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課文解讀

來源:才華庫 5.42K

1、文章中的五個也。

也是個常見的文言虛詞,大多置於句末表示說話人的語氣,有時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暫的停頓,用來提醒讀者注意下面將要說到的內容。這些用法看起來很平常,但運用恰當,也能表達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讀者的回味。《馬說》中的五個也字就是如此。

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後一句都用也字收住。這三個也尤其值得品評,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由各段的內容決定的,同時又反轉過來表達了作者在敘述這些內容時的感情狀態。第一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即伯樂不常有,而寫得有聲有色的`卻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情形,即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這一形象的概括已經顯出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最後用不以千里稱作結,再著一個也字,更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從千里馬的特點出發進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責任歸於食馬者的無知,然後步步緊逼,到段末再用反詰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高潮。而這句話中的也字,不僅凝聚著作者這種強烈的感情,而且包含著訴諸讀者的正義感的意圖。第三段是全文的總結,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其間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也躍然紙上了。

以上三個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域性有關,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可以說是全篇脈絡的標誌,是應當反覆推敲的。剩下的兩個也字都在行文中間:一個在句末,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這是作者故作頓筆,有暫時了結,不再說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卻一些無用的話。另一個在句中,即是馬也,雖有中的也字,則顯然是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里馬所造成的難堪的後果。

我們要體會也字(包括其他虛詞)的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反覆朗讀課文。要努力讀出語氣,讀到爛熟於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話都出於自己的口,再來體會就不難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