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班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6篇

來源:才華庫 6.98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大班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6篇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幼兒、說設計意圖: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並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於探索的狀態。他們在遊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二、說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實際需要、發展能力為基礎,又要根據《綱要》的有關精神。本次活動內容的選擇首先是根據《綱要》對科學領域目標的要求,即“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利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科學目標的定位使我們強烈地感到:“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兒童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

二是考慮幼兒實際能力和發展需要。本班幼兒對空間方位感知經驗不一樣,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內容的設計上儘可能考慮到寓教於樂中。這樣就能讓幼兒在積極的遊戲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三、說教學目標:

在確定活動目標時,我的預設目標從幼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進行考慮的,因此,此次活動的目標我預設為: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會向左和右移動。

2、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3、初步感知參照物的不同所帶來的左右方向的不同。

四、說教法和學法: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遊戲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法,我介紹這兩種方法。

(1)遊戲法: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因此,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將學習的內容轉化為遊戲的形式,如一開始,我就採用與幼兒玩肢體遊戲進行引入,讓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有了“左”、“右”的空間概念經驗。

(2)賞識激勵法:

人需要賞識,作為孩子更不例外。他們常常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展前途,以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孩子,因而產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在每次的遊戲過程中,教師都以激勵鼓勵的方法請幼兒參與,在參加完遊戲之後有相應的反應,若幼兒有錯也給幼兒改錯的機會,讓幼兒大膽嘗試,但不挫傷孩子的自尊。

五、說活動的組織過程: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把此次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綱要》科學領域目標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在本活動第一環節中設計了讓幼兒尋找自己身體左右關係的“好朋友”的遊戲,幼兒玩的慾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幼兒很有興趣,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找到的“好朋友”告訴老師和同伴,這樣,幼兒不僅主動地與同伴交流了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同時也加深了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

(二)遊戲中辨別左右。

這是鞏固第一環節中接觸到的對左右的區分,讓幼兒一起感知左右。

(三) 感知參照物的不同,左右邊的方向也變了。

此環節在設計過程中是讓幼兒在原有對左右的認知水平上有一個提高,落實第二個目標。

(四)結束:聯絡生活,應用左右。

此環節是讓幼兒利用所學知識應用到幼兒的生活中去,可以看到幼兒的學習程度如何。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活動背景:

數學活動很重要的一點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等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的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和遊戲中的問題。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知識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好奇心也越來越強。幼兒已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點數、目測等比較兩群物體的數量的簡單方法,因此,在本活動中我們建立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選擇了“一樣多嗎?”這一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探究活動,生成開展了將生活化、活動化、綜合化、為一體的學習活動――大班數學活動《一樣多嗎?》。

在活動中,為了使幼兒能正確理解並掌握用一對一的方法(一一對應)比較兩群或兩群以上的物體的數量是一樣多嗎的思想,我們以幼兒日常活動中最常見的遊戲為載體,從搶椅子、找朋友的遊戲→生活化情境(多媒體課件)→動手操作→作業評價,把科學、語言、社會、數學、音樂等學科有機整合並滲透到這個活動中去,真正做到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思想與方法,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和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按《綱要》目標多元化的要求,我們設定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能比較兩(幾)群物體數量的相等與不等。

2、方法、過程目標:運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兩(幾)群物體數量的相等與不等的問題。一一對應是數學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函式(數學主要是研究函式)的核心,且涉及到集合的概念。在此我們抓住這個契機,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與集合的概念,為引領孩子日後的學習,將起到一個十分積極的功效。

3、情意目標:讓幼兒能積極、主動進行學習,能克服困難、堅持學習,從而獲取成功的愉快及自信。

三、說――活動過程:

建構主義理論指出――人的學習都是通過活動來內化與建構的。因此,活動的設計與展開是教學的關鍵。本活動主要分三大塊按程式教學的要求而展開的。

第一塊,遊戲活動匯入。

主要通過孩子們平常最熟悉的音樂娛樂遊戲活動“搶椅子、找朋友”讓孩子親身體驗用一對一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概括出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比較兩個集合中的元素數量一樣多嗎?並在遊戲過程中,教師有機融合了音樂學科的要求,同時要求小朋友用一句較完整的話說出“××和××一樣多或××和××不一樣多”。

第二塊,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情境來鞏固及運用一對一的方法。

在課件中,第一部分利用碗和勺子,通過一隻碗放一把勺子的動畫演示,幼兒一目瞭然的就知曉了用一對一的方法可得出碗和勺子一樣多。第二部分通過小兔拔蘿蔔,進一步解決了“不一樣多,多多少,少多少”這一問題;第三部分,主要遷移了日常生活中的植樹問題(也是國小數學應用題的一個難點),讓幼兒感知一棵樹一朵花一棵樹一朵花的序列問題,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四部分,通過“小劇院”這一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讓幼兒知道,票與座位一一對應,所以票的張數與座位的個數是一樣多,因此票的張數就是座位的個數。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可以掌握到一定的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及大量的數量詞,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

