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漾的深情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87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盪漾的深情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盪漾的深情說課稿

一、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參與多種音樂活動,讓學生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與音樂作品產生共鳴,音樂視野更加開闊,進一步加深對祖國、對家鄉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二、學情分析:國小高年級段的孩子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不僅能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對它們進行模仿而且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在評價方面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恰當的評價。

三、教材分析:本課欣賞的內容《黃水謠》選自《黃河大合唱》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創作於一九三九年,共分為八個部分,《黃水謠》其中的第四部分,此曲為歌謠式的三段體結構。作曲家通過三種情緒的對比,描繪了日寇入侵前後黃河兒女“喜、悲、恨”三個不同的情感場面。本課教唱歌曲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湖南民歌《瀏陽河》,歌曲的歌詞是口語化的問答,兩段歌詞一問一答,風趣輕鬆的問答中飽含著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愛戴。

四、根據本課的教材是和學情我制訂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欣賞比較《黃水謠》、《又唱瀏陽河》等音樂作品,感受樂曲的情緒與異同;能熟練演唱歌曲《瀏陽河》。在對三首歌曲的欣賞和演唱中獲得優美抒情和悲憤悽慘兩種不同的情緒體驗,能用舒展的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能夠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獨唱、對唱、齊唱、合唱。

五、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在欣賞中獲得優美抒情和悲憤悽慘兩種不同的情緒體驗

六、為克服重難點我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創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

七、本課的教具是多媒體課件、鋼琴

下面是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

一、欣賞樂曲《黃水謠》

二、學唱新歌《瀏陽河》

三、拓展欣賞《又唱瀏陽河》

四、自評互評培養鑑賞力。

第一環節:通過欣賞音樂片段《保衛黃河》創設問題情境,匯入的問題:什麼樣的音樂能使觀眾產生這樣強烈的反響?是誰寫下這樣的音樂?他為什麼要寫這樣的音樂?然後簡介作曲家冼星海,接著聽賞歌曲《黃水謠》通過整體欣賞和分段欣賞感受:

歌曲的內容:美麗的家園a苦難的生活a四處流浪。

歌曲的情緒:優美抒情a悲憤悽慘。

歌曲的曲式結構:三段體

第二環節: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首先欣賞女生獨唱《瀏陽河》要求學生說出歌曲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感受。接著欣賞齊唱《瀏陽河》激發學生演唱的興趣;教唱歌曲唱準一字多音的樂句;分析歌詞的特點

第三環節:拓展延伸欣賞歌曲《又唱瀏陽河》瞭解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緒、旋律,找出熟悉的旋律;比較《瀏陽河》和《又唱瀏陽河》的異同;再次欣賞的時候鼓勵學生會唱的地方跟著唱一唱,不會的地方用心傾聽。(這個環節的設計理念是在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的同時,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並且能養成好的聆聽習慣)

第四環節:自評互評培養鑑賞力本課的教學評價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自評評和老師的隨堂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的重點是能否積極自信的參與音樂表現、能否與其他的同學協作配合、在課堂小結時我還安排了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感想如: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歌曲中你最喜歡那一句?在課堂上對那些有創意的學生我及時的給予肯定的評價。

小結:以上是本課的總闡述,不到之處請評委指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