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國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儲存圖文

來源:才華庫 2.48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泰山版國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儲存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泰山版國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儲存圖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國小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網路,對網路巨大的資訊涵蓋及操作技巧有了一定的認知,但國小的學習重點是在“培養興趣”,是在為國中的學習過渡鋪設橋樑。按照新教材的改版思路,國中技能定位為技術價值作為課程核心,即,從技能的必要性去提高。本節內容是幫助學生在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從因特網上自如下載各類圖文資訊,為豐富個人的學習、研究資源庫,提高學習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援。本節內容是對學生以前所學技能的一個大總結、大考驗,會涉及到學生對檔案的認知、對檔案型別的瞭解、對複製貼上操作的實踐應用以及主動篩選甄別優質資訊的能力與約束力。

2、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國中一年級學生有來自城市,也有來自農村,他們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很不均勻,尤其是城市孩子家中一般已有家用電腦,這更加劇了這種失衡現象的產生。如此強烈的對比,很容易給農村孩子造成一種心理壓力,進而以一種恐懼心理來接觸計算機。好在七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他們急於表現自己,對於教師佈置的任務能夠認真積極對待。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把他們分成學習小組,讓有基礎的學生手把手地帶動沒有基礎或基礎較差的學生,形成互動小組,體現新課標中“要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夠學習”的要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科學上網,對網路資訊的構成特點有正確的認識,並能自主篩選健康有用的資訊

2、技能目標

A、有選擇地選定並儲存網頁上的文字資訊

B、有選擇地儲存網頁上的圖片

C、儲存整個網頁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資訊使用習慣,尊重他人作品,養成良好的資訊素養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儲存網頁上的資訊,難點是有選擇地儲存網頁上的文字,疑點是區別儲存網頁與收藏網頁的不同。就本節課而言,從操作技巧上,對學生們來說是以前所學技能的一種實踐應用,但涉及到如何有選擇地儲存資訊,則需要我們資訊科技教師為之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四、教學方法

根據《綱要》的要求和對教材、學生情況、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定使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講練結合,循序漸進:

每個知識點隨著問題被引出後,我都是讓學生試著講講,試著操作,然後請大家討論一番,再有針對性的強調講解,當每個學生對這個知識點在頭腦中有一定的掌握後,再動手操作,強化識記。

2、任務驅動,體驗成功:

“任務驅動法研究教學”是以“任務”驅動、實現方式為線索,培養學生獲取資訊、整合資訊於學科的學習應用中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帶動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理論聯絡於實踐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獨立意識和協作精神。這一教學方法也是我本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學生在完在任務的過程中鍛鍊實際操作能力,在任務完成後體驗成功的喜悅。

3、分層教學,應才施教:

讓基礎好的同學給基礎差的學生做示範,並給予不同的要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達到的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真正落實了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

五、學法指導

本課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故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同時在合作的過程中,師生情、同學情均得到昇華。

六、教學準備

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網站地址,電子教室,學生自評學案(教參P35五),包括為學生們準備的練習內容已提前分發到座位上。

七、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學科特點,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首先播放《申奧宣傳片。ppt》,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帶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舉國上下的大事,人人動員,人人蔘與,在座的同學們青春年少、活力四散,如此大事豈能坐視不理?我們學校準備建立一個相關網站,義務向社會宣傳2008北京奧運的相關情況,你們都是“小小義務宣傳員”,建立網站需要大量的資訊收集,這就看大家的表現了,我們的網站現在正“乾癟”在等待著大家的“智慧滋潤與填充”。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開始就給他們罩上一個“大帽子”,鼓勵他們、信任他們、依賴他們,這可以充分滿足學生們的“急於表現自我”的心理特點,為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二)步步為營,導學達標

請學生討論,你在瀏覽網站時都看到了哪些資訊?文字、圖片、程式等,我們要建立一個網站,這些資訊也是必不可少,尤其是文字和圖片資訊,是展示一個網站特色的最關鍵所在,我們先從這兩方面入手吧。

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大組,這兩個大組都有幾位操作相對熟練的“高手”,以他們為中心,帶領本組成員解決以下兩大問題:

