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課文講解

來源:才華庫 5.39K

[引子]《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文並茂的散文名作。作者朱自清,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愛國的民主戰士。本文寫於一九二七年七月。正是蔣jieshi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作者不滿這樣黑暗的現實,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時又看不清前進方向,心情苦悶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複雜的。本文正是他當時生活處境和思想狀況的真切而委婉的寫照。

《荷塘月色》課文講解

[講解]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文章起句點明夜遊荷塘的緣由。透露出作者在白色恐怖重壓下的心境。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坐著乘涼”而“忽然想起”,正是“心裡頗不寧靜”的體現。作者在苦悶惆悵心情的驅使下,想去尋找“另有一番樣子”的荷塘月色,表示了對自由美好的嚮往。文章從心情寫起,帶進題目所制定的範圍:晚上(時間),荷塘(地點),月色(情景)。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子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分號前寫屋外,視覺所及,是漸漸升高的月亮;聽覺所聞,是已聽不見孩子們的歡笑。分號後寫屋內,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覺,“迷迷糊糊”說明妻子也懨懨欲睡了。這既交代了作者獨遊荷塘的時間和環境:夜深人靜,又寫出了文章開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為“心裡頗不寧靜”,就愈感到時間過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漸漸”;因為“心裡頗不寧靜”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靜,妻子的眠歌也聽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文章寫牆外已沒有孩子們的歡笑,妻子唱著眠歌,自己的運作是“悄悄地”,這些都照應到“夜深人靜”。如此寧靜的環境襯托了作者不寧靜的心境。

這是第一節,即第一段,點明瞭作者頗不寧靜的心境,暗寓作者內心傾慕荷塘月色同醜惡的和黑暗社會的矛盾,交代了作者獨遊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一句實寫沿塘的曲徑。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分號後以兩個並列的分句就“白天”和“夜晚”兩個時間的情況說明分號前分句所說的“幽僻”,這是虛寫。曲折、幽僻、寂寞等詞的運用,都服從題目所確定的內容要求。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寫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這一句又實寫樹木。寫荷塘前,先寫荷塘四周的景色,勾勒荷塘的輪廓。“蓊蓊鬱鬱”是雙音節詞“蓊鬱”的重疊,屬於形容詞重疊“AABB”的形式。“蓊”讀wěng。作者將“蓊鬱”重疊寫成許多樹“蓊蓊鬱鬱”在荷塘四面,加強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寧靜那種情景交融的氣氛。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再虛寫無月的黑夜的怕人。寫月色前,先寫沒有月亮的晚上。“陰森”是形容詞,這類形容詞可以充分利用音節在語言上所表達的特殊效果,而構成以一個單音節為主體其後帶上重疊的為音節為輔助成分的形式(ABB),成為“陰森森”。它一方面與上文的“蓊蓊鬱鬱”照應,另一方面又反襯出下文的“淡淡”的月光,“難得後來片刻逍遙”的喜悅夾雜著淡淡地哀愁。以上兩度實虛結合的描寫,渲染了荷塘幽僻陰森的氛圍,這是與下面一節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完全一致的,是作者追求寧靜的精神狀態的藝術反映。這種精神狀態,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典型表現。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作者用一句話讚美月光,點明荷塘月色的特色是“淡淡的”,這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調。

這是第二節,虛實結合,總寫荷塘月色。寥寥幾筆,勾勒荷塘四周環境,為下文具體細緻地描繪荷塘月色作了鋪墊。

路上只我一個人,揹著手踱著。第三節起句描寫了作者獨遊荷塘的姿態神情。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到了另一世界裡”暗示與白天的世界不同。這裡作者一說平常身不由己,目下暫得寬餘。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象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又一次暗示自己獨處月下於白天不同,說明現在自由,而白天沒有自由。這裡,再說平常身不由己。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裡獨處的妙處;進一步點明現在和白天不同,作者三說平常身不由己。作者在夜闌人靜的深晚踱遊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時不得自由,流露出對當時黑暗社會的不滿但又感到孤獨、寂寞的心情。把上面這些話和文章開首的那句話聯絡起來看,作者那種在白色恐怖重壓下不得自由的苦悶,那種在白天裡被逼著做事、說話的難堪處境躍然紙上。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一句既是下文詳細描寫荷塘月色的起領,又流露出壓抑不自由的作者暫得寬餘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悅。這淡淡的喜悅和上文表現出來的潛藏作者心底很難傾吐的淡淡得哀愁,交織成一片薄薄的煙霧,籠罩在下文那幅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上,使整個畫面呈現朦朧恬靜的色彩,傳達出安謐柔和的氣氛。