第三塊,幼兒動手操作。

主要通過幾何圖形的分類,一一對應,進一步強化了幼兒對一一對應方法的掌握,同時在幼兒已有的兩群物體進行比較的.基礎上嘗試三群物體進行比較。通過孩子們的操作,驚喜的發現他們可以通過計數比較,一對一對一的比較(其中可有排列整齊的對應比較;也有三個為一群的對應比較等)不同方法正確掌握三群物體的數量是一樣多嗎這一問題。

四、說――活動評價:

在活動的展開過程中我們十分注意學生的評價活動,因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評價的主體是學生,功能是發展。為此在活動中儘量為孩子搭建評價的舞臺,展示孩子的學習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提升學習的自信,同時在評價中取長補短、整合不同的意見,使原先的學習成果得以補充、完善、提升。在評價中學生不同意見的碰撞,往往是深化學習的生長點,使孩子的學習得以延伸與發展。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實際需要、發展能力為基礎,又要根據《綱要》對科學領域目標的要求,即“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這兩個教育理論的支撐使我強烈地感到:“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情感態度的培養和提高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班幼兒對空間方位感知經驗不一樣,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內容的設計上儘可能考慮到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積極的遊戲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針對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我將從幼兒的認知、情感、能力的發展需要,擬訂了以下三個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2、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3、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

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並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我確立為:發展幼兒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難點為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教學成功與否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次活動我有場地準備和實物準備1、場地佈置:在活動室的左右掛上一些東西; 2、實物準備:紅綠帶子43條。

五、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屬於空間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本次活動我採用了引導法、激趣法、賞識激勵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教學方法的運用本節課將使用如下學法讓幼兒達到學習目的:

1、觀察法:讓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因此,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將學習的內容轉化為遊戲的形式,如在活動中我就採用與幼兒玩肢體遊戲進行引入,讓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有了“左”、“右”的空間概念經驗。

3、多通道參與法: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分清左右。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把此次活動分為教學三部曲。即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謎語匯入

教師出示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引導幼兒說出謎底:手。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開始,我就為幼兒設定了一個懸念,通過猜謎引出主題,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基本部分。(分四個環節完成)

環節一分四步:第一步找出左右手 ;第二步說出左右手能幹的事;第三步師幼互動遊戲我說你做;第四步幼幼互動將動物進行左右擺放。

【我從左右手入手,引導孩子知道左右手並說出右手會幫我們做很多事,如:寫字、畫畫、拿筷子、提東西等,對左右手的掌握概念會比較容易,以此實現活動目標一,為下一環節認識身體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鋪墊,】

環節二、區別身體其他左右部位。

環節三、感知空間方位的左邊和右邊 。

(以上三個環節的設計都為我的教學重點體現給予了極大的保障。)

環節四: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1、幼兒改變方位後再說說自己的兩邊各有什麼?

2、相對站立,觀察幼兒同時伸出左右手時出現的現象。

【設計意圖: 讓數學來源於生活,最後又迴歸於生活。以此來實現我的目標二同時突破本次教學難點。】

(三)結束部分。

請男孩子站到老師的右手邊,女孩子站到老師的左手邊。跟隨音樂走出教室。【結束部分其實也是一個檢測部分,檢測幼兒對本節課的認知水平。同時做到學以致用。】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數學活動《單數與雙數》。

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教學中容易枯燥、乏味,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單數和雙數這一數學概念,對於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幼兒教育綱要》中指出:“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根據這些及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和遊戲,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在發現中學習,掌握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含義。根據教材內容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和遊戲,區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2、教學重難點:

本次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能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根據我班幼兒情況我認為難點應該是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對於突破重難點所採用的方法,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比較得出結論。

3、活動準備:

(1)、五子棋若干、1-10數字卡片、單數、雙數漢字卡片。

(2)、小動物磁板若干。

說教法與學法

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根據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採取幼兒動手操作、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發現單雙數的不同,從而理解單雙數的含義,能正確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活動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遵循積極性原則,藉助多種活動材料,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今天我們教室裡來了三位客人,你們猜猜是誰呀?(小豬,點選滑鼠三隻小豬飛入),這三隻小豬今天可忙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呀?現在老師就讓小朋友看看他們在幹什麼?

二、看動畫回答問題

看完動畫片你們知道三隻小豬他們在幹什麼呀?(分水果)他們是按照什麼來分的?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呀?教師引導幼兒回答!

