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釋義

來源:才華庫 2.25W

激濁揚清

【注音】jī zhuó yáng qīng

成語故事】西晉時期司空從事中郎牽秀好說大話,他說如果他居於督察百官的地位,就一定像衝除髒水浮上清水那樣除掉惡人獎勵好人。他只是說說而已,實際上並沒有那樣去做。在“八王之亂”中,作為尚書的他見哪個王有勢力就投靠哪個。

【出處】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屍子·君治》

【解釋】激:衝去;濁:髒水;清:清水。衝去汙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清除壞的,發揚好的。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清除壞的

近義詞】彰善癉惡、隱惡揚善

【反義詞】諱疾忌醫

【其它使用】

◎這些文章充滿濃郁的政治熱情,緊密地聯絡社會現實,切中時弊,激濁揚清,入木三分,讀者拍案驚歎。

批鱗請劍

【注音】pī lín qǐng jiàn

成語故事】漢成帝時期,成帝的老師安昌侯張禹恃寵而驕,橫行霸道,朝中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槐黔朱雲上書漢成帝要求賜尚方寶劍斬佞臣張禹以正朝綱。成帝大怒說:“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

【出處】漢成帝時,槐裡令朱雲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書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師)以厲其餘。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事見《漢書·朱雲傳》。

【解釋】指敢於直言犯上請斬鉅奸。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示列】吾平生志在批鱗請劍,以忠鯁南遷。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

三折肱為良醫

【拼音】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內部範氏和中行氏兩個集團準備起兵攻打晉定公,很多人認為晉定公又要失敗,有人認為範氏起兵屬於反叛行為,民眾不會支援的`,再說晉定公已經屢戰屢敗,只要好好總結經驗,就像三折肱為良醫一樣,不會失敗的。

【出處】三折肱知為良醫。先秦·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三年》

【解釋】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指經歷多成專家

【相近詞】三折股為良醫

【成語舉例】必不敢薄視公以後之史而以為不足學;三折肱為良醫,而喟然三嘆也。 清·錢謙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

規規矩矩

【注音】guī guī jǔ jǔ

【成語故事】賈寶玉上了幾天的學後就在家裡與眾姐妹廝混,王夫人見賈環下了學,命他抄《金剛咒》,賈環拿腔作勢地抄寫。鳳姐來拜見王夫人,寶玉也來了,滾到了王夫人懷裡,摟著王夫人的脖子,規規矩矩說了幾句話,賈環在一旁痛恨寶玉。

【典故】說了不多幾句話,寶玉也來了,進門見了王夫人,不過規規矩矩說了幾句。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

【解釋】指人的品行方正,謹守禮法。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正正規規

【相近詞】老老實實

【相反詞】有傷風化、不三不四

【歇後語】二小穿馬褂

【英語】exactitude

【成語示列】

◎ 堆碼得規規矩矩的油桶象頑皮的國小生聽到解散令,四散開來,乒乒乓乓,亂跑亂撞。

◎ 他就象一個闖禍的孩子,規規矩矩地站在我們面前。

◎ 你這年齡自然規規矩矩的結了婚完事,是我不好,一時姑息著你,以後一切還是我來替你作主。

◎ 人民規規矩矩地按我制定的律法行事,依我的方式思想。

◎ 我實在聽不了啦,就發了脾氣,我一連踹了她兩腳,她一驚,反而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了,這女人真是不吃好糧食。

改弦易轍

【拼音】gǎi xián yì zhé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酷吏張湯在擔任御史期間,處理案件中每次株連處死很多人,最後自己因為個案被逼自殺。張湯的兒子張安世為人忠厚,謹慎用刑,得到漢武帝、昭帝、宣帝的重用。宋代王楙評價張安世像樂器換弦車改道一樣救了他們家。

【典故】況商土瘠,商人貧,可以靜理而阜安,不宜改弦而易轍。 唐·白居易《王公亮可商州刺史制》使其子孫改弦易轍,務從寬厚,亦足以蓋其父之愆。 宋·王楙《野客叢書·張杜皆有後》

【釋義】轍:車輪軋過的痕跡。琴換弦,車改道。比喻改變原來的方向、計劃、辦法等。

【用法】作謂語、狀語;比喻改變方向、計劃和態度

【相近詞】改弦更張

【相反詞】舊調重彈

【成語例句】

◎ 按照賀天健的方法要他徹底改弦易轍,是不現實的。

◎ 新生活當然要有新氣象,何慶魁看準小品走紅的時機,改弦易轍,轉搞小品創作。

◎ 一些找不到弦師的男性西河大鼓藝人無法繼續演唱大書,改弦易轍,專演只說不唱的短段,這就出現了只說不唱的西河評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