這是第三節,抒發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披露文章開頭“心裡頗不寧靜”的原因,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以上第二、三兩節合成全文第二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這一節專寫荷塘。第一句先寫荷葉。“曲曲折折”是“曲折”的重疊,為下文寫荷葉、寫荷花、寫荷香、寫荷波鋪開了場面。“彌望”,是滿眼的意思。“田田”,是許多荷葉相互連線的樣子。這兩個詞是就荷塘的廣度看,寫荷葉之多,與“曲曲折折”相承。“象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寫荷葉之美:依依相連,亭亭玉立,使人聯想到她一旦翩翩起舞婆娑婀娜的丰姿。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第二句寫荷花。先寫荷花的顏色。白花點綴在綠葉之中,百綠相間,鮮豔欲滴。在寫荷花之前先用疊字“層層”,寫出荷葉茂密的深度。“點綴”(“綴”讀zhuì)一詞,表明“荷花”是“零星”地開著,如果滿處皆是,就不能用這個動詞了。“點綴”和“零星”搭配妙極!下面就寫荷花的姿態。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分號前寫荷葉的兩種姿態,運用的是擬人化的手法。前一種姿態,寫荷花飽綻盛開;後一種姿態,寫荷花含苞待放。嫋娜,讀niǎo nóu。本指草木細長柔軟的樣子,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輕柔優美。羞澀,讀xiū sè,意思是難為情,態度不自然,是專寫人的情態的詞。這兩個詞用來形容荷花妍媚多姿。分號後連用兩個比喻,把盛開和含苞待放的兩種白花比作“明珠”、“星星”從色採和光華上極寫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銀白色的,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點。以“明珠”、“星星”作比,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銀白色,而且寫出了它光華閃耀的樣子;不僅是對荷花作客觀的實錄,而且傾注了作者喜愛荷花的主觀感情。把荷花寫作“碧天裡的星星”與上文寫荷花點綴於層層綠葉中間是一致的.。“一粒粒”,是接在數詞“一”後物量重疊,有相當多的意思,於上文的“彌望”、“田田”這些表示多的詞相協調。“星星”是活躍於口語的單音名詞的重疊,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進一步描寫。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寫荷花的香味。縷縷清香,微風傳送,象遠方飄來的歌聲,悅耳醉心。“縷縷”近於“一絲絲”,給人以飄渺的感受,恰與渺茫的歌聲吻合,形成了本體和喻體。作者以聲之渺茫悠揚,狀味之幽雅淡遠,實在是絕妙的佳喻。當代語言學家把這種感覺之間相互溝通和感覺之間能夠移借的修辭手法從比喻中劃分出來稱之“通感”(文學研究所錢鍾書1962年命名)或“移覺”(北京師院張壽康1980年命名)。清香變為歌聲,就把嗅覺轉化為聽覺,使很難描摹的感覺具體化。以上重在荷塘靜態的描繪,次第寫出了荷葉和荷花的色、態、香、淋漓盡致,維妙維肖。這時候葉子與花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穿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這兩句寫微風吹過荷塘出現的荷波,十分真切入微。這是寫荷塘的動態,和前面所描寫的靜態對照映襯。霎,讀shà。霎時,是極短的時間。用這個詞,寫荷波傳送之快。“挨”寫出了田田的荷葉象一群風采宜人的少女嫵媚動人的藝術形象。荷波輕蕩,這隻在眼前一閃即逝的活潑情狀,也被作者捕捉住,非常精細地綴入了畫面,充分顯示了作者細緻的觀察和體物入微的表現能力。凝碧,是深綠色。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這節結尾再回到荷葉上,呼應本節開頭。脈脈,讀m,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情達意,這裡形容流水無聲而似有情意。風致,願意是美好的容貌和舉止,這裡形容荷葉的色彩姿態的優美。