1、儲存網頁上的文字資訊

為了防止太多學生完成一個大練習,造成“一窩蜂”的混亂局面,在提前發給學生的練習要求中,已將本大組成員又細化為若干小組,他們的操作技巧一樣,但選擇內容的方向不同,例如一組成員完成“申奧口號”的收集工作,一組成員完成“奧運在我心中”徵文的收集工作等等(下面的儲存網頁圖片一組也是如此)。學生上網收集資訊時,教師已為他們提供了一些可參考的網站地址,但不做固定限制。另外教師為學生的知識參考已提前放在一個共享資料夾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查閱,主要包括:檔案、資料夾、檔案屬性等概念;檔案型別及圖示展示(教參P33)。

2、儲存網頁上的圖片

收集圖片資訊時,學生可能在某個網站上進行,也可能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圖片搜尋功能來完成,作為教師,不限制學生的操作方法,但應提醒學生,因特網上的資訊豐富無邊,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的搜尋方向,有針對性地尋找目標,重點考慮圖片的大小、清晰度、格式等等,切忌儲存一些“又好看又可愛”但沒有實際利用價值的圖片。七年級學生自制力還較差,他們常常在瀏覽網站的過程中,受畫面影響,不知不覺中偏離了操作方向,導致最後交流時才發現自己做了很多“無用功”。

3、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此時學生交流作品,明確以下問題:

A、請口頭總結儲存文字資訊的操作過程,並說明你是受何啟發想到如此操作的,引導學生總結出文字儲存與檔案操作基本相同,均是“選定、複製、定位、貼上”,完成知識的`理論遷移。

B、你將文字儲存在哪裡?什麼格式?如何得到的這種格式的檔案?依據七年級學生現有的操作水平,一般會分為兩種:文字文件和WORD文件。那麼如何得到文字文件和WORD文件?這兩種檔案格式的圖示一樣嗎?這兩種文字儲存效果有何不同?你認為哪種更好?為什麼?你還見過參考表中哪些檔案圖示?你知道是如何得到這種格式的檔案嗎?這裡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檔案格式與圖示的關係。

C、你們如何把圖片儲存下來的?儲存的圖片格式一樣嗎?看看這些圖片檔案的大小區別大嗎?圖片格式相同時,檔案越大圖片的解析度越高。

D、讓我看看你們得到的檔案,大家互相根據題目來猜猜裡面的內容是什麼?請你選擇一篇文章或圖片簡單說明你選擇它的理由。

這裡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給檔案命名應做到“見名知意”,以便於今後的進一步資訊篩選,並有利於資訊的歸類與使用。另外,選擇資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切忌盲目儲存無用甚至垃圾資訊。

E、從網上下載的這些資訊,你知道作者是誰嗎?如果將來我們引用這些文字或圖片資訊,你會標明他們的出處或作者嗎?這裡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這麼做,不僅出於對作者的尊重和對版權的保護,而且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資源儲備,便於以後查閱與引用。同時鼓勵學生:老師希望有一天能在這些優秀作品的背後看到同學們的名字,希望有一天你們自己盡心盡力創作的作品也能成為他人學習與提高的重要參考。

4、遷移練習:儲存網頁

引入:2008奧運會中有一個專案會在距離我們不遠的青島進行,你知道是什麼體育專案嗎?為盡“地主之誼”,我們決定在自建網站中將“帆船”比賽的有關情況作為一個獨立分支掛靠,請大家找到相關的網頁,儲存,以做參考。

提示:你能把整個網頁資訊全部儲存下來嗎?(可請一生演示)學生思考:這種操作和以前的什麼操作差不多?(檔案另存為)從儲存結果上看,又有什麼區別?儲存網頁與儲存圖片操作對話方塊中引數設定有何不同?儲存網頁的同時,資料夾中還自動生成了一個資料夾,這個資料夾中存放著什麼資訊?將這些資訊刪除後,網頁能否正常顯示?這種儲存方法有什麼優缺點?這種儲存方法和收藏網頁有什麼區別?

