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小猴學釣魚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3.16W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小猴學釣魚》。

一年級上冊小猴學釣魚說課稿

教材分析(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和章節中的作用是:《小猴學釣魚》是青島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資訊窗六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以及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2. 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會口算10以內數的兩步加減混合式題。2、

2、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在交流多種演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10以內數的兩步加減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影象訊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學情分析:

學完10以內數的加法、減法基連加連減後再學習本課,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但由於需要讓學生明白事情發展的過程,教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最後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算:要求學生要說出運算順序。

3+2+3=  3+6+1=  2+5+0=   7-1-4=   5-2-1=   9-5-4=

4+0+5=  8-0-4=  10-7-1=  2+4+6=   4+3+2=   6-2-4=

二、新授

出示圖,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關於小猴子釣魚的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講故事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幅連環畫,看一看誰能根據連環畫,為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多媒體出示故事情境)

(第一幅圖中5只小猴看小朋友釣魚很好玩,紛紛用樹枝學釣魚。第二幅圖描繪出用樹枝釣不上魚,有3只小猴感到沒意思離開了,同時遠處又來了1只小猴。隱含資訊:小朋友魚缸中原來有3條魚,後來蹦出魚缸1條,又釣上來2條。)

1、哪個小朋友勇敢地起來交流自己發現的數學資訊並提出問題?

(通過孩子的提問,引導本課重點)

(1)、現在有幾隻猴子學釣魚?

(2)、現在魚缸裡有幾條魚?

師:你能用算式表示出猴子的變化過程嗎?

(教師要特別注意讓小朋友弄清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為此,結合圖意多讓小朋友說說小猴學釣魚只數變化的過程,從而根據自己的理解獨立列出 “5-3+1”,或“5+1-3”,並口算出結果。計算完成後,再讓小朋友說一說每個算式中各數代表的內容及每步計算的意義。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表述運算順序,初步理解加減混合算式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順序。)

師:你能用剛學的方法解決現在魚缸裡有幾條魚嗎?

(3-1+2=4”或“3+2-1=4”,都是合理的。算完得數後,組織學生結合自己列的算式,說說魚缸裡小魚的條數是怎樣變化的,先算的什麼,後算的什麼。進一步理解加減混合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小結

請同學們運用自己明亮的眼睛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與我們前面學到的有什麼不同呢?

對,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應怎樣計算呢?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小猴子看見同學們這麼聰明,想請同學們幫助解決幾個問題,你能幫助小猴子解決這些問題嗎?

1.自主練習1。

看圖,說說圖中的意思。根據圖意及自己的理解提出問題,

列式解答。說一說運算順序。

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說一說想法。

2.看圖,說一說圖中原來有幾隻天鵝,後來發生什麼事情。

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怎樣列式?

說說運算順序。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口算。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說運算順序。

四、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你們覺得自己表現怎麼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