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37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尾巴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尾巴說課稿

比尾巴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春》這篇文章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中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這一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通過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陶冶人們愛美的心靈,鍛鍊人們發現美的眼力。這篇文章作者按照盼春、繪春、贊春著一整體思路來組織文章的,它符合人們認識瞭解春天的思維規律。在文章的各個部分,作者運用飽含詩意的語言,用蘸著對春天濃濃的讚美之情的生花妙筆,把一幅幅春的優美畫卷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看之慾往,聽之慾醉,聞之慾香。在語言表達上作者既講究修辭,又注重語言節奏,既講究詞語準確,又注意疊詞的運用,可以說,在這種語言表達下的春天,有了春的生機,有了春的爛漫,有了春的溫柔,有了春的浪漫,更有了春是一年最美好時機的深刻內涵。讓人感覺在春天裡,一切都有希望。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是這樣設定的。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品味優美的語言。

3、瞭解比喻這種修辭手法。

2、過程與方法,重點是學生朗讀的過程,品味語言的過程。教法:啟發引導法,示範法,比較法。學法:朗讀法、討論法、比較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的思想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是朗讀文章和品味語言,他們是結合在一起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的過程。

四、教學手段的應用: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設計

導課:寫春的古詩文名句

(一)、美讀文章,共分為三個步驟,通過這三步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同時使學生注意朗讀應注意節奏、語音的輕重、情感的抒發等。

1、初步感知文章,生朗讀文章,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

2、生個人讀,讀後師作指導(示範讀、分析為什麼這樣讀)

(二)、整體感知春天的美,通過以上的閱讀,閉上眼睛回味一下,然後用比較簡練而有優美的話概括一下春天給你的印象。

(三)、品味優美的語言,共分為四個步驟,通過這四個步驟,不但讓學生體會到本文優美的語言,而且從中使學生知道怎樣才能使語言更富有表現力。

1、讓學生自己找出認為最美的段落、句子、或者詞語用橫線畫出來,再準備說一說為什麼美(生可簡明的寫一下)。

2、小組交流,將自己找的與小組內其他同學交流一下,達到合作交流、共同發展的目的。

3、檢測與引導,通過學生的彙報,教師適時引導或指導,具體的方法如:換詞朗讀法(如“花下的蜜蜂嗡嗡的鬧著”中的“鬧”換成“叫”)、調整語序朗讀法(小草偷偷的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調整為“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偷偷的從土裡鑽出來。”、改寫後朗讀法(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改成“桃樹、杏樹、梨樹都競相開放,紅的真紅,粉的真粉,白的真白”)在這裡讓學生了解比喻這種修辭手法。

4、總結,總結出這篇文章語言富有感染力、表現力的原因。

(1、用詞準確。2、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3、運用疊詞。4、調整語序。)

(四)、拓展運用,用以上我們分析的結果,寫一段富有感染力、表現力文字,表現一下其他季節的美。這一步驟是品味語言在寫作中的應用。也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五)、面對朱自清筆下的優美的大自然,想想我們周圍的環境,同學們想說點什麼呢?通過學生的發言,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

比尾巴說課稿2

《松鼠的尾巴》是一篇常識性的科學童話,通過3個故事把小松鼠在不同的情況下三次發揮尾巴不同的作用,解決了問題。其中二、三、四小節具體描寫了小松鼠尾巴的作用。想象豐富,內容生動有趣、情節性強,能夠吸引孩子,同時語言淺顯,又便於獨立閱讀。結構清晰,採用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一、關注字詞、重在積累

低年級的語文,字詞教學仍是重點,在第一教時已經解決了生字的讀音及字形,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對於詞義的理解放入到具體的語境,結合故事的學習進行理解,如緊追不捨、無影無蹤等詞,將詞語的理解和朗讀結合起來,和讀懂課文結合起來,和學習語言結合起來,希望通過這樣的學習讓學生對詞義有比較深的印象。這樣的學習必將牢牢地銘記在學生的心間,此外,本課出現了較多的多音字,在教學中,我注重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切實做到,將語文課上得紮實,學生學得有效。

二、朗讀感悟、入情入境

小松鼠從一開始找不到掃帚而困惑,到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而很高興;又在危險時刻,在媽媽的提醒下,及時發現自己的尾巴能做降落傘,因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到最後寒冷的冬天來臨,自己一下子就知道尾巴可以當作被子。從困惑到經過提醒明白到一下子知道自己的尾巴的作用,一步步感受到自己尾巴的頂用,這是有一個變化的過程的。

學習這三個故事,主要採用朗讀的形式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個故事情境中去,第一個是通過對話朗讀感受當時小松鼠的困惑到最後發現掃帚的驚喜,第二個故事是通過抓住關鍵詞的理解與感悟,讓學生著急地向媽媽求救,讀出小松鼠遇到困難的緊張和著急。第三個故事是通過教師的引讀感受尾巴的神奇。整節課引導學生讀中瞭解課文內容,讀中感知主題,讀中昇華人物的情感,切實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自主學習、分層教學

