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強勢對孩子的影響

來源:才華庫 3.08W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做人的楷模。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父母強勢對孩子的影響,希望有所幫助!

父母強勢對孩子的影響

一、強勢家長的表現

現在,很多事業上很成功的父母,工作給他們帶來強大的壓力與責任,所以他們會投注很多精力在工作上,對待孩子,甚至採用工作上的方式,採用高壓政策。強勢的父母,通常願採取簡單粗暴方式,希望在一頓怒火與責罵之下,孩子會神奇般地變好了。不過,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

那麼,強勢家長有哪些表現呢?

1、少在孩子面前表露情感

由於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有種“恃寵生嬌”的態勢。為了避免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中國家長通常採用“從嚴”的教育方式,他們認為,只有維持自己在孩子心目樹立絕對的,孩子才不敢犯錯。

於是,強勢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說一不二,他們很少在孩子面前表露情感,不會對孩子進步表揚,或者不會做一些愛孩子的舉動。教育孩子時,常常態度生硬,言語粗暴,缺乏感情。

2、給寶寶設定規則和目標

強勢的父母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規矩做事,希望孩子按照他們設計的人生去走未來的路。於是,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為孩子設定規則和目標,強加自己的思想於孩子身上。

有個孩子叫小偉,他從小就參加培訓班,讀的幼兒園也是當地的,父母經常給他灌輸以後要上重點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學,讓他覺得喘不過氣。但是,有一次,他和媽媽講,自己不喜歡學奧數,卻得到了父母的一頓痛罵。

3、不給寶寶犯錯的機會,強制寶寶完成目標

強勢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最明顯的表現是不給任何機會孩子犯錯。例如我們常說的“虎爸”。

“虎爸”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決定限制他們的自由,並定下死規矩——只有完成作業,才可以休息,作業完成得不好,會受到狠狠的抽打。這種過分嚴厲教育孩子的方式,被人稱為“虎爸式”教育,而李勇,就是“虎爸”的代言人。

二、家長太強勢的危害

1、親子關係較生疏

強勢的父母,通常在社會上是領導的角色,他們很容易將這種人際交往的模式原封不動地搬到家中,只要自己發話,孩子必須服從。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成為家裡的弱者。

如果孩子長期受到父母的`壓迫,他自身成長的能量就會被削弱,對父母產生恐懼心理,承擔巨大的壓力,於是,他們會害怕父母,不敢和父母親近。

2、寶寶缺少自己主見

只要孩子做錯事情,或者不能完成父母佈置的任務,父母就會打罵孩子,只要孩子夠膽反駁,那下場就更加可憐。

長期受到“壓迫”的孩子,就會把想法埋在心底,不敢講出自己的意見。從而使他們遇到事情沒有自己主見,缺乏戰神挫折的信心。

3、可能導致孩子叛逆

長期壓抑的人,一旦爆發,後果將部堪設想。當孩子失敗或者遇到困難後,很多強勢的父母,不僅沒有及時鼓勵、安慰他們,反而進行批評、指責,這樣一來,就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喪失了繼續面對失敗的勇氣。

也因為父母的過高要求,讓孩子不能接受失敗,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厭學、頂撞父母和老師等叛逆行為。

三、強勢家長需要如何改進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標杆”,因此,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心理。所以,強勢的家長在家庭生活中,要學會放下自己領導的架子。

1、學會調換身份,不用領導身份在家裡發號施令

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孩子影響很大。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妨學會調換身份,不用領導身份在家裡發號施令。

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你可以和孩子講,現在我們玩個遊戲,你當媽媽,我當你,如果我像你提出一定要買一個玩具,你會怎樣呢?也許,通過商量的口吻或者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孩子有深刻的體會。

2、適當在孩子面前表達情感

大家都說中國的家長比較內斂,不敢在大家面前和孩子親暱。但是,《爸爸去哪兒》的天天和張亮的舉動告訴我們,父母適當在孩子面前表達情感,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

當天天完成任務時,會和爸爸分享,主動講出自己的對與錯。當然,張亮也會毫不吝嗇地對天天進行表揚,會主動親孩子,表現出自己對孩子的愛。當孩子做錯事情時,要毫不客氣地批評,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

3、制定簡單明確的規矩

作為家長,從小給孩子立規矩是正常的,但不能急於求成,應該根據孩子能力的不斷髮展而增加難度。例如有的家長就把家規貼在牆上:尊重家長;該寫作業時寫作業;自己整理玩具;髒衣服放在筐裡等等。

想孩子變得獨立,家長要給給孩子一個適應的時間,讓他自己逐漸學會遵守。例如有的孩子喜歡亂扔東西,你就要告訴他:“如果你再扔,以後就沒有喜歡吃的東西了。”

孩子每次扔東西都會得到相應的懲罰,以後每當他想扔東西時,想到的不是扔東西的樂趣,而是失去愛吃的零食的痛苦。

當然,父母給孩子立規矩不是不講情面。父母在立規矩的時候,既要堅持原則的又要給孩子愛撫,在情緒不好或者哭鬧反抗時,別忽視孩子的心理感受,應給予他安慰,引導他正確對待“規矩”

4、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很多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指責和抱怨,是因為覺得孩子不能體諒和理解父母的心情,因為孩子總是做出讓爸爸媽媽反感的事情,讓諸多的父母很無奈。因此,一旦孩子犯錯,必定嚴懲,以杜絕孩子再敢範。

其實,在家庭互動中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有的是是否適合,孩子對於外界的事物存在好奇心,希望自己去驗證去摸索,而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在錯誤中成長,就要給機會孩子犯錯。

父母不要一味地對孩子職責,對孩子的錯誤吹毛求疵,讓孩子覺得壓力過大。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給機會孩子犯錯,長大後,孩子犯錯的後果也許更加嚴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