三、探索單雙數

(1)根據動畫片中小豬分水果的方法,逐一分相應的物品。(數字1-10)

(3)教師統計在黑板上統計結果,讓幼兒瞭解到數字1、3、5、7、9是單數。數字2、4、6、8、10是雙數。並讓幼兒感知單數和雙數是可以變化的。給雙數加上一個數就會變成單數,給單數加上一個數就會變成雙數。

四、救救小豬

豬媽媽打來電話,說三隻小豬被大灰狼關到了狼堡裡,到狼堡要經過一條很大的河,我們只有踩著單數的石頭才能到達狼堡不然豬媽媽就會掉進河裡!豬媽媽不知道要踩什麼樣的石頭,所以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

五、尋找身體上的單、雙數

在我們的身邊到處都藏著單數和雙數,就連我們的身體上也有單數、雙數,小朋友用你聰明的小腦袋想一想,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說一說生活的單雙數,單數和雙數在生活中的用途。

六、操作

豬媽媽到了狼堡但是狼堡的大門沒有密碼是打不開的。分發操作紙讓幼兒按照單數和雙數的要求塗色,塗對的話狼堡的大門就會自動開啟,三隻小豬就會得救!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5

一、分析教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絡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無直觀形象是較為籠統的因此,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為:

1. 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叫出名稱,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 使幼兒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之間的運轉關係,能正確識別整點、半點。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協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為此,提供了幼兒人手一隻鍾,讓幼兒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之間的運轉關係。

三、教法與學法

為了協助幼兒掌握幼教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根據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採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活動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藉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標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 7:00 時,提醒幼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四、教學準備

小兔木偶,動物鍾若干只(小老鼠、小豬、小猴、小牛、小狗等)圖片若干張,紅、黃、綠鍾各兩隻,幼兒人手一隻鍾,實物中一隻。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區域性

二)活動

開始我出示了一隻木偶小兔,以小兔開了家鐘錶點引出活動內容,然後出示食物鍾,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鍾能告訴我時間,人們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三)基本區域性

活動中我防止了一言談” 和 “自問自答” 注重幼兒主動的觀察,鼓勵幼兒發現問題,主動求知。

1. 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 “ 看,鐘面上有什麼?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 12 個數字是怎麼排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

2. 認識整點、半點,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本環節中,先出示了紅、黃、綠三隻鍾,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發現這三隻鐘有什麼祕密?讓幼兒觀察,比擬,最後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緊接著又出示了幾隻動物鍾,讓幼兒說說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馬上得以鞏固,而且通過實物投影放動物鍾,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係。由於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我最後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 2點~3點分針時針是怎麼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3. 看圖撥時間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請幼兒看幾張照片,一下子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運用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幼兒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於理解,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請幼兒講講自己是幾點睡覺的讓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使活動滲入了慣例習慣的培養。

四)結束區域性:評聰明娃娃

每組中評出一個聰明娃娃,再到戶外跳舞祝賀他活動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六、活動延伸

1. 教師或家長可向幼兒叫介紹多種鍾、表及國內外有關鐘錶趣聞,豐富幼兒的知識。

2. 在日常生活或遊戲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運用表達時間的詞彙:如遊戲時間, 5點種到下班了 。

3. 教室可設定時鐘,以及請家長配合提醒幼兒按作息時間活動,如:起床、進餐等,協助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大班數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活動教材

區分左右是大班這學期所開展的有關空間方位感認知方面的內容。其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關係。《綱要》中所說:“幼兒園數學應以遊戲為主要嚮導,孩子在遊戲中得以不同的發展和提高。”於是我在活動中設計了多個小遊戲,讓小朋友在遊戲中輕鬆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為中心正確的判斷左右,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它的教育性、價值性和實際性,活動目標既是整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同時對活動也起著導向作用,因此,從滿足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的發展需要,我擬訂了以下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

發展幼兒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四、說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在活動室的左右掛上一些東西;

2、藍綠帶子40條,課前綁在幼兒手上;

3、幼兒用書《數學》第十二頁、剪刀、膠水;

五、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區分左右手

我開始以謎語匯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來考考你:“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幼兒回答後引出答案:手。師:每個人都有兩隻手,一隻是左手,一隻是右手,那麼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現在你知道哪隻左手哪隻右手了嗎?我來考考你吧,看你能不能照我說的做)

1、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並做出動作。

如:請舉起右手並招招手、豎起大拇指、做把剪刀;請舉起左手握個拳頭、眨眨眼;(教師看幼兒是否舉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2那我們的兩隻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麼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麼做的嗎?

3、遊戲:你說我做

-----遊戲前,請幼兒將藍綠兩種不同顏色的帶子綁在手上。

-----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指令舉起左手或右手(如:請右手是藍帶子的小朋友舉手,請左手是綠帶子的小朋友舉手)

環節一的設計意圖:大班幼兒對左右有一定了解,但確瞭解不多,所以環節一中我從左右手入手,因為孩子知道右手會幫我們做很多事,如:寫字、畫畫、拿筷子、提東西等,對左右手的掌握概念會比較好,為下一環節認識身體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鋪墊。

環節二、區別左右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麼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麼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

2、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指令完成相應動作。

如:請你抬起左腳,請你抬起右腳;(教師看幼兒是否舉隊,糾正個別不對的)進行數次後可提高難度,要求幼兒做出與指令相反的動作;(我說左腳,你抬有右腳)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並在遊戲中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

環節三感知左邊、右邊

1、幼兒交流自己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2、幼兒改變方位後再說說自己的兩邊各有什麼?

3、遊戲:小熊搬家:完成幼兒用書12頁,請小朋友幫小熊把一些傢俱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從而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