“後茶館式”教學倡導,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老師不講,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學會的老師不講,在本節課我進行了嘗試,在本課的一開始,我通過讓學生自己劃一劃,然後和同桌說一說,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基本上掌握了圈畫語句的要點,個別幾個在同桌的幫助下也能完成學習任務,他們體會得成功的樂趣,還有在第四小節的學習中,經過了二、三小節的學習,學生有能力自己從第四小節獲取知識,於是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獲取新知,異質分組,讓學困生也能有所提高。真正體現了將課堂還給學生。同時在最後一個環節,梳理課文主要內容時,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智優生只借助板書就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而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為其搭建了一個腳手架,通過完成填空來完成此學習任務。既是對課文的再次梳理,也是讓學生有條理、連貫的表達。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學設想,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肯定存在著很多不足,希望老師們能批評指正。謝謝!

比尾巴說課稿3

一、說教材

㈠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描寫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述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㈡教學目標:

《大綱》指出,低年級要求學生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詞句的意思,以及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大致瞭解內容。據此,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理解課文的詞句和每一段的意思,瞭解小魚、老黃牛和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獲得文明禮貌的教育。由於低年級兒童知識水平有限,生活圈子窄小,對於一些自然科學現象不甚瞭解,因此,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課的重點,壁虎尾巴具有保護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程式

㈠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詢壁虎的有關資料。

2、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3、教具準備。

㈡學習新課:

1、新課匯入。採用創設境,激發情趣匯入法,以簡筆畫加上老師生動的敘述,將學生直接帶入課文,使學生對新課充滿興趣,急於求解。

2、新課教學。先初讀質疑,然後精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教學錄影,採用“問、讀、議”的方法具體學習課文,從中釋疑。最後引導學生以同樣的方法逐段自學,教師再做點播,啟發想象思考。

3、歸納總結。通過學生繪聲繪色的表演讀重新獲得對課文主題的整體感知。

4、課堂練習。指導生字書寫。㈢作業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設計如下作業:1、有感情朗讀課文。2、課外延伸:說說如果小壁虎不回家,他還會向誰借尾巴?能借到嗎?為什麼?

三、說教法

㈠情境教學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1、圖示法:低年級形象思維活躍,適當運用簡筆畫能激起學生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匯入新課時,我在黑板上畫出一隻栩栩如生的壁虎,一下子吸住大家的注意力;當講到壁虎掙斷尾巴時,我隨手將尾巴擦掉;講到壁虎向小魚、黃牛、小燕子借尾巴時,又畫出魚、牛、燕子的圖,使學生在形象的欣賞中展開活躍的思維,不知不覺進入課文情境中。

2、演示法:電化教學過程中的形、聲、色的運用與結合,能有效渲染氣氛,激發學習情感,把課文語文文字描繪的內容再現出來,符合國小生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因此民學習三至五自然段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小魚、黃牛、燕子為什麼不借尾巴給小壁虎?”自由讀課文,接著通過教學光碟,讓學生理解“搖、擺、甩”的樣子,這樣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培養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教學中,利用幻燈複合片進行生字教學。如:採用幻燈複合片換偏旁,借“準”教“難”,促使學生興趣高漲,教學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著。

㈡激發懸念多思法教師販主導作用,不僅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教會學生怎樣思考問題,激發創造欲,培養創造性思維。

1、審題設疑。齊讀課題後,鼓勵學生說說:“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各抒己見,如:“小壁虎為什麼要借尾巴?向誰借?借到了嗎?”等等,為下文作了鋪墊,教學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

2、情節設疑。利用課文片斷,啟發想象,如“小壁虎沒了尾巴會怎麼想?小魚不借尾巴給小壁虎,他又會怎麼想?引導學生交換角色進行想象。既活躍學生的思維,又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3、結語設疑。按課文內容延伸設疑,在教完課文後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後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㈢以讀為本,滲透思想教育,訓練語感。學生的閱讀訓練離不開理解,也離不開朗讀,兩者互為促進、補充。因此,教學一開始,讓學生帶問題讀課文,達到初步感知課文的目的,隨著教學深入,採取不同方法,以讀促思,以讀釋疑。如出示“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和“小魚,把尾巴借給我。”讓學生比較讀,說說哪句好,為什麼?學生反覆讀後,紛紛選擇第一句,覺得這句多了“姐姐”、“您”、“行嗎”等文明禮貌用語,說明小壁虎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於是,借讀訓練學生語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再如:出示“爬呀爬”,問學生“這個詞應該怎麼讀,為什麼?”,學生聯絡上下文反覆誦讀後,覺得這個詞應讀得慢一點,因為壁虎失去尾巴,爬不快,從而說明壁虎尾巴強以幫助爬行。最後在學生能流利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範讀、齊讀、比賽讀、分角色讀及表演讀,層層深入,突出體會“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嗎”等禮貌用語道出壁虎委屈、難過、焦急的心情,從中領司借尾巴的經過說明了各種動物尾巴的功能。

