青少年。讓我深知,今天的我們要不怕困難,勇於擔當,做一個勇敢的人!

第三節課團結

班主任撒貝南老師給大家講了曾經援助國我國的美國“飛虎隊“。孫九巨集爺爺也給大家講述了自己和戰友們解救飛虎隊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懂得了,戰場面對敵人的時候,只有同心協力,並肩作戰的團隊,才能克敵制勝。今天的團結表現在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合作共贏。

第四節課自強

在昔日少年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和平時代,今日少年正茁壯成長,兩代人相隔70年,愛國、勇敢的精神一脈相承。

我們的小八路們跟著肖爺爺參加了實踐體驗,小小年紀,棒棒的,在這些孩子中有的是真正八路軍的後代。

撒貝南老師講的好:“我們小夥伴,心裡有著夢想,自強的夢想,一個奮發圖強的夢想,一個讓未來沒有再敢來欺負我們的夢想。精彩的`航模表演,足以證明。

最後《歌唱祖國》為今晚的形成畫上圓滿的句號。

難忘的歷史英雄的故事震撼的演出是我最難忘的《開學第一課》!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有許許多多為了夢想而從不言放棄的人,其中有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藍天夢的飛行員王亞平、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咬牙刻苦的13歲女孩付麗娟、地震後身殘志堅的最美舞者廖智、為夢想而拼搏的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讓兒子走出困境而永不放棄的加油站媽媽鄭亞波……這些為夢想而拼搏的人和我們一起詮釋夢想的力量,它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郎朗十五歲時出國學習鋼琴,當時作第六第七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勤奮的替補、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在一次面試時,考官問“你有什麼曲子”,他則回答“你要什麼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第二天一早,他接到電話,要他參加交響樂團的世紀演出,郎朗高興地參加了,從此,郎朗在世界上一舉成名。“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郎朗說。

同樣擁有鋼琴夢想並堅持的還有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名加油站工人,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給患自閉症的兒子開發智力,11年裡看視訊學習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9歲前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如今已經能自彈自唱,他開學就要升入國中。“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這句話在鄭亞波媽媽口中說出如此平淡,這句小小的話中蘊含著多濃的母愛啊!

夢想像宇宙中的一顆恆星,雖然遙不可及,但只要堅持並付出努力就能夠實現。邁入國中的我們,擁有屬於我們的夢想,帶著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我們一定會收穫播種的喜悅。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力量,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我們一定會擁抱夢想,實現夢想。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分為:夢想、奮鬥、探索、未來。觀看後讓我感悟頗深,也讓我受益匪淺。

夢想是人生的指路燈,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沒有夢想就會迷失方向。成龍告訴我們,他7歲就在戲園裡練功,師傅十分嚴厲,做錯就會受到懲戒,是夢想讓他堅持下去,讓他化傷痛為力量。他每一道傷,見證了他為夢想的付出和堅持。

奮鬥可以戰勝困難與挫折,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我最喜歡這個版塊了。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擁有超強的計算能力。她六歲開始學習,九歲進入國家隊,十八年的訓練過程中演算的卷子可以整整鋪滿100間國小教室!我被這個數字驚呆了,我對她十分敬佩。她一定是放棄了許多休息時間,而默默地努力奮鬥。當我們還沉睡在舒服的床上時,她已經在練習訓練;當我們趁著假期旅遊休閒時,她正在代表國家隊比賽。正是因為她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才鑄就了今天輝煌的成績。

想到我自己,我的夢想就是長大做一名科學家,通過發明創造來造福人類。現在想起來不禁有些慚愧,曾經一些小困難和挫折都成了攔路虎。記得以前剛進寫字班的時候,認為練習寫字枯燥乏味,於是便糊弄幾下想偷懶;學習乒乓球時,大量鍛鍊很辛苦,每天都大汗淋漓,尤其重複練習基本動作後感覺腰痠背痛,剛開始卻有了放棄的念頭。

通過觀賞精彩的開學第一課,其中那些深受感染的事蹟激勵著我,今後在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要為追求夢想,努力去奮鬥,勇於探索,創造未來。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今天晚上,我看了中央一套播放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我,教會我們孝、愛、禮、強。

