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來源:才華庫 6.65K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學習方法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1、計算是基礎,基礎要打牢:

三年級數學課本系統的介紹了四則運算及其巧算,關於數的計算是比較枯燥的內容,但它同時也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是歷次競賽或選拔比賽中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就我校各位老師教學經驗表明,在二、三年級打下良好運算基礎的同學,一方面使得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更加輕鬆,另一方面,在高年級競賽或選拔中往往會有相當大的優勢。

2、應用題,重中之重:

從三年級起,數學課本中介紹了大量的數學專題知識,尤其是應用題部分,是所有年級所有競賽考試中必考的重點知識。學生一定要在各個應用題專題學習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在許多五六年級同學數學水平提高非常困難,就是因為他們三年級的數學專題知識掌握的不牢靠。

3、學習方法很重要:

在學習計算的基礎上,三年級逐步引入了基本應用題,簡單圖形問題等數學知識,面對突然增大的數學資訊量,學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自己複習,總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同時,三年級是學生培養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的時間。在三年級接觸學習大量數學知識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今後的數學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第一、加強國小三年級學生運用“數概念”的能力培養。

有不少國小數學的教學中,常只重演算法,忽視數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機械地應用學過的東西,或簡單地模仿做過的例題,不能在變化了情況下遷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義,而不能全面掌握屬於這一概念的東西。

第二、重視和加強發展國小三年級學生“空間關係”的知覺能力。

數和形是不可分開的。因此,學生掌握空間關係的知覺能力也是國小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三年級下冊如用圓圈圖(韋恩圖)向學生直觀的滲透集合概念。讓他們感知圈內的物體具有某種共同的屬性,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一個集合。

第三、觀察活動

所謂觀察是指學生對客觀事物或某種現象的仔細察看,因而是一種有意注意。培養的途徑是:教師提供的“客觀事物或某種現象”特徵有序、背景鮮明,而且要給出一些觀察的思考題。這樣有助於學生明確觀察目標,進而使他們邊觀察,邊思考,邊議論,邊作觀察記錄,以發現數學規律、本質。

培養三年級國小生數學能力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先得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感受到,要是你對某種事情感興趣,關於這個事情的一切你就會很關注,就會投入極大的熱情,鍥而不捨地鑽研它,思考它,對於它的每一個細節你就會很容易地記住,完成起它來也很順手。在數學學習中,學習興趣更凸顯出了其重要性。對於三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看到他們對某一種東西產生興趣的那種極大熱情。所以要抓牢這一點,讓學習興趣成為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能力的導火線。我們教數學的老師,要是能看到學生在課餘總是在讀數學書,在做數學題,在思考數學問題;要是能聽到學生說,“我最喜歡數學了”,“數學玩最有意思”。那麼這個時候,說明學生已經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他的數學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的時候,我和學生一起做“擊鼓傳花”的遊戲,讓學生在活到中體會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事件,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就連平時不愛活動不動腦筋的學生也都勇躍參與,而且也很好地掌握了“一定”、“不可能”、“可能”這些個用語。這一課我感覺很成功,因為在學生的興趣中教學會讓教師身心愉悅。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還得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

外在的知識,要轉化成自身的一種能力,那就得讓知識參與我們的生活,並共同構建我們的生活世界。對於國小數學知識的學習,也就應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就生活在數學世界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數學知識建構我們的生活。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先出示一些物品,水,柑子,餅子,讓學生來分一分,要求做到公正公平。學生在這種親手操作活動中,會自然而然地運用數學思想——平均分。當分到餅子的時候,學生會說分成兩半或四份等,那麼這個一半或四份等怎麼用數字來表示呢,從而引出課題。學生便會對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是通過自己親手操作產生的數學問題,他們就會有強烈的探究願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