四、說學法

㈠教給學生自學的辦法。針對本課圖文並茂,內容生動有趣,情節多有反覆,圖、文結構大體相同的特點,設計“教——扶——放”的教學模式,看錄象導學第三自然段,師生總結出“自讀——質疑——講座(釋疑)——感情朗讀”四步法,指導學生按四步法自學第四自然段,再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完全獨立自己去學第五自然段。

㈡教給質疑、釋疑的方法。教學中設計“讀——問——讀——議”的學習方法,在課文一開始就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小魚、黃牛、燕子不借尾巴的情況下,支援學生提出看法,說說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藉此進行求異思維訓練,質疑的同時,教給學生以讀促思、讀中求解的釋疑方法,培養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從而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

五、本課設計的特色

㈠做到以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者,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㈡利用多媒體教學及簡筆畫來創設情境,製造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好學。

㈢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求解,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讀中滲思想教育,又訓練語感。

㈣重視創新教育在學科中的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探索成功的喜悅中燃起求知和創造的信心和決心,培養學生的意識和創新能力。

比尾巴說課稿4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是某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有趣的尾巴》,這是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小動物是怎樣過冬》中的一節生成課。

一、說教材

動物是孩子們喜歡的物件,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在《小動物是怎樣過冬》主題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因此,生成了“有趣的動物尾巴”這一科學活動。

大班幼兒對動物的特徵、生活習性等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根據大班幼兒發展水平和幼兒學習科學的特點,我制定了本節課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小動物的尾巴,瞭解尾巴的用途。

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尾巴的興趣、滿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

3、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綱要》中,科學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幼兒教育已有的經驗水平,我確定了本次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掌握孔雀、松鼠、啄木鳥、小燕子等動物尾巴的用途。

難點:讓幼兒瞭解老虎、魚、袋鼠尾巴的用途。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動物尾巴的用途,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主動探究,從而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活動的重點難點得以有效的突破。

活動準備:

布偶小猴子一隻,各種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特點,我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啟發提問法等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應用,能夠克服教師傳統的說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再次瞭解動物尾巴的用途,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流程

(一)設疑匯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興趣往往是幼兒學習的直接動因。然而興趣和動機並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來滿足幼兒探究心理需要而引起的。教師出示只露出尾巴的小猴子,讓孩子們猜猜它是誰。

(這一環節的設計,教師為幼兒設定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活動能夠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互動探究、掌握新知

1、利用課件出示各種各樣動物尾巴的圖片(播放幻燈片)

(通過觀察圖片這一環節,讓幼兒觀察各種動物的尾巴,同時讓幼兒自主學習,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師提出問題:小動物的尾巴分別是什麼樣的?孩子們有可能會說小動物們的尾巴有的長長的、毛茸茸的、有的像把小剪刀······那你們知道它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用途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通過欣賞圖片,對動物尾巴的用途進行描述。

[page_break] (正如新《綱要》所指出:“語言教育應該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本環節通過讓幼兒觀察動物的尾巴,不僅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而且加深對動物尾巴作用的瞭解,同時也發展了幼兒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朋友知道孔雀、猴子、松鼠等動物的尾巴用途的基礎上,教師引領孩子探究其它動物尾巴的用途。

(《綱要》中指出重視以兒童認知發展為基礎,發揮教師的主導的作用,引導幼兒循序漸進地積累科學經驗,促使兒童思維能力不斷髮展。)

2、播放課件,幼兒欣賞《為什麼動物有各種各樣的尾巴》

(幼兒的思維離不開具體的事物,藉助多媒體的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瞭解不同動物的尾巴,用處也是不一樣的)。

通過觀看《為什麼動物有各種各樣的尾巴》,讓幼兒知道當有其它動物襲擊老虎時,老虎可以把自己的尾巴當作武器來保護自己;魚在游泳時尾巴起到推動作用,加快速度,同時也有方向盤的作用控制自己游泳的方向;袋鼠的尾巴在奔跑時起到平衡的作用,在休息時,與它的後兩條腿形成三角形,起到了支撐的作用。

(這樣藉助資訊科技手段,通過豐富的畫面,讓幼兒分別瞭解老虎、魚、袋鼠尾巴的用途,從而突破難點。)