這是第四節,細緻描繪荷塘的容貌,順序寫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層次井然,委婉精細,栩栩如生,柔美動人。整個一節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寫荷葉、寫荷花、寫荷香、寫荷波,都確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一節專寫月色。上一節寫葉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見,這一節寫葉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兩節之間巧妙地借“流水”一詞過渡。喻月光如流水,取動詞“瀉”加以點化,正面描寫月色的形貌。“瀉”字從“流水一般”這個比喻而來,寫出了月光照耀,一瀉無餘的景象,活生生地描繪了月光照在荷葉和荷花上的情狀。疊詞“靜靜”又照應了第一節所寫的情景:夜深人靜。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這一句側面襯托月色。作者寫月色不離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霧氣蒸騰使月色朦朧的寫照。“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的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準確地表達了出來,妥貼地刻劃了“薄薄”的形貌。上述兩句給畫面塗上了一層素淡朦朧的底色。這正與第二節末句“淡淡的”月光相呼應,又與下文淡淡的雲使月光不能郎照相勾聯。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寫,色彩和姿態比前文描寫又是另一番樣子。文章用了兩個比喻,前一個承上文“瀉”字而來,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豔欲滴的實感;後一個承上文的“浮”字而來,表現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飄渺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一層淡淡地雲”使月色增添不少情趣,照應了第二節末句和上面“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一句,還說明了月光為什麼不能朗照因而是“淡淡的”原因。作者喜歡這樣朦朧的月色恰到好處,這固然可以說是作者如實地描摹客觀景物的特點,但跟當時遠離火熱鬥爭的作者閒適而未免寂寞的心境不是沒有關係。淡淡的月色正與作者自己的淡淡的哀愁相吻合。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落下的。文章寫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出月光輕盈盪漾。“參差”是雙聲詞,讀cēn cī,長短、高低、大小不齊的意思,“斑駁”的原意是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裡指影子深淺不一。倩,讀qiàn,美麗的意思。這兩句和前面比喻荷葉和花似牛乳、似輕紗,既是寫別的景,卻又無處不是在寫月色。作者深知孤月是“難寫之景”,所以把它與荷塘及其四周景物結合起來寫,就不僅可以得孤月之形而且可以得孤月之神(即作者在月色裡寄託的情思)。文章正是透過不同的景物、通過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一句轉折複句是前幾句描寫月色的總結。作者又一次運用“通感”或“移覺”的修辭說法,把上文描寫的月光、樹影揉合在一起,在讀者面前,既樹立視覺形象又樹立聽覺形象,給讀者以清新雅潔的藝術享受。

這是第五節,著力描寫月色,先是正面寫,後是反襯。多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工巧熨貼。有光有影,有明有暗,從月光的映照下又進一步寫出了荷塘勝景。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象是特為月光留下的。這兩句從寫荷塘寫到四周的樹,又從四周的樹寫到月光。“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是形容詞AABB的重疊形式,這種重迭音調和諧,節奏明快。這兩個疊詞和下一句的“重重”以及再下一句的“陰陰”是上文“蓊蓊鬱鬱”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重重”和“陰陰”又自然地籠罩著沉鬱的氣氛。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象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這兩句又從月光寫到樹,然後從樹寫到遠山。前一句寫樹,近景、低景;後一句寫山,遠景、高景。因為山遠,又是在夜晚,所以是“隱隱約約”的。文章逼真地從近到遠,從低到高地描繪了重重圍住荷塘的樹木、從樹隙裡漏出來的月光、煙霧般的陰陰樹色和隱約可見的遠山,充分渲染了荷塘幽靜的氣氛。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以燈光襯托月色。沉醉於恬靜詩意中的作者並沒有忘記描寫月色,但作者又不直接描寫月色,而是通過擬人化的比喻,把樹縫中漏出來的“沒精打采”的燈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襯出月色的朦朧迷人。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在上面靜態描寫之後,筆鋒陡轉,突然讓蟬鳴蛙叫闖進恬靜的月夜,使過於沉寂的空氣變得生氣盎然,作者用這樣的熱鬧來烘托月夜的寂靜和自己心情的寂寞,大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要幽”之妙。分號後面用“但”字來一個極大的轉折,使筆鋒又轉。蟬蛙如此“熱鬧”,作者卻一點也沒有被感染,“我什麼也沒有”。這似出乎意料,實則在意料之中,作者為排遣“不寧靜”的心情,去夜遊寧靜的荷塘,但借景消愁愁更愁,作者還是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有的仍然是對現實的不滿,對未來的迷惘。這就和開頭所寫的“頗不寧靜”的心情再次作了照應,使夜遊自始至終籠罩著淡淡的哀愁,客觀上反映了當時這一類知識分子四顧茫然、愁悶徘徊的處境。