5、課堂大練兵

A、兩大組成員交換操作任務,並請同學們根據對方的操作結果自己判斷應該增加或減免哪些內容,互相填充增加資訊涵蓋量

B、教師節就快到了,如果你是“2008北京奧運”的小小宣傳員,現在你需要準備一份演講稿,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老師們展示北京申辦奧運成功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你會從哪些方面入手準備材料?準備哪些材料?上網搜搜看,你能不能實現自己的預計目標,把這些資訊儲存在指定資料夾中。

C、遷移練習:學生參考課本P46-47學習內容,自己嘗試相關操作。

6、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A、說說你的創作心得,簡單闡述演講稿的創作思路。

B、請學生完成學案(P35)中的內容填寫,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作一彙總,並明確自己的學習缺陷在哪裡,查漏補缺。

C、生完成P34的自評,並請旁邊一位同學簽名證實其真實性

八、設計理念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迴圈,逐步深化

教學要提高課堂效果,必須優化設計。我主張“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迴圈,逐步深化”。即在教學中要充分研究大綱、教材,瞭解自己的學生,針對自己學生的狀況、學生的認識規律,對所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然後分成小的目標加以實施,將計劃落到實處;目標之間相互聯絡,又有重複,這種重複不是單一的重複教學內容,而是通過新的主題強化學過的知識技能;便於今後定期總結提高認識,深化教與學的過程。例如本節課中的很多操作技能,學生們已接觸過,但他們從沒有如此係統地將不同的知識點放在一起對比,比如檔案、資料夾命名規則、型別;儲存網頁與收藏網頁等,既有國小知識的銜接,也有國中知識的貫通。因此學生們通過本節課乃至本冊教材的學習,不僅能夠獲得資訊科技有關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資訊和文化素養、思維和學習能力、動手與實踐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均有所提高,能夠主動適應資訊社會的變化。

2、轉換教師角色,鼓勵學生個性發展

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培養以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同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的課程。國家新的課程綱要已將它列為語、數、英、政之後的第五位課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特有的權威性,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置於中心位置。但在資訊社會,學生獲取資訊和知識不再以教師為唯一的渠道,教師只有正確認識、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資訊科技課效率。因此,教師應確立“教即學,學即教”的觀念,即教師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別人的過程,教師的角色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導學者、合作者、評價者、學習者、競爭者。例如本節課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並不去限制學生上網查詢資料的方法和渠道,包括不限制學生登入的網站;也不關心學生儲存的內容是否準確,教師重視的是學生的操作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法。另外學生起點水平參差不齊,在實踐能力和興趣上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教師要通過設立分層次的學習目標和多樣化的活動方式,變學生的個別差異為學習資源,確保所有學生都得到適度的發展。

3、教學中“以用帶學”“以用促學”。

在教學中,許多教師採用的方法是:先理論,後實際;先抽象,後具體;先一般,後個別,致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轟爛炸,把他們本來高昂的興趣嚇跑了,使他們感到資訊科技這門課深不可測,從而產生畏學、厭學情緒。如果我們以用入手,在教學中採用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零碎到系統,這是否會更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我在設計學生的操作任務時,總是把學生捧得很高,給他們一個看似很嚴肅且重要的任務,激發學生的鬥志,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可以影響到他人,服務與他人;同時完成這個任務又不是很難,學生經過努力與協同作戰,就可以完成任務,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肯定了自己的價值,必然會帶動他們今後的學習熱情,而這一點兒,正是我們老師常常有意無意間忽視掉的。

4、加強資訊道德的培養。

當今的社會各種資訊層出不窮,既有大量的、豐富的學科知識、動人事蹟等資訊,也氾濫著一些不科學、偽科學、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資訊垃圾;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肆虐、個人隱私遭到威脅等都是資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消極後果,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很注意加強對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養學生鑑別資訊真偽的能力並能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同時也鼓勵學生:能夠有一天在網站上看到你們提供的資訊被他人所用才是老師最欣慰的事兒。

資訊科技課程以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為根本目的。資訊科技課程不僅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資訊科技技能,形成個性化發展,還要使學生學會運用資訊科技促進交流與合作,拓展視野,勇於創新,提高思考與決策水平,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明確資訊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倫理與法規,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責任感,為適應未來學習型社會提供必要保證。

熱門標籤