(三)趣味遊戲,玩動輸出

《綱要》中指出要以遊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現有的經驗及興趣創設遊戲環境。為了幫助幼兒掌握動物尾巴的用途,我設計了“找尾巴”這一遊戲環節。

教師提出遊戲規則,幼兒活動.幼兒拿著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去尋找它們的尾巴。小朋友找到之後,互相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再以小記者的身份進行採訪,孩子們可能會說出小動物尾巴的用途。動物尾巴的神奇用途,會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尾巴的用途。同時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四)活動牽引、情感昇華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動物尾巴的用途,瞭解幼兒掌握新知識的情況。提升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目標中要求加深幼兒愛護動物的積極情感。通過這一環節,幼兒不但知道動物的尾巴可以保護自己,而且還可以幫助它們適應周圍的環境,更好地生活在大自然裡。因此,教育幼兒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人類和動物和諧共存。)

教師以小動物的口吻邀請小朋友參加舞會。教師播放音樂,在輕鬆愉快的旋律中,活動結束。

(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四、設計理念:

本節活動課,是以猜測、觀察、描述、遊戲為主體地教學,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圖片、多媒體手段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幼兒從中知道各種動物尾巴的用途。通過觀察、描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遊戲環節裡,幼兒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提升幼兒熱愛科學,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比尾巴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本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徐徐如生的插圖。課文那朗朗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二、 說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撇折,認識兩個偏旁八字頭和鳥字邊。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3、 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

教學難點是讀好穩重的問句。

四、 說教法

小動物是國小生最喜歡的,所以學生學起來一定是非常有興趣的,但是如何設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是難點。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教學設計中,我設定各種與學生生活聯絡緊密的教學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以此來落實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五、 說學法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遊戲中認詞、識字、說話、讀書、寫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六、 說教具準備

1、 課件:文中動物出場的情境圖,文中生字涉及到的詞語、生字,牛、馬、燕子的圖片,田字格中的“雲”。

2、 準備好投影裝置。

3、 文中六種動物及尾巴特點詞語的圖片。

七、 說教學過程

1、 情境匯入,認識“猴、鬆、鼠、公、鴨、比、尾、巴”,認識偏旁八字頭和鳥字邊。

2、 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指導讀好問句。隨文認識“短、把、扁、最”。

3、 鞏固識字: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 再讀課文,理解文意,完成板書貼圖,背誦課文。

5、 拓展運用:觀察、說說牛、馬、燕子尾巴的特點。

6、 學寫“雲”字、比較、評價。

比尾巴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四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藉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⑴ 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⑵ 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瞭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⑶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其敘述方法。

3、教學重難點:

⑴ 教學重點:

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

⑵ 教學難點: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教具準備:課件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三至七自然段並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後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為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為主”原則: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直觀性原則:

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

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4、課內外聯絡原則:

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科普童話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舉一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說教學過程

1、情境匯入,整體感知:

⑴ 導語:

上課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麼名字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隻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⑵ 看幻燈,聽錄音故事,思考:

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

⑶ 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提出兩個要求:

① 畫出本課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② 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⑷ 檢查自學效果: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後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認真的程度。

2、先扶後放,逐層精讀:

⑴ 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理清了文章思路:

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了。

下一步就是深究課文:

首先引導學生尋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

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

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掙,難看)小壁虎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課件,螢幕中顯示出:

一隻壁虎在牆角捉蚊子,一條蛇悄悄地爬過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

鮮明、活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

小壁虎掙斷尾巴後,心情怎樣?

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

強調“多難看”。

⑵ 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由於抓學法來學習,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式:

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採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採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① 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

出示句式:

小壁虎爬到哪裡?看見什麼?

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

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裡游來游去。

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

小魚為什麼能在河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

(學生回答是因為小魚搖著尾巴)

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

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麼要寫?

(爬呀爬)

說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為後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

B、學習第3、4句:

出示句式:

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

學生一下子找出了答案:

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

總結學法:

(指著板示的句式)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麼;再學習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最後想想:為什麼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

這樣的總結,既對國小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經過起強化作用,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② 半扶半放,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出示句式引讀本節,幫助學生理順序。

B、指導朗讀。

C、討論老黃牛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

因為老黃牛要用尾巴趕蠅子。

③ 放手自學第五自然段:

A、讓學生自由讀這個自然段,根據板示的句式,找出第一、二句寫什麼,第三、四句寫什麼。

B、討論:

燕子為什麼不能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採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於輕鬆、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另外,藉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提問:

你們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麼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麼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麼難過?因為它向水裡的魚、陸上的黃牛、空中的燕子都沒借到尾巴。為什麼高興?因為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再生的特點對它有什麼用處?重放CAI課件:一條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如果尾巴掙不斷會發生什麼後果?(會被蛇吃掉)從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研究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