這是第六節。這一節照應第二節,再寫荷塘四周環境,著重寫樹,使荷塘與月色融合,並用其他景物襯托,使景色更完整。

上述第四、五、六三節合成第三段,描寫荷塘月色,是全文重點所在。文章先寫荷塘,次寫月色,再環顧四周,層次清楚。作者從遠近高低、天上地下、波光粼影、蟬鳴蛙叫等各個角度和各個方面來描寫荷塘月色的美麗變幻,渲染出一種令人神往的安謐朦朧而又有生氣的夜景,表示作者對美好、自由、光明的嚮往。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裡可以約略知道。這裡寫作者夜遊荷塘引起的聯想——從眼前的荷花,想到江南採蓮的情景,甚至追溯到千餘年前的六朝。作者是從詩歌裡知道這些情況的,文章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西洲曲》的句子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裡的句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是《樂府詩集》裡收入的一組“雜曲歌辭”,全篇三十二句,寫一個女子在別離後從春到秋對所愛男子的懷念。這裡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詩意是說,這個女子秋天在南塘採蓮,蓮花已高過人頭,且結了蓮子,她低下頭來撫弄著蓮子,蓮花清得如水一樣,真象她愛憐的男子的心。蓮和憐諧音,蓮子,意味著愛戀對方。清如水,比喻她所愛的人的心地、行為都是光明純潔的。作者引用跟自己心情相協調的古詩,使文章的意味更深長,感情的表達更委婉。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進行古今對比,蓮花若舊,世情則異。作者借“惦著江南”的思念,發洩“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對現實的不滿。——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子已熟睡好久。這句中“想著”、“抬頭”、“推門進去”,是連貫的動作,似乎不必用分號。但是,用句號吧,則把意思上密切關聯的分句變成了兩個獨立的句子;用逗號吧,層次上又顯得不夠清楚,看不出句子的內部段落。作者用分號是很妥當的。分號前,是在屋外,作者在懷古思鄉背手踱步、躑躅徘徊的形象破紙而出。分號後,是寫走進屋內視覺、聽覺上的反映,“輕輕”這一疊詞,似乎還有“難得後來片刻逍遙”的淡淡的輕鬆感,推門進屋回到家中,卻“什麼聲息也沒有”,作者從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黑暗冷寂的現實社會,苦悶彷徨的心情溢於言表。文章從披衣出門開始,以賞完月色進門結束,不著行跡,一氣呵成,顯示了結構完整而謹嚴的特點。

以上是第七、八兩節,合成第四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採蓮風俗,引起對舊遊之地江南的懷念,表現作者嚮往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暗寓“今不如昔”,鍼砭當時現實。第七節中,課文對原文作了較多刪節。保留的文字,突出了作者不滿黑暗社會,幻想超脫現實的複雜心情。

[小結] 這篇散文以“我”夜遊荷塘的行蹤為線索,從“帶上門出去”寫起,到“推門進去”收尾。在夜遊荷塘的過程中,作者時而緩步前行,時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圍環境、荷塘、荷葉和荷花、月光以及遠遠近近的樹木、山色,陸續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彷彿跟著他一路去觀賞、領略“這無邊的荷香月色”。

這篇散文委婉細膩地描寫了荷塘月色的恬靜朦朧,抒發了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嚮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時也流露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在那個時代裡彷徨苦悶的心情。

從這篇散文裡,我們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藝術風格:精到細緻的觀察,謹嚴縝密的結構,樸素洗煉的語言,情景交融的描寫。本文的寫作特色,具體說來有三點:

1.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寫景、抒情的結合之上有獨到之處。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襯社會的醜。在對自然美的描寫和讚美中,滲透著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對美好自由的嚮往。在白色恐怖重壓下的作者“難得後來片刻逍遙”,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悅中,夾雜著作者不滿黑暗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現實的淡淡地哀愁,正是這個基調給優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朧恬靜的輕紗。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無間。

2.運用比喻,形象生動,本文突出地運用比喻,常常是連著用,成串地用,這就可以從多種角度,多方面去加強描寫物件的具體性、形象性、生動性,喚起讀者詩意的聯想和想象。如第五節中描寫月光沭浴的荷葉和荷花,連用兩個比喻“似牛乳”、“似輕紗”,淋漓盡致地表現月光下的荷葉和荷花那種飄渺輕柔的姿容。至於第四節、第五節中被當代語言學家改名為“通感”或“移覺”的兩個比喻,以前被人們稱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詞精當,富於表現力。本文用詞準確鮮明生動,表現在兩點上:一是動詞的選擇一絲不苟,煞費苦心。如第四節中“點綴”、“挨”,第五節中“浮”、“瀉”等用得極其貼切。二是疊字形容詞的匠心運用。全文共用二十六個疊詞,有二字疊(AA)、三字疊(ABB)、四字疊(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運用疊字,絲毫不覺復沓,這主要是作者喜歡運用這種疊字來表現事物的特徵和姿態,使得文章寫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時也是為了使行文緩舒徐,讀來富有節奏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