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21W

一、說教材

麋鹿說課稿

《麋鹿》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中的一篇課文,該文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內容,介紹了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敘述了它們歷經磨難終於回到祖國的坎坷命運,樸素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也滲透了強烈的愛國情感。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稱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感受該文中的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三、說重難點

學生學習課文,除了瞭解課文內容,還要用自己的話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傳奇色彩。因此我認為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感受該文中的說明方法。

難點:通過課文的學習來體會我國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四、說教學過程

一、概括全文,匯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介紹了麋鹿哪幾方面的內容?(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二、學習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一)圖文對照,明晰外形特點

如果我們的教室裡出現一頭“鹿”,怎麼能辨別出它是否是麋鹿。

學生先仔細觀察圖片,再讀讀課文2-3小節的內容,將兩者對比,找出依據,再下定論。

然後進行交流,其他同學補充。

預設:角型、尾巴、蹄子、毛色、所處的環境

作者在介紹麋鹿的外形時,緊緊抓住了它區別於其他鹿的.顯著特點,讓讀者對它的特點了然於胸,這得益於作者介紹麋鹿時嚴謹、科學的語言,這是說明文語言的一大特色。(板書:嚴謹 科學)

請一位講解員,來給遊客們介紹一下麋鹿的外形特點。

(二)提出問題,明確生活習性

針對學生介紹的麋鹿外形特點進行提問。同學們有什麼問題?

(1)每頭麋鹿的體重都能達到250千克左右嗎?它們都有角嗎?角什麼時候能發育完全?

(2)麋鹿的哪些身體特徵和溼地環境相適應?

穿插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三、學習麋鹿的傳奇經歷

(一)感受傳奇經歷

麋鹿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 根據課文5-6小節內容,組內交流,關注概括的語言是否準確、精練,進行補充和修改。將麋鹿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做成了一張示意圖,看著這張圖,感受麋鹿數量變化之大。

(二)感受敘述方法

作者用5、6兩個自然段記敘了麋鹿的經歷。3000多年間發生的事,作者只用了248個字來記敘,還能讓我們對麋鹿的經歷瞭解得清清楚楚,作者是怎麼做到的?

(3)作者正是抓住這些麋鹿經歷發生轉折的重要時間點,來敘述麋鹿的發展變化,令它3000年的經歷讀起來既簡練又明瞭,這種寫作技巧值得我們借鑑。

(三)感受言中之“情”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使用的語言除了科學嚴謹之外,還表達著他的觀點和態度,這段文字處處含“情”。

“早在”一詞,說明我國自古就有麋鹿,麋鹿最早是在中國發現的,一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作者用了“盜”這個字眼,表達了不恥和憎恨。

類似這樣的字眼文中還有很多,在5-7小節的敘述中,作者的語言可謂處處含“情”,仔細找找並試著體會吧!

說明文的語言不僅要嚴謹科學,還可以處處含情。(板書:有情)

四、學習“描述法”的開頭方式

麋鹿終於回家了,個讀最後一段

這個結尾與開頭的這段文字遙相呼應

思考:既然開頭已經很完整了,作者為什麼還要描寫這樣的一幕?

學生髮表看法,談感受。

師小結:我們都知道,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科學嚴謹,但有時為了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說明文語言也會講究生動形象。像這樣的開頭方法叫做“描述法”:在說明文的開頭,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對說明物件及其相關事物進行描述,使之更有趣味,令讀者產生想讀下去的心理。原來,說明文的語言不僅可以有“情”,還可以這樣有趣味。(板書:有趣)

五、總結板書,整理收穫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麋鹿》這樣一篇說明文,一方面瞭解了關於麋鹿的各種知識,另一方面還知道了寫說明文,語言不但要嚴謹科學,同時也可以是有情的,有趣的。希望今天這堂課給大家的學習帶來收穫,也希望你今天的收穫能用到以後的學習中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