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踏青詩句

來源:才華庫 2.43W

清明時節,正是一年掃墓踏青的好時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掃墓踏青詩句,歡迎參考閱讀!

清明掃墓踏青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宋之問(約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人,初唐時期著名詩人。其詩與沈佺期齊名,並稱“沈宋”,為近體詩定型的代表詩人。所作多粉飾太平、頌揚功德之應制詩,靡麗精巧,尤善五言律詩,對初唐律體之定型頗有貢獻,尤其貶謫之後,詩句逐漸簡單遼闊,但開盛唐氣象。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年)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集裡十之八九是送行贈別或者唱和吟詠的詩歌,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張繼,字懿孫,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在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詩品彙》把他的七言絕句列入“接武”一級中。如果千年絕唱《楓橋夜泊》詩沒有流存下來,可能今天我們已忘記了他的名字。這首詩首先被選入《中興間氣集》,題目是《夜泊松江》。以後歷代詩選,都收入此詩,直到《唐詩三百首》,使這首詩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傳誦於眾口了。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吳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吳興)人。南宋後期詩人。作品多以對景物的精緻描述,以抒情。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至祕書監。一生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閒居鄉里長達15年之久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有《誠齋樂府》。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程顥(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後從開封徙洛陽。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和北宋理學的奠基者。程顥是嘉祐年間進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反對王安石新政。學術上,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歲。 程顥曾和其弟程頤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所親撰有《定性書》、《識仁篇》等,後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遺書》《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王磐(約1470年~1530年),字鴻漸,江蘇高郵人,明代散曲作家、畫家,亦通醫學,被稱為南曲之冠。少時薄科舉,不應試,一生沒有作過官,盡情放縱于山水詩畫之間,築樓於城西,終日與文人雅士歌吹吟詠,因自號“西樓”。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 9首,全屬南曲。著有《王西樓樂府》、《清江引·清明日出遊》、《王西樓先生樂府》、《野菜譜》、《西樓律詩》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