這種由事物的個別現象,總結出事物一般規律,再由一般基本規律去解釋事物個別現象,即“個別──一般──個別”,完成好兩次推理,給學生滲透一點認識事物的一般方法,整個閱讀過程,就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過程,可以達到語言文字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同步進行,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同步發展的目的。

4、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⑴ 扣住“傻”字問:“同學們,壁虎媽媽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到底傻不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裡的氣氛熱烈極了。有的說:“小壁虎肯定傻嘛,連自己長出一條尾巴也不知道!”有的說:“小壁虎不傻,因為第一,在蛇咬住它尾巴的時候,他知道掙斷尾巴去逃命。第二,它在借尾巴的時候多有禮貌,根據不同的動物,用不同的稱呼。第三,‘傻孩子’是媽媽對它的暱稱。”

⑵ 學習了17課,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麼用?放CAI課件,螢幕中顯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鳥、狗四種動物,讓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我就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盪鞦韆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比尾巴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二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藉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瞭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其敘述方法。

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教學難點: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教具準備小壁虎剪圖、課文錄音、課文幻燈片4框、CAI課件、魚模型。

5、課時安排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三至七自然段並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後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為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為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4、課內外聯絡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科普童話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舉—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說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整體感知。

1、導語:上課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麼名字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隻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2、看幻燈,聽錄音故事,思考: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

3、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提出兩個要求:

(1)畫出本課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檢查自學效果。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後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認真的程度。

(二)先扶後放,逐層精讀。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課文。首先引導學生尋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掙,難看)小壁虎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放CAI課件,螢幕中顯示出:一隻壁虎在牆角捉蚊子,一條蛇悄悄地爬過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鮮明、活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掙斷尾巴後,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強調?“多難看”。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由於抓學法來學習,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採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採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裡?看見什麼?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裡游來游去,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小魚為什麼能在河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學生回答是因為小魚搖著尾巴)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麼要寫爬呀爬?(說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為後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

B、學習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學生一下子找出了答案:小壁虎說:“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學生分組讀對話。再出示小黑板,如果小壁虎這麼說:“你把尾巴借給我。”小魚這麼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把書上的“對話”跟以上“對話”比較一下,找出不同處,畫上圈。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稱小魚為“組組”,用“您”而不是用“你”,“行嗎”不是命令,而是徵詢,小魚也不是蠻不講理,她也是實在沒辦法,很為難,並適時指導學生做到與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較好地收到教育、教學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C、出示句式:小魚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是因為小魚要用尾巴撥水。“撥水”是什麼意思?演示魚模型,理解“撥水”意思。總結學法:(指著板示的句式)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麼;再學習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最後想想:為什麼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這樣的總結,既對國小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經過起強化作用,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2)半扶半放,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出示句式引讀本節,幫助學生理順序。

B、指導朗讀。

C、討論老黃牛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為老黃牛要用尾巴趕蠅於。

(3)放手自學第五自然段。

A、讓學生自出讀這個自然段,根據板示的句式,找出第一、二句寫什麼,第三、四句寫什麼。

B、討論:燕子為什麼都能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三、四、五自然段採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於輕鬆、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藉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麼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麼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說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麼難過?因為它向水裡的魚、陸上的黃牛、空中的燕子都沒借到尾巴。為什麼高興?因為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再生的特點對它有什麼用處?重放CAI課件:一條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如果尾巴掙不斷會發生什麼後果?(會被蛇吃掉)從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研究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這種由事物的個別現象,總結出事物一般規律,再由一般基本規律去解釋事物個別現象,即“個別——一般。——個別”,完成好兩次推理,給學生滲透一點認識事物的一般方法,整個閱讀過程,就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過程,可以達到語言文字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同步進行,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同步發展的目的。

4、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扣住“傻”字問:“同學們,壁虎媽媽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到底傻不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裡的氣氛熱烈極了。有的說:“小壁虎肯定傻嘛,連自己長出一條尾巴也不知道!”有的說:“小壁虎不傻,因為第一,在蛇咬住它尾巴的時候,他知道掙斷尾巴去逃命。第二,它在借尾巴的時候多有禮貌,根據不同的動物,用不同的稱呼。第三,‘傻孩子’是媽媽對它的呢稱。”

(2)學習了26課,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麼用?放CAI課件,螢幕中顯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鳥、狗四種動物,讓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我就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盪鞦韆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比尾巴說課稿8

這篇中班說課稿教案來分享"中班,幼兒園,語言"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幼兒園老師,家長有所幫助,謝謝。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和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的第一點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個充滿濃濃愛意的散文故事(體裁風格)通過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幫助別人的故事(內容)。四句式的語言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尤其是"**,我來幫助你吧"句式的反覆出現,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學習的樂趣,還有助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語言)作品字裡行間始終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與充滿關愛的情感基調,充分表現了小松鼠美好的心靈。揭示了與人方便,自己也能快樂的道理。(內容反映的思想)

