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數學四大搶分技巧

來源:才華庫 2.73W

學習方法,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人專門總結的特殊定向的學習訓練方法,如:背誦、默寫、速記,筆記等,可對其他學習者,產生啟發效果和借鑑作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大學聯考數學四大搶分技巧,希望有所幫助!

1.套——常規模式直接套

拿到一道大學聯考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迅速生成常規方案,也即第一方案。為什麼要有套路,因為80%的大學聯考題是基本的、穩定的,考查運算的敏捷性,沒有套路,就沒有速度。

在理解題意後,立即思考問題屬於哪一學科、哪一章節?與這一章節的哪個型別比較接近?解決這個型別有哪些方法?哪個方法可以首先拿來試用?這樣一想,下手的地方就有了,前進的方向也大體確定了。這就是大學聯考解題中的模式識別。

運用模式識別可以簡捷回答解題中的兩個基本問題,從何處下手?向何方前進?我們說,就從辨認題型模式入手,就向著提取相應方法、使用相應方法解題的方向前進。

對大學聯考解題來說,“模式識別”就是將新的'大學聯考考試題化歸為已經解決的題。

有兩個具體的途徑

①化歸為課堂上已經解過的題

理由1:因為課堂和課本是學生知識資源的基本來源,也是學生解題體驗的主要引導。離開了課堂和課本,學生還能從哪裡找到解題依據、解題方法、解題體驗?還能從哪裡找到解題靈感的撞針?大學聯考解題一定要抓住“課堂和課本”這個根本。

理由2:因為課本是大學聯考命題的基本依據。有的試題直接取自教材,或為原題,或為類題;有的試題是課本概念、例題、習題的改編;有的試題是教材中的幾個題目、幾種方法的串聯、並聯、綜合與開拓;少量難題也是按照課本內容設計的,在綜合性、靈活性上提出較高要求。按照大學聯考怎樣出題來處理大學聯考怎樣解題應是順理成章的。

②化歸為往年的大學聯考題。

2.靠——陌生題目往熟靠

遇到稍新、稍難一點的題目,可能不直接屬於某個基本模式,但將條件或結論作變形後就屬於基本模式。

當實施第一方案遇到障礙時,我們的策略是什麼?轉換視角,生成第二方案。

轉換視角,轉換到哪裡?轉換到知識豐富域,也就是說把問題轉換到我們最熟悉的領域。這就包括:

(1)把一個領域中的問題,用另一個領域中的方法解決。

(2)換一種說法。

3.繞——正難則反迂迴繞

大學聯考是智慧的較量,尤其是面對困境如何擺脫的智慧。現在的大學聯考必然出現“生題”“新題”,對此考生可能一時無法把握,使思考困頓,解題停頓。這些戰略高地以單一的方式一味死攻並非上策,要學會從側翼進攻,要有“戰略迂迴”的意識,從側面或反面的某個點突破,採取類似“管湧”的方式擴大戰果可能更好。“正難則反”是一個重要的解題策略,順向推有困難時就逆向推,直接證有困難時就間接證,從左邊推右邊有困難時就從右邊推左邊。

“人生能有幾回搏”,考場如人生,不如意事常有,關鍵不是無原則的放棄,也不是兩敗俱傷的死撐,我們要學會“迂迴”,要善於走到事物的側面,甚至反面去看看,也許會出現“風景這邊獨好”的喜人景象。

4.冒——猜測探路將險冒

在常規思路無能為力,需要預測,需要直覺、估算、轉換視角、合情推理等思維方式,除了需要綜合我們在基本點、交匯點上的經驗外,主要不是抽象,而是直觀;主要不是邏輯推理,而是合情推理;主要不是知識,而是常識;主要不是我們通過大量訓練獲知的規律,而是數學活動的經驗。因為演繹推理能力是驗證結果的能力,而直觀能力是預測結果的能力。沒有預測,我們驗證什麼。因此問題的關鍵是,尋求一種辦法,讓問題在“直觀上變得顯然起來”,這是德國數學家C.F.克萊因給我們的教誨。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大學聯考中要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根據試題的型別選擇適當的思維策略猶為重要。

我們研究解題的思路與策略,在於形成解題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形成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我們不能忽略的。就是:我們是否具備實現方案的能力?不只是思想,還要實踐。

運算的準確性、邏輯的嚴謹性和表達的規範性是需要在實踐中獲得的,由策略水平到技能水平。沒有策略不行,沒有策略思想,就只能停留在套路化的水平,策略是我們解題的哲學思想。但光有策略水平,沒有技能水平也不行,那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我們不僅需要思路上的清晰,還需要演算法上的嫻熟。

因此,在高三複習過程中,要在抓實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訓練、提高五大能力的前提下,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根據不同問題的特點,加強思維策略和思維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切實提高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這更是新課程標準和新的時代給我們中學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