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狼嚎成語解釋

來源:才華庫 3.19W

成語解釋:

嚎:大聲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樣哭喊。形容哭聲很悽慘。

成語出處: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裡面嚷打做鬼哭狼號。”

成語簡拼:GKLH

成語注音:ㄍㄨㄟˇ ㄎㄨ ㄤˊ ㄏㄠ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鬼哭狼嚎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成語辨形:嚎,不能寫作“濠”。

近義詞:狼號鬼哭、鬼哭神號

反義詞:歡天喜地

成語例子:況且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也不敢說話,你反打的人鬼哭狼嚎的!(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

英語翻譯:cry and whine

俄語翻譯:кричáть и иться в пáнике

其他翻譯:<法>pousser des cris déchirants

成語謎語:閻王出喪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鬼谷子的弟子龐涓學成被魏王封為武陰君、兵馬大元帥,他藉機使自己的`師弟孫臏中計受誅。被砍了雙腿的孫臏被齊國拜為軍師,他以添兵減灶之計,在馬陵道上把龐涓殺得鬼哭狼嚎,龐涓只好拔出佩劍自殺身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