我說的第二點是學情分析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較小班幼兒來說明顯增加,對詞義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較有序,連貫的進行表達。(學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本班幼兒特點)及綱要精神"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結合綱要)

二.說活動目標和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總說活動目標)基於對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結合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發展水平。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標: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標:感受動物間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 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發麵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我將難點放在能用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肢體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為了更好的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共4頁) 教學圖譜一套和字卡"我來幫助你" 表演道具若干

2.經驗準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幽默、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多通道參與法,遊戲法,圖譜法。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游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的特點。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學的輕鬆,學的愉快。

四、說活動過程

引導語:綜上所述,根據中班幼兒語言學習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圖片匯入,引發興趣

(二)自主探索,瞭解內容

(三)完整欣賞,學習散文

(四)多元朗誦,鞏固練習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引導語:首先我說說我的第一環節

(一)課件匯入,激發興趣

出示一條活靈活現搖擺著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請幼兒猜猜這條大尾巴是誰的。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快來看一看,這條大尾巴是誰的呀?(小松鼠)這條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誰的大尾巴呀?"

2.教師:(課件出示一隻小松鼠)。小朋友們真聰明一猜就猜對了。誰來說說這條大尾巴有什麼用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測幼兒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掃衛生,可以當降落傘等。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可以予以適當的表揚。

說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用一條動態的大尾巴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著我讓幼兒猜測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打開了幼兒的思維,通過幼兒一個個富有創意的想法,增強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的鋪墊。

(二)多種方法 學習故事

1.自主學習,瞭解內容。

師:小松鼠的大尾巴有這麼多神奇的作用啊!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看小松鼠會用這條大尾巴做什麼事呢?(想)

師:老師用圖片方式記錄了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請小朋友們去看一看,說一說,然後把你們看到的來和同伴分享好嗎?

做法1.將幼兒分成三組觀看圖片,自主學習故事內容。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思考。

教師巡迴指導時的提問

圖片一:春天

比尾巴說課稿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第10課"比尾巴"。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程式和教學思想幾方面對本課設計做介紹。

一、教材分析

(一)文字解讀

《比尾巴》是一篇對話形式的兒歌。通過對話說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全文四節,每三句為一節,三問三答相互對應,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兒歌旁邊的插圖,體現了兒歌的意境,圖文結合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兒歌,感受到動物尾巴的特點。通過"我會寫"這一訓練的指導,可以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的書寫方法和技能。

(二)目標設定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目標的設定,按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因此,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電腦顯示)

1、教養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認識一種筆畫:∠(撇折);兩個偏旁:二(二字頭)、八(八字頭)

(2)、會認12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教育目標:

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動物,並瞭解它們尾巴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動物的可愛,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良好習慣。

3、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低年級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體會動物尾巴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松鼠的尾巴為什麼好像一把傘?"

(四)課時安排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我安排二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圖文結合,自主識字,朗讀理解,體驗感悟。

第二課時:背誦課文,實踐運用,繼續識字、指導寫字。

(五)資源準備

多媒體電腦課件、六種動物的卡片(切開尾巴)、紅花若干朵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情境激趣法

心理學中的"優勢法則"認為,主體的需要、興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反應的優勢,能促使各種反應與它聯結,從而達到高效。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根據學習過程中的有效刺激,通過做遊戲,藉助多媒體課件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在個體的自我滿足中高效達成學習目標。

2、自主合作學習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我讓學生自主讀書、發現、質疑,又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在個性化讀書中出現智慧火花的碰撞。

3、讀中感悟法

本文是一首兒歌,內容通俗淺顯,結合兒歌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情感。

三、教學程式

下面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式:

(一)遊戲鋪墊,巧設伏筆

1、遊戲:把手按在白紙上,用筆沿著手形的輪廓,想象:這手印兒像……

2、引導比較:同樣是手印,發現有的同學手掌大,有的同學手掌小,有的同學手指長,有的同學手指短。

總結:不同的同學手印也各不相同。同學們要學會觀察、比較,發現生活中事物的不同,感受它們的奇特和美妙。

〔這一設計,一方面為學習動物們比尾巴巧設伏筆,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奠定了整堂課學習的感情基調。〕

(二)匯入新課,創設情境

1、過渡揭題:剛才我們比手印。那麼今天動物家族們要舉行一個活動:比尾巴(板書:比尾巴)。昨天它們邀請我帶你們去參加,你們樂意去嗎?現在,我們一齊出發(讓學生開啟課本,齊讀課題)。

2、創設情境:(螢幕出示動物畫面)你們瞧,它們來熱情歡迎我們了,誰來告訴老師,我們該怎樣有禮貌稱呼它們呢?看,他們多精神,相信它們今天要舉行的比尾巴活動的場面一定會很精彩的,我們可得積極投入啊!