第一課是孝。有一位作家叔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好不容易買到了一臺電視機,馬上送到了自己父母家裡。這位叔叔的孝心感染了兒子,在一次吃飯時,餐桌上擺著一道難得吃到的菜,就是對蝦,爸爸想把自己的那份省給兒子吃,但兒子卻堅持要爸爸吃掉。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這一點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的,總以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今後我要先想想父母的感受,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第二課是愛。有一位歌唱家叔叔,他的兒子一生下來就得了重度感統失調症,他為了兒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他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兒子學會了游泳、騎自行車……,聽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這位叔叔是一位偉大且很有愛心的爸爸,我們應該愛家人,愛長輩,愛身邊所有的人。

第三課是禮。一位女歌星姐姐,她媽媽從小就教他懂禮貌,吃飯時讓老人先吃,吃飯不能發出聲音,儘量夾自己面前的菜……,其實這些奶奶平時也經常對我說,但是我從來沒有把這些話當一回事,禮貌不是一兩天養成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我們應該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第四課是強。我們應該自強不息,不能光靠別人,只有自己強大才算是真正的強大。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0

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很感動。這一位位登上成功之路的人讓我明白了有夢想要堅持才能成功。

女航天員王亞平,十年前的她看到楊利偉登上太空時。她心中暗暗決定:我要像楊利偉一樣,成為一名航天員。為此她刻苦訓練。終於,2013年6月11日她實現了這個夢想。她成為了一名英雄。她用行動告訴著我們,夢想是一種動力,只要你堅持這個夢想。你就會成功!

聽著那一個個刻苦努力成功的故事。我不禁覺得臉紅。五歲時,看著老師用纖長的手指在琴絃上流動出美妙的音樂,如同天籟之音。我便吵著鬧著要學琴,學了不到兩個月,我便感到枯燥無味而且很辛苦,就不學了。六歲時,望著臺上演員那輕巧靈活的動作。我便嚷著要學跳舞。一天,學校要組織跳舞小組。我自告奮勇的要去參加,剛開始學的津津有味,後來越學越難。我就覺得難學,又不學了。九歲那年,看著同學們畫的畫特別好看,而我畫的卻亂七八糟的。我便覺得很丟臉,我便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學畫畫。班裡的同學畫畫都很好。我也要學嘛。”母親對我說“不行,你學了那麼多。一樣都沒學好,讓你去學你要不好好學怎麼辦?”我撒著嬌對媽媽說:“媽媽,我就要學。你看人家畫的多好,你可不要讓自己的女兒丟臉哦!”經過我的死纏爛打,媽媽最終還是答應我去學畫畫。一開始為了爭口氣,我很認真的畫畫,老師也誇我進步了許多。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漸漸地變得驕傲起來,也不好好畫畫。我總是這樣認為:沒事,反正我畫的好。不用那麼認真。就這樣我的夢想換個不停,最終麼有能去實現。

生活中每個人又有自己的夢想,可是他們總是半途而廢最終沒有成功。讓我們把夢想變成動力,向夢想出發吧!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1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也是我中學生活的第一天,雖說不是第一次踏進羅山的校園了,但未免還是有些欣奮與陌生。一大早,我們辦完了開學典禮,便回教室等待時間一分一秒向九點奔去,為什麼是九點呢?告訴你,因為今天九點有開學第一課呀!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幸福是什麼?是久別的親人突然相逢?是戰火年代的一片安祥?我沒有準確的答案。不過在看完這開學第一課後,我終於有了不少答案。

當我看到年僅十歲的盲童劉浩就嬴得國際兒童鋼琴大賽三等獎時,我驚呆了,他告訴我,努力後的成功就是幸福。當我看到來自重慶篤枰鄉的同齡人,為自己將離開自己的班主任——他這個教會了農村孩子跳時尚舞蹈的年輕老師而落淚時,我知道了,付出和分享就是幸福。20歲的彭佩傑5歲喪父、喪母,由附近村子裡的劉芳英撫養,但更不幸的是,1999年,養母竟癱瘓在窗,養父也離開了家,母女倆相依為命。可彭佩傑沒放棄,硬是照顧了養母整整12年……

她告訴了我,感恩就是幸福。

兒童幸福成長宣言,也告訴了我:

我要成長,快樂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我要樂觀,每天發現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學會對壓力說沒關係。

我要自信,相信並發現自己獨特的價值。

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贏。

我要感恩,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每天想三個值得感激的理由。

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樂越多。

我要寬容,原諒別人的無心之過。

我要溝通,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也做別人的開心果。

我要關愛,和長輩交朋友,和同伴交朋友,和動物交朋友,和自然交朋友。

我要讚美,幫助別人發現優點,也通過別人發現自己的優點。

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我要奉獻,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更快樂。

這些,都是幸福!我終於知道幸福到底是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