[多媒體課件的生動畫面,教師親切兒童化的語言,創設良好的情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文未學,情已生"的境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①用序號標出小節;②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漢語拼音或請教同學、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學習,自找夥伴互讀課文,互聽互幫,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通課文,學生自讀時捨得給時間。我們提倡"加強初讀、延遲開講",因為感受語言,理解內容,體驗情感都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閱讀為前提。]

(四)由淺入深,認讀生字

1、螢幕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教師及時正音。

2、由學生毛遂自薦上臺當小老師領讀生字,想教哪個就哪個,教師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與同學一起讀。

3、再次出現去掉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自讀、搶讀、賽讀。

[這一環節由淺入深,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多形式地讀,強化學生對生字的認讀;師生的角色換位,體現課堂師生平等,實

現了新課標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五)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邊讀邊感悟,然後在小組中交流讀書收穫。

[這體現"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和理解。"又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並說說讀懂了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讀、說的內容,相應分別出示課件:猴子、兔子、松鼠和公雞、鴨子、孔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的可愛。並相應板書:長、短、好像一把傘、彎、扁、最好看)

[課堂是學生的,就得讓他們把所思、所知說出,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之達到"不待老師講,自己已感悟"的境界。]

3、出示畫面比較,讓學生明白松鼠的尾巴不是真的傘,而是樣子好像傘,理解"好像",並試著用"好像"說話。再出示畫面讓學生感受"孔雀的尾巴為什麼最好看?"把"最好看"換成另一種說法,該怎麼說呢?(學生怎麼想,就怎麼說,教師點撥引導。)

[這一設計體現了知識遷移,實現了新課程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的要求,學生學得紮實,創造潛能得到開發,又突破了教學難點。]

4、指導朗讀

<1>指導學生讀第1、3節要用疑問的語氣,讀第2、4節要用肯定的語氣。

<2>學生站起來,抓住"長、短、好像一把傘、彎、扁、最好看",配上自己想象的相關內容的動作表演讀。

[指導朗讀時,抓住重點字詞通過表演加深理解,學生對語言文字就有活生生的感受,又培養了語感。]

5、師生賽讀

鼓勵能給予信心,信心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基礎。於是,我設定了這樣的談話過渡:大家讀得真好,真聰明。那麼,動物們比尾巴,我們來比朗讀,老師也想參加,看誰讀得好?老師先來讀。

〈1〉師表演讀。

〈2〉誰能跟老師比一比呢?又能評評自己讀得怎樣?(指名讀、評)

〈3〉他們真勇敢,老師送給他們紅花。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共同發展,既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學會評價,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他人。]

(六)學文悟法,仿文說話

讓男女同學接讀課文,邊讀邊想一二節之間、三四節之間分別有什麼關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歌特點:先問後答的對話形式。並引導學生用這種形式練習說話。

[學而能懂,懂而會用,活學活用,這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七)鼓勵質疑,拓展思維

大家再自讀課文,想想還有什麼想問的呢?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學貴於疑,有疑而思,這才是真正的求知。]

(八)遊戲鞏固,總結教育

師在黑板上貼上沒尾巴的動物,設定談話:"同學們,剛才動物們玩得多快樂啊!竟把尾巴給丟了,幸好被老師撿到,誰來幫它們貼上呢?"

[對國小生來說,給小動物貼尾巴是一件最樂意的事情,這樣,激發了他們的童趣,同時也鞏固了所學知識。]

同學們看,這些動物找回了尾巴,它們好像在感謝我們,你們想對它們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說話,並趁機教育學生保護動物,從小養成愛護動物的良好習慣。)

[這樣,環保教育不知不覺滲透到了學生的幼小心靈,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九)課外延伸,貼近生活

這節課,大家與動物們玩得多開心,從中也感受到它們尾巴的特點。課後,大家當一當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其他動物的尾巴又是怎樣的?好像什麼呢?介紹給爸爸、媽媽聽。

[這一環節體現了語文的學習是"得法於課內,延伸於課外"。既拓寬了學習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均以得到發展,又為下節課完成"實踐運用"打下基礎。]

四.教學思想

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創設"自由、民主、開放"的學習空間,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愉悅、輕鬆。堅持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體驗,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在備課和說課的過程中,一定有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板書設計:

10、比尾巴

比尾巴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點選課件)

《尾巴的功能》是義務教育新程規範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兒童詩,通過“我”與動物的對話,介紹了牛、袋鼠、非洲鱷、響尾蛇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全詩共有6個小節,每節四句,句式比較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風趣幽默,富有童趣。

2、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規範的要求以和我對低年級小同學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的瞭解,我設計以下教學目標:(點選課件)

(1)知識目標:認識14個生字;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

(2)能力目標: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同學合作意識、合作精神,以和自由選擇、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同學熱愛動物、熱愛科學、勇於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引發同學對詩歌的喜好。

3、說教學重點:(點選課件)

知道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說教學準備:製作課件、分組、生字卡片、頭飾、同學收集各種動物尾巴的資料。

二、說教法(點選課件)

為了給同學營造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建立親密、友好的新型師生關係,培養同學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我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直觀法:教師利用課件,創設多種情境,帶同學走進奇妙的動物世界中,充沛調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自主、合作、探究法:早在半個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小朋友的全部奧妙就在於相信小朋友和解放小朋友。在教學中,我引導同學自讀自悟,合作識字,分角色朗讀扮演,合作編詩,自主探究動物世界的奧妙。

3、分角色朗讀扮演法:《語文課程規範》十分重視個性化的朗讀。我讓同學扮演喜歡的角色,在朗讀與扮演中加深對課文字、詞的理解和對各種動物尾巴功能的體驗。

4、仿寫法:依照詩歌的句式,鼓勵同學大膽的編寫詩歌,達到語言積累和能力遷移的目的。

三、說學法(點選課件)

語文學習不只要協助同學學習和掌握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讓同學學會學習,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由此我設立“創設情境——朗讀感知——自主探究——體驗學習——自悟自得”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

四、說教學程式(點選課件)

1、故事匯入,激情引趣

喜歡聽故事,這是小朋友們的天性,一上課我就給同學播放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童話故事。(請看大螢幕)

揭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尾巴的功能》。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裡我佈置了三次讀書,每次讀書都有明確的要求,體現出讀的層次:層層加深,層層提高。

(1) “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2) “生字嬰幼兒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認識他們嗎?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連貫。”(3) “哪些小朋友們能正確順利地朗讀課文,請站起來讀。”

在自由讀課文以後,我把生字卡片發下去,讓小組長帶領他們那一組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一起學習生字。

3、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通過初讀課文,同學已經知道課文講了(點選課件)牛、袋鼠、非洲鱷、響尾蛇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我讓他們選擇自身喜歡的小節,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方法進行閱讀。

接著,我播放這四種動物的錄影。(點選課件)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給同學視覺上的感知,使教學更形象、更直觀。然後,我讓同學用自身的話說說這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這個“說”的環節,既鞏固了同學對四種動物尾巴功能的理解,又進行了語言的訓練。

看到動物的尾巴這麼神奇,你想說些什麼呢?小朋友們頓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個個說得眉飛色舞。於是我讓同學自讀自悟五、六小節,說說自身感受

最深的那一句。我抓住教學契機,用課件展示一些科學們利用仿生學制造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點選課件)

4、分角色朗讀,入情入境。

課文是人和動物的對話,根據課文的特點,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置,(點選課件)把課文分成五個角色:人、牛、袋鼠、非洲鱷、響尾蛇。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小組五個同學分角色朗讀扮演。步驟是:(點選課件)我請一組同學上臺,給他們戴上自選的角色頭飾進行扮演。為了創設情境,我在扮演前設計了一段講解詞.(點選課件,出示扮演的圖片)

教師大膽地、富有創意地處置課文,同學們豐富的想象,活靈活現的扮演,把課堂推向了高潮。接著,我引導同學從表情、動作、語言、配合等方面對扮演進行評價。“你覺得誰扮演好,為什麼?還想給誰提點意見呢?”從而以評促演,精益求精。

在充沛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讓同學運用以往背誦的方法,可以邊朗讀,邊背誦;可以分小節背,再連起來背;也可以同桌互背、競賽背等。通過朗讀,培養同學語感,積累語言。

5、資源共享,拓展延伸。

除了知道課文中這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功能呢?這個問題為同學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小朋友們紛紛把自身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一些動物尾巴的資料介紹給大家聽。這個環節既培養了同學查詢資料、收集資訊的能力,又實現了課堂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再生。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動物尾巴功能的瞭解,我把自身收集的一些資料展示給同學看。(點選課件)並且,我把上網查到的這篇課文的下載詩讀給大家聽。最後,我讓同學都來當詩人,根據課文的句式,合作編詩歌。這個仿寫的環節,既是對動物尾巴功能的一個靈活運用,也是合作精神的集中體現,更是同學邁向文學殿堂的起步。

說課小結:

總的來說,我優秀教案的立足點在於通過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同學的閱讀興趣,引領同學運用喜歡的學習方法自讀自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同學對課文個性化的理解取代教師無微不至的講解分析,讓同學自身的獨立考慮取代統一答案,讓同學自身獨特的感性體驗取代課堂的眾口一說,千篇一律。整個過程為張揚同學個性、激揚同學靈性服務,讓同學的思維潛能和創新精神